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来了,春节临近了!2020年真走完啦?易经:再等30多天
2020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这一年,人们都在承受着疫情、工作事业、家庭或经济等方面,给我们带来的意外和变故。
于是,很多人都盼望着2020年,这个不怎么受欢迎的“庚子”年,能够早些过去,将一年来的霉运或不如意统统赶跑,带走一年的忧伤和烦恼。
马上就是元旦,伴随着新年敲响的钟声,很多人希望重新上路,以全新的、昂扬的、欢悦的心情,来迎接敦厚祥和的金牛年。
翻阅老黄历,2021年的元旦,是2020年的1月1日,农历的11月18日。网络中,有不少人认为,伴随着元旦的来临,就可以和2020年说拜拜了,也就可以告别2020年看上去漫长又难熬的一年了。
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先来普及下“元旦”的来历,及其相关的传统节日文化常识。
2021年元月一日,是新年元旦的第一天。
《易经》乾卦的卦辞中有“四德”,分别是:元、亨、利、贞。“元者”,就是:创始、初始、开始之意。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旦”者,清晨、新的一天。“元旦”的意思就是,周而复始,开始了新的一天。
那么,“元旦”,意味新的一天来临,严格意义上来讲,是不是真正意义开启了新的一年,新篇章了呢?
按照我们古人的智慧和传统文化说法,答案是否定的!
“阳历”指的是“太阳历”,是基于地球环绕太阳运行的规律制定的。地球环绕太阳运动一周所经历的时间,称为一个“回归年”。
当今,世界各国通用的阳历为公元纪年。“公元”就是公历纪元,也叫“基督教”纪元,公元是拉丁文“主的生年”之意。传说,基督教的创始者耶酥,是在公元元年诞生的。
叙利亚有个叫埃克西的僧侣,为了推算耶稣的“复活日期”,认定耶稣诞生在525年前,也就是公元元年。当时宗教势力十分强大,埃克西的这个主张很快得到政教合一。
在罗马教皇的主持下,“公元元年”首次被记入“公历”,由于格列高利历的精确度很高,后为国际通用,一直流传至今。
阳历原为西方国家使用,所以又称“西历”,随着使用范围的扩大,阳历成为世界许多国家使用的国法,人们又称为“公历”。
“公历”创建初期,该历法规定一年为10个月,共304天,并每两年增加22天或23天。由于日期不固定,变来变去,人们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公元前46年,古罗马统帅儒略-恺撒大帝执政时,命令执政官修正历法,规定一年为12个月,逢单月为大月31天,逢双月为小月30天。这样,全年共有365天5小时48分46秒。
1911年10月10日,我国辛亥革命爆发并取得成功,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于当年开始用阳历,称为“国历”,为了与我国原有的旧历(阴历)有所区别,因此,又称为“新历”。
古人采用的农历,又是怎样来的呢?
《历法资料》中称:“相传天皇氏创干支,伏羲氏作甲历,黄帝氏命大挠作甲子,太昊氏设历正,颛顼氏作新历,帝尧氏命义和敬授人时。
《尧典》中亦说:三百有六旬又六日,以闰月定四时而成岁。夏后氏颁夏历为中国正朔之唯一标本。”由此可见,10天干,12地支是源于天皇氏创干支。
阴历,又称太阴历。由于太阴历是根据月亮圆缺的盈亏变化周期来制定的一种历法,比较直观,容易掌握,古人最先采用的正是太阴历。
太阴历以月球绕地球一周为一月,再配合地球日一周的时数为一年。
据史料记载,世界上的一些文明古国 ,都是在数千年前先后制定和运用了太阴历。
作为有着至少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华夏民族,又是一个农业古国,我国在4200年前的夏朝时期(公元前17时纪),就有了太阴历,又称“夏历”、“农历”。
同时,古人也将完全看不到月亮的一天,称为“朔日”,指的是农历每月初一;将月亮最圆的一天称为“望日”,指的是农历的每月15日或16日。从朔到望,是朔望月的前半月;从望到朔,是朔望月的后半月,从朔到望,再到朔为阴历的一个月。
方便记忆农历的歌诀:一三五七八十腊,每逢此月全是大;四六九冬三十天,惟有二月二十八。每逢四年闫一日,一定准在二月加。
由于,月亮圆缺的变化规律,考虑到一年春夏秋冬天气的炎寒冷热变化,制定划分出了一年中的24节气。我国从轩辕黄帝开始到清朝末期,多采用的是“农历法”。
综上可知,按照太阳历的记算,虽然2021年的元旦一月一日,开启了新的一年,但按照太阴历的记算,还在农历2020年的11月18,年、月、日的干支纪时为:庚子年、戊子月、己酉日。
而真正进入2021年辛丑年,需要到2021年的2月3日,也就是农历的腊月22。也就是说,元旦节过后,还需要等33天左右,才算真正走完2020年。
开卷有益,原创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写成,感谢大家订阅专栏,阅读完整内容。如果喜欢,欢迎转发和评论,留言或私信互动。
参考资料:《中国通史》、《易经》、《中华文化五千年》、《传统24节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