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大幕拉开,昏暗的舞台,衣衫褴褛的“背夫”,颗颗掉落的“雨水”,以“黑灰”为主要色彩基调的舞台,勾勒出压抑的氛围,雨中佝偻着身躯的背夫,拄着拐杖,眼神坚定,毅然前行。
这是一部以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为时代背景的历史题材民族舞剧,此时的中国正经历战火摧残,川藏人民在陡峭的茶马古道上运送物资,从而引发出一系列笑中有泪、悲喜交错的动人故事,谱写了中国人民英勇抵抗、视死如归的壮丽诗篇。
01
「简洁的故事结构 」
这是一条崎岖的山路,悬崖峭壁,险象环生,人们以脚丈量大地,以拐杖支撑身躯,以“背”扛起国人的信仰,从大山走向前线,从家园走向战场,用茶砖换取“物资”,以支援抗战一线。
“背夫”一步一个脚印迈向山头,队伍中有一位年轻母亲,携带着两个儿子,一位叫茶生,一位叫山生。
从名字就能感受到人们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大地滋养着我,我以你为名”。
都说舞蹈“长于抒情,拙于叙事”,所以舞剧的叙事不宜复杂,故事结构清晰,能够帮助观众理解舞剧内容的叙事与情感的表达。
舞剧《川藏·茶马古道》的编导将该剧的剧情叙述集中在“兄弟俩”身上——茶生与山生,主要的表演场所聚焦于茶园、碉房、寺庙、集市等,以此引出一系列事件和主要人物,故事结构简单明了、言简意赅,避免了复杂的故事情节赘述,着眼于对人间情暖的表现。
特别是当山生从掌拐师那里亲手接过“拐杖”,“咚”地一声顿地,是民族气概的体现,亦是保家卫国的决心。
茶园的山生、碉房