ZKX's LAB

古埃及文明终结:贝鲁西亚战役与波斯帝国的武力中兴

2020-12-31新闻31

公元前343年,一支庞大的波斯军队攻入埃及。这不是他们首次南下征伐,也不是头一次和埃及人发生碰撞。但这会是他们最后一次饮马尼罗河,并在实际上将源远流长是古埃及文明彻底毁灭。

多事之秋

公元前4世纪 波斯帝国版图缩水为图中的紫色状态

公元前4世纪,波斯帝国长期处于阿尔塔薛西斯二世的治下。这位君主在总体上偏向文治,对于战争并不热衷,自身也没有什么军事才能。仅仅是依靠帝国的体量优势,摆平了弟弟小居鲁士的叛乱。接着又利用希腊人之间的内斗,以《大王合约》荣升为整个希腊世界的国际纠纷仲裁者。

但在他统治的末期,一系列形式各异的内部混乱开始接连爆雷。在西方的小亚细亚半岛,由于不愿意接受大王的裁军命令,数位总督发动了起义。风波一度蔓延到更靠东方的亚美尼亚,显示出上述地区的自主性倾向。在习惯于叛乱的埃及,当地人已经建立起自己的新王朝。然后利用镇压军将领间的不和,将波斯大王的镇压军赶了出去。同时,阿尔塔薛西斯二世还要面对自己的后宫问题。强势的母亲与倔强的王后相争,给了他以很大精神打击。

近代欧洲人笔下的 两位阿尔塔薛西斯大王

年轻的奥克斯王子,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崭露头角。在父亲的统治生涯后期,他以统帅身份参与了失败的埃及再征服作战。在从尼罗河三角洲撤军的半途中,他听闻了父亲的死讯,以及腓尼基和塞浦路斯人也参与叛乱的消息。更让他恼火的是,先前还忙于自保的埃及人,已经派出舰队向所有叛乱者都送去了资金或希腊雇佣军。若不能采取铁腕手段弹压,那么波斯帝国的西部半壁将立即瓦解。

于是,奥克斯更名为阿尔塔薛西斯三世,并立刻着手逐个对付叛乱省区。首先是在相对容易的小亚细亚,他的外交官用巨额资金收买了雅典和底比斯,让叛乱者麾下的希腊佣兵回国。随即,这场被称为总督起义的大规模叛乱,就在波斯王室大军面前被轻松搞定。同时,一支单独的雅典雇佣军被派到塞浦路斯,将岛上的谋逆者也狠狠镇压一番。

奥克斯继位前后 小亚细亚的作为总督宣布叛乱

但在腓尼基的重要城市--西顿,波斯人却被守军击败了两次。其主力并非当地市民,而是由埃及法老奈科坦尼布二世派来的数千雇佣军。负责指挥的将领,是来自罗德岛的门托-门农兄弟。阿尔塔薛西斯三世便继续消耗国库,一面稳住雅典和斯巴达人,一面从底比斯、阿戈斯和亚洲的伊奥尼亚地区招募新军。最后,他带着号称30万人的海陆军围攻西顿。在两位罗德岛将领带着麾下佣兵投诚后,整座城市遭到了的抢劫和血洗。

暴虐的波斯大王明白,以上这些叛乱全都有一个核心支持者--埃及。如果不再次征服尼罗河流域,那么由孟菲斯宫廷资助的叛军将源源不断的冒出来。因此在公元前343年,他直接带着平定腓尼基地区的主力,开始自己的第二次埃及远征。

为波斯进攻西顿的 希腊雇佣军

固守传统的河道帝国

法老奈科坦尼布二世的头像

公元前4世纪的埃及,由一批具有国际战略眼光的君主所统治。其中也包括了锐意进取的末代法老奈科坦尼布二世。

通过总结几百年来的外敌入侵教训,他们深刻意识到埃及需要大范围利用地中海各地的希腊人。这一正确的决策,帮助他们数次击败了波斯帝国。尽管在公元前6世纪的首次入侵中,埃及军队里就不乏大量的希腊士兵服役,但其数量和质量都无法同后来的几次相提并论。希腊商人也积极参与尼罗河流域的水运贸易,甚至开发出了当时非常罕见的罗德岛-埃及直航路线。这些成果都帮助了晚期的埃及法老,让他们获得足以同外部先进势力抗衡的步兵和海军。

