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国内外研究现状 脆弱性指数法

2020-12-31知识5

国内外研究现状 9.1.1 GIS 在突水评价方法的现状研究目前,常用的突水预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突水系数法。20 世纪 60 年代初,我国焦作、峰峰、淄博矿区就总结出了预测底板突水的经验公式—突水系数法。他们是根据本矿区开采到一定深度时各个矿井底板突水的实际资料总结出来的。该方法物理概念明确、公式简单实用、计算方便且现场易于操作,在预测煤层陷落柱突水和解放受水威胁的煤炭资源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该方法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一直沿用至今。(2)突水概率指数法。该方法的基本思想为:根据大量的突水资料分析,找出导致底板突水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专家经验知识和分类统计法确定各种因素在底板突水中所起作用的大小,即确定各种突水因素所占的权重,建立求突水概率指数的数学模型;将建立的模型运用到已有的突水案例中,求出各个突水案例的突水概率指数;依据案例的突水概率指数的统计,求出各种情况下的某突水程度发生的概率。此方法综合考虑到了煤层底板突水众多影响因素,利用该方法预测底板突水具有较为普遍的意义。(3)脆弱性指数法:此方法在煤层底板突水主控因素体系建立的基础上,以多源信息复合理论为指导,以具有强大空间数据分析处理能力的 GIS 为操作平台,在。

国内外研究现状 脆弱性指数法

脆弱性水资源探析的论文 1水资源脆弱性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1.1水资源脆弱性的定义在当前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环境下,我国地下水乃至整个水资源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脆弱性问题,水资源脆弱性主要是指由于。

国内外研究现状 脆弱性指数法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评价方法 区域生态环境的质量评价一般采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2种方法。定性评价一般选取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指标进行评价,根据该指标的大小或优劣程度评价生态环境的好坏;而定量。

国内外研究现状 脆弱性指数法

评价原理与方法

环境脆弱性评价方法 基于对环境脆弱性内涵的界定,相关学者先后构建了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总的来说,当前所建的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单一类型区域的指标体系和综合性指标体系[13]。单一类型区域的指标体系通常是针对特定地理背景而建立的,结构简单,针对性强,具有区域性特点,能够根据区域特点确定导致区域环境脆弱的关键因子。综合性指标体系既考虑环境系统内在功能与结构的特点,又考虑环境系统与外界之间的联系,选取的指标比较全面,能够反映环境脆弱性的自然状况、社会发展状况、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现有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可概括以下3种类型:成因及结果表现指标体系,在体现导致环境脆弱性主要因素的同时,其结果表现指标可以修正成因指标之间的地区性差异,使评价结果更具有地区间的可比性;“压力—状态—响应”指标体系,采用压力与状态指标描述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压力以及在这种压力下资源与环境的质量状况和社会经济状况采用响应指标描述社会各个层次对造成环境脆弱压力的响应;多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分析环境系统及其子系统的特点,综合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社会经济等子系统脆弱因子,筛选指标,确定指标。

应用举例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 1.3.2.1 地下水脆弱性与污染风险的概念地下水脆弱性指由于自然条件变化或人类活动影响,地下水遭受破坏的趋向和可能性,它反映了地下水对自然和(或)人类活动影响的应付能力,地下水脆弱性一般分为固有脆弱性和特殊脆弱性。地下水污染风险是指地下水受到污染的概率及污染预期损害程度的叠加。它表示含水层中地下水由于地表的直接活动造成污染的概率。这种污染是基于地下水的用途而制定的一系列标准而言。当污染指标超过该地下水用途所规定的指标时,视其为污染。合并地下水污染源灾害分级图和地下水固有脆弱性图来代替地下水污染的概率,用地下水价值图来代替地下水污染的预期损害性。因此,地下水污染风险性高是指高价值的地下水资源受到灾害性高的污染源的污染。1.3.2.2 地下水脆弱性及污染风险影响因素地下水系统是个开放系统,系统变化除了受到含水层系统和地下水流动系统的影响,还受到地表状况、大气、土壤、包气带等过程的影响。表1.1详细列出了可能影响地下水脆弱性各类影响因素。地下水污染风险影响因素除了表1.1中所列,还包括污染源的各种特征,如污染源种类、排放方式、排放量、特征污染物类别和性质、排放规模以及防护措施等。表1.1 地下水脆弱性。

水源地地下水固有脆弱性评价方法 4.2.1.1 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影响地下水固有脆弱性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原则是:指标具有代表性、系统性、简洁性、独立性、动态性、科学性、可操作性。1)代表性:指标充分反映了研究区典型区域特征对地下水污染风险的影响。2)系统性:地下水污染风险关系到地下水系统的各个方面。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应该全面系统地考虑地下水污染风险的各种影响因素,尽可能将这些因素的各个方面都纳入到评价指标体系中来,在保证评价指标没有重复意义基础上,保证其评价结果的可靠性。3)独立性:系统的状态可以用多个指标来描述,但这些指标之间往往存在信息交叉,在构建指标体系过程中,应该在诸多交叉信息中,通过科学的剔除,选择具有代表性同时又相互相对独立性较强的指标参与评价过程,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4)简洁性:影响地下水污染风险的各种潜在因素很多,要建立一个包含所有因素的庞大指标体系在实际应用中是很难实现的。一方面这些因素所包含的指标有一些很难取得,另一方面指标过多,它们之间的关系也错综复杂,并且它们之间还存在着协同和拮抗等作用。这就要求在进行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时,应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尽量找出影响地下水污染风险的。

《反脆弱》一书讲了什么? 《黑天鹅》作者又一本不错的书 revolution 人不得行胸怀事,虽寿百岁,尤为夭也 302 人赞同了该回答 这本书的核心观点是,一切事物都会从波动中获得收益或遭受损失,事物的。

煤矿水害防治方法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煤矿防治水主要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以查清水文地质条件为基础,因地制宜。针对不同的水害类型,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防治水方法多种多样,有疏、有堵、有疏堵结合。在煤矿水害防治工作中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16字方针,并根据矿井水害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防、堵、疏、排、截”综合防治措施(钟亚平,2001;赵铁锤,2007)。在突水机理的研究上,先后提出了“突水系数”、“等效隔水层”和底板隔水层中存在“原始导高”等概念,认为底板突水机理是含水层富水性、隔水层厚度及其存在的天然裂隙、水压、矿压等因素的综合作用结果。在底板突水预测方面,模式识别方法、随机信息方法和脆弱性指数法等新方法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武强,2006,2007a,2007b,2009;靳德武,1998)。在疏水降压方面,有地表疏干、井下疏干,也有井上、井下联合疏干。疏水降压是我国矿井防治水害的主要技术措施。国内除普遍采用经常性疏干排水外,还先后进行了峰峰矿区和淄博矿区的薄层灰岩水的疏干,和降压及邯郸矿区的疏干工作程序和疏干勘探方法。在注浆堵水方面,堵水截流是我国矿井防治水害的重要方法。在静水与动水条件下。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