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西安发现十六国时期高等级墓葬

2020-12-31新闻19

考古现场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供图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陆航 实习记者 赵立凡)12月30日,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发布消息,考古人员在西安市南郊少陵原区域发掘了三座规格巨大、形制特殊、结构完整的十六国时期高等级墓葬,出土了土雕建筑、壁画、彩绘陶俑等,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十六国时期最大的墓葬,对于研究探索十六国时期高等级墓葬的分布、形制、结构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2019至2020年,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此区域配合基本建设,发掘了三座墓葬。从墓葬形制来看,长斜坡墓道东、西两侧有收分生土台阶,墓道过洞上方有土雕建筑模型,这种形制是十六国时期墓葬形制的突出特点。出土的武士俑、甲骑具装俑、鼓吹依仗俑、陶牛车、九盘连枝灯等皆具十六国时期的特色。这三座墓葬从形制、随葬器物、壁画内容、土雕建筑等多方面看,均反映了五胡内迁、民族大融合时期,不同族群学习、认同、融入华夏文化的总趋势,展示出中华民族海纳百川的包容特质。

十六国时期是在北魏统一北方之前、汉唐之际,重要的民族大融合时期。考古人员介绍,从墓葬出土的陶器看,罐、釜、仓、灶等造型沿袭汉风,陶俑形象又具少数民族特征。出土的碓房、水井、装满粮食颗粒的陶仓和牛车等是华夏农耕文明的体现,而墓道壁龛的穹窿顶、及其顶部用四条红彩交汇、并画出圆圈则是游牧民族毡房帐篷的模拟。墓葬结构及前后多室均采用了汉人传统,而棺床的形式则有所不同,如编号M100后室东西两侧置棺床两具,均为绘有壸门的砖砌高棺床,高达50至60厘米,显然不同于汉族席地而坐传统影响下的低棺床形制,应为少数民族垂足坐风尚的体现。其中M100后室东侧棺床还有砖砌围屏,或是之后北周时期不同族群墓室中石围屏之先例。编号M25与编号M100墓道过洞上方的彩绘土雕建筑,是目前考古发现的最接近中国传统古代土木建筑原型的实例。

#考古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