无论对手是亚述或波斯 埃及人都依赖希腊佣兵

只是在更深层次方面,埃及的保守性是异常顽固。包括老奈科坦尼布二世在内的众多开明法老,都有限制希腊人在埃及的生活范围。除了尼罗河三角洲西侧的小城瑙克拉提斯外,其他地方都不会对渴望土地的军事移民开放。至于规模更为庞大的埃及本土军队,也没有及时向希腊和波斯人学习。他们的武器少有改进,但组织方式和战术布置依然处于前8世纪水准。显然,这是法老们为了压制国内竞争者而做出的紧密计算。毕竟,远离故土的客卿和番兵,往往在统治者眼里比本土人更可靠。

于是,晚期的古埃及文明就如同是一个患有精神分裂的病人。少数上层靠着尼罗河提供的丰厚产出,在国际舞台上施展手腕。但对如何真正提升国内水准却很不热心。数目有限的外族佣兵,是他们确保击败本土挑战者的优势武器。庞大的传统人口,又是他们用了衡制雇佣兵集团的战略性资源。如果对手只是一个体量与自己相当的普通国家,法老们的策略或许会非常完美。但当站在对立面的敌人换成了全力以赴的波斯帝国,埃及人的结构性劣势就将一览无遗。

埃及古都孟菲斯的复原图

当意识到阿尔塔薛西斯三世的进攻意图后,奈科坦尼布也习惯性的向多次增援埃及的希腊城市发出了邀请函。但孟菲斯城的说客们发现,几乎所有的希腊城市都已经被波斯人的真金白银所收买。这些通过数百年时间积累的巨额储备,足以瞬间瓦解一个小型国家。尼罗河流域的农业产量再高,也不可能和掌握着世界贸易大头的波斯相抗衡。退而求其次的他们,就只能在即将爆发的战争中,依赖那些已经在埃及定居的希腊裔士兵。能够补充新生力量的口岸,只剩下了在希腊世界里相对滞后的昔兰尼地区。

最终,奈科坦尼布用昔兰尼援军和本土希腊人,凑出了20000人精锐部队。此外,他还从临近的利比亚地区招募了20000雇佣军,配合自己的60000埃及本土士兵作战。在缺乏强力外援的情况下,埃及人也无力组织大规模的先进海军,只能勉强维持一支使用平底船的内河水军。加上主要城镇都分布在尼罗河两岸,进一步稀释了原本就不多的机动兵力。

古埃及文明的核心区域 完全以尼罗河为中枢

泰山压顶式打击

阿尔塔薛西斯三世的银币

阿尔塔薛西斯的波斯大军,同样面临巨大的后勤困难。因为从叙利亚沿海南下,会经过许多气候干旱的沙漠边缘地带。数量庞大的军队,会在缺衣少食之余,再面临饮水缺乏问题。但因为有众多希腊城市的协助,这次远征的过程比预想的要轻松许多。

作为波斯人的铁打主力,14000人的希腊雇佣军由他们的家乡城市提供补给。商船可以从黑海地区进口粮食,再绕过小亚细亚半岛的海岸去往罗德岛。经过短暂的休整,再开往陆上部队会经过的任何港口。波斯君主和他的主力陆军,只需要从西顿出发,沿着海岸线抵达同样是重要港口的推罗,就足以获得一大批粮草供应。加上巴比伦尼亚和叙利亚本地的物资储备与来自塞浦路斯岛的支持,根本不会发生后勤灾难。包括异常重要的饮水,也可以用船不断运达。部分先遣部队更是直接走海路前进,效率远胜陆地行军。

波斯人的远征军主力来自沿海的各希腊城市

在经过了靠近西奈半岛的加沙城后,波斯人看到了他们征服埃及的首个目标--贝鲁西亚。这座地中海港口就位于整个尼罗河三角洲的东侧,从地理位置看就形同埃及的门户。任何发起大规模进攻的部队,都必须拿下此地,才能确保之后的战斗没有后顾之忧。但埃及人同样明白该城的重要性,在建造了坚固的要塞之余还分配舰队协助防御。只是出于前文所说的原因,奈科坦尼布不可能将全部重兵都集结于此。否则,波斯人一样可以派遣舰队迂回,让贝鲁西亚的防御变得没有意义。

更致命的缺陷,源自古埃及人的传统城防理念。在很长的时间里,埃及的众多城市是没有城墙的。这是因为其与外部有大量的沙漠地形阻隔,很难为大规模敌人所迅速突破。即便是有人可以越过沙海,也会被守军提前发现。所以,只需要在城市中心位置构筑其类似卫城的堡垒,就足以完成防御需求。至于保护整个城区的外墙,则流于形式而形同摆设。

贝鲁西亚港是尼罗河三角洲的门户

在军事技术已经大幅进步的公元前4世纪,这样的迂腐做法势必会让自己付出沉重代价。因为阿尔塔薛西斯的希腊雇佣军,已经掌握了源自西西里岛的新式弩炮技术。这使得进攻者可以轻易压制守军的单兵火力,为己方部队的强攻创造最有利条件。

