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最具年味美食,软糯香甜,到金华小村听朝起暮落打糕声!
天未破晓,便有“哐当哐当”的打击声响起,回荡在好梦正酣的塘雅镇马头方村。过些时候,推门声、说话声、锅碗瓢盆碰撞声交杂在一起。脚步窸窣,天色渐明,人们开始一天的劳动,村庄逐渐热闹起来。
村中一座上世纪60年代留下的建筑,现为年糕作坊,许多村民聚集在此,有人挑着扁担前来加工,有人嬉笑寒暄。
金东年糕,远近闻名。临近年末,整个金东的年糕厂皆是机声隆隆,白烟袅袅,天寒地冻却有年糕飘香,馋得人们排着长队赶趟加工。马头方的年糕都是手工古法制作,不仅深受当地人的喜爱,连东阳、义乌的客人都会积极投身于此,为当地带来可观的销量。
作坊不大,其间七位身穿工作服的老师傅分工合作,白雾氤氲中人影憧憧,正是一派繁忙景象。“我们自己打的年糕,好吃的嘞!”56岁的加工师傅方张设自豪地说,别看年糕是生活常见的食物,但要想吃到古法制作的年糕可不容易。
在这里,首先,打年糕的米一般都是糯米和粳米按比列混合,然后磨成粉、上锅蒸,灶上使用大锅,柴火烧开水,锅上架着木制蒸桶,倒上年糕粉。不一会儿,土灶上的蒸桶呼呼地冒着蒸气,满屋都充满了浓浓的米香。
眼前,三位师傅一齐使劲,踩动舂臼,那百余斤的石锤立马翘了起来,一位师傅随即将一块蒸好的米糕置于石臼里,那蒸过的米糕仿佛蒸了个桑拿似的,颇有些松弛姿态,疲软模样。
须臾间,三位师傅脚下一松,沉重的石锤毫不留情地砸了下去,受到重锤出击的米团顿时被打散开来。一旁的师傅也没闲着,连忙用木棍将散开的年糕团子再聚拢到一起,“哐当哐当”,打击声富有节奏感,循环往复,毫无差错。
这样的默契,没几年的磨合是十分难得的。方张设告诉我们,他们七位师傅在这加工年糕近16年了,每年农历十月二十八日至十一月二十八日,就会早起贪黑地加工年糕。“来加工的人,一年比一年多,我们也是一天比一天忙。”凌晨四点开工,忙的时候午夜才休息。
这样的辛苦,在这普遍机器生产的年代里,他们几位只是赚些零工钱。“这些不打紧,大家喜欢吃,我们心里头也是真高兴。”冬日韵凉,打糕声中,舂出幸福年味儿。久违的阳光透过格窗洒进这小小的作坊里,照耀在加工师傅们温暖的脸上。
村民方修生已经八十有二了,坊外如此热闹,他也向我们说起了许多从前的故事。比如早在汉朝,百姓为了躲避捐粮故而发明了年糕,甚至将其藏在泥土后,才发现它可以保存良久;比如马头方村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古法年糕的制作由来已久,据传当年是为了纪念路过村子的皇帝朱元璋才传承下来的……
“说起古法年糕的延续也有些波折。”方修生告诉我们,从前村民们也使用过机器生产,但很快发现机器生产的年糕不如古法制作的浓郁香甜,所以又改为传统的手工制作。
曾经,作坊里的磨粉用具坏了,一时间年糕作坊无人问津。村干部为了不让这一非遗文化就此流失,专门买回了磨粉机器,如此这间地方不大却充满人情味的年糕作坊又恢复了昔日热闹的景象。
“我也是今天特意回老家加工年糕,这样热闹的场景,像极了小时候。”村民方新明是名70后,在他记忆里,从前家家户户都是会做年糕的。每当年关,人们白天在生产队干活,到了晚上三五户人家就聚集在一起做年糕,此起彼伏捣年糕的声音在村中清晰可闻。
厨房里媳妇妯娌忙不迭的,不时观察蒸笼里米粉是否熟了,蒸腾的热气中,一旁晾年糕、叠年糕的人在不停地忙碌着。烧火的人不断向灶膛添加柴火,火光映在他们的脸上,红扑扑,喜洋洋。
年糕,谐音“年高”,寓意着美好愿望。一碗古法年糕新鲜出炉后,色如白玉,香软细腻,尝上一口,满满的家乡味、人情味。
马头方村的年糕作坊,像金东的很多地方,柴米油盐,带着烟火,也带着人情温度。从中传出的打糕声,伴着朝起暮落,伴着村民们沉睡梦醒。而过年的气氛就像飘出的氤氲热气和诱人米香,在乡间村尾弥漫开来,成为人们难以忘怀的一抹乡愁。
味蕾是最诚实的 它记得住乡愁
那么 在你的印象里
还有哪些能让你魂牵梦萦的家乡美味呢
赶紧留言告诉我们吧
文章来源更金东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