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线在哪儿

2020-12-31新闻23

春秋战国是指东周王朝时期,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始,到公元前221年秦国消灭六国为结束。这五百多年的历史被分成了春秋和战国两段,两个时期的分野一直众说纷纭,大致有以下三类方案。

第一类将分界线放在公元前481年至公元前468年之间,主要依据是诸部史料对春秋的定义作用。《公羊春秋》和《谷梁春秋》记载的最后一年即是公元前481年,《左氏春秋》则是记载到公元前468年。另外《史记》也有自己的划分方法,以周元王元年的公元前476年(周元王即位的具体年份存在争议)为两个时代的分界线,周元王并无什么特别的事迹,故史太公很有可能也是依据《春秋》进行的划分。

《春秋》有多部

《春秋》结束在哪一年,哪一年就是春秋的最后一年,这样的划分自然而然,属于史学界的主流观点,我们能看到的各种《中国通史》大多都采用了这种划分。由于是孔子对《春秋》进行的编纂,甚至有人将孔子逝世的前479年定为春秋的最后一年。

然而,这种划分方案也有不合理的地方。春秋时期的主题是诸侯争霸,然而很多争霸战争并没有涵盖在这个时间段内。比如吴越战争,在前473年,越王勾践灭吴,成为最后一霸。另外,战国时期的主角是七雄,这种划分并不能表现魏赵韩齐诸国的崛起历程。

卧薪尝胆的故事显然不该被划到战国时期

第二类方案将分界线放在公元前453年,这一年晋国赵魏韩三家瓜分智氏,标志战国七雄的格局初具雏形。将此年作为战国的开始,撇开了根本无法断代的春秋,而是侧重战国,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尤其是让赵魏韩三家的崛起脉络更加明晰,便于战国时代的叙事。而且智氏的覆灭,作为春秋时期的最佳代表晋国彻底没了翻盘的希望,宣告着一个时代的结束。这个方案虽然仅着眼于晋国的变迁,但也相当有代表性,因此近来越来越有市场。

这种方案避重就轻,春秋阶段的历史稍显冗余,而且仅着眼于晋国的政局变化,在说服力上也有些不足。

第三类方案出自《资治通鉴》,公元前403年,魏赵韩被周室正式册立为诸侯。司马光便以此事件定为战国的开端也不无道理,在名分大于一切的文化背景下,只要魏赵韩还没真正分家,那么春秋的代表晋国就还在,那就还算是春秋的历史。在讲究正统传承的语境下,这种划分也有一定市场,只是现在已鲜有人认同。

这个方案仍然是着眼于三晋,而且忽略了齐国。战国时代的关键参与者之一齐国田氏是在前386年才被立为正式诸侯的,司马光若是真的看重名分,就该把战国开启之年放在前386年才是,但这显然不可能。另一方面,魏灭中山、河西大战、李悝变法等战国时代的标志性大事件被划到了春秋时代,显然也是极不合理的。

以上就是对划分春秋战国这一问题的所有观点,主流观点是依据《春秋》这部史料的记载年限进行断代,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主张参考社会性质、军事作战、经济生产、政治活动、文化特性等多个维度进行划分。不同的方案体现了不同的侧重点,人文学科就是如此,永远不会有一个完美的答案,只能说是尽可能让多数人接受。

#先秦时代#名著典籍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