于是,在扼守尼罗河三角洲的贝鲁西亚,埃及人遭遇到了超乎他们预料的强大攻势。由平地内河船组成的守军舰队,无力同装备撞角、弩炮还速度更快的三列桨海船抗衡。部署在每艘希腊战舰上的波斯弓箭手,也以密集的箭矢杀伤缺乏防护的埃及海员。加上埃及战舰的桨手主要以奴隶为主,战斗意志和欲望远不如希腊城邦战舰上的自由民雇员。所以,守军很快就将河口的控制权让给了进攻者。

搭乘希腊战舰前进的波斯弓箭手

波斯大军随即对贝鲁西亚的港口和堡垒进行了全面围攻,以守军无法承受的强大火力为掩护,顺利凿开了这块原本非常难啃的骨头。

埃及军队将希望寄托于各城市要塞,也是因为对自己野战能力的信心不足。虽然雇佣了大批希腊裔重步兵,也有培养自己的小规模骑兵部队,但在步骑兵协调更好的波斯人面前还是显得非常稚嫩。因此,奈科坦尼布的防御计划就是以尼罗河沿线的城镇为支点,用内河舰队不断输入物资和增援兵力。但在强大的希腊舰队面前,负责连接各驻军据点的船队是屡战屡败,完全将尼罗河道拱手相让。波斯本族部队里的骑兵又控制了沿岸道路,让埃及人的陆上增援也无能为力。最后,因为巨大的兵力优势,阿尔塔薛西斯可以选择强攻某城,或者索性加以监视围困。让主力军继续朝着下一个据点进发。

为波斯帝国作战的希腊 斯基泰和色雷斯士兵

古埃及河道帝国的沦亡

包括孟菲斯在内的埃及城市 都没有完善的城墙

贝鲁西亚陷落后,奈科坦尼布二世就直接退到了都城孟菲斯。他原本计划以尼罗河的战略纵深为依托,继续对波斯军队进行节节抵抗。但对手却没有放慢脚步,反而以超乎他想象的速度推进。

由于单个城镇所能容纳的守军有限,所以法老将本土部队和希腊佣兵分开,交错部署在不同位置。结果,这些相互不信任的分队,在波斯人的劝降攻势面前也一触即溃。很多希腊佣兵被来自对方阵营的同胞说服,主动放弃了抵抗。一些埃及士兵也因为不信任希腊战友,在稍后也选择了放下武器。少数的据点继续顽抗,却根本无法阻挡波斯大军的南下步伐。法老在战前还要求所有指挥官对自己个人负责,使得区域内的守军互不统属,进一步加速了整个埃及的防卫瓦解。

波斯陆军也在围困战中具有优势

最终,意识到自己败局已定的奈科坦尼布也立刻都城,向南逃亡上埃及避难。波斯军队也顺着尼罗河继续追击,把他直接逼出了旧都底比斯,只能逃到邻国努比亚境内躲藏。同时,那些依然被围困的各尼罗河三角洲城镇,也在巨大的压力面前逐步投降。上下埃及就以这样一种非常窝囊而又无奈的方式,再次成为波斯帝国的一个省区。

但和过往的波斯统治者不同,阿尔塔薛西斯三世已不准备对埃及实施怀柔。相反,他还计划以最为彻底的手段,摧毁屡次动摇波斯统治的社会根基。根据他的命令,埃及全境的城防设施遭到拆除。接着,占领军开始洗劫沿途的埃及神庙,将大量财富从传统祭祀手中夺去。波斯大王在留下总督和一个名义上的傀儡后,开始从尼罗河沿线撤军。临行前,不忘给这个省份颁布了远超其他辖区的高昂税率。

征服埃及后 阿尔塔薛西斯三世发行的纪念银币

之后的10年里,留守当地的驻军将继续执行摧毁古埃及文明的任务。他们定期打压祭祀阶层,消灭参与的神庙,并将宗教圣书销毁。因为相比野心勃勃的法老和召之即来的外族佣兵,这些社会性结构才是维系古埃及的根本。埃及人能动员起来,屡次反抗波斯的军事占领,靠的就是这套神庙系统。只有将之彻底重创,才能杜绝未来的大部分隐患。

因此,公元前343年的贝鲁西亚战役,可以说是古埃及文明的寿终正寝之日。此后的古埃及文化,虽然还顽强的坚持了很久,但和过去的辉煌已无法相比。至于获得巨大成就感的波斯,也没有能享受尼罗河地区的产出太久。在不久爆发的马其顿东征战争中,埃及将会迅速投入亚历山大大帝的怀抱。

#钱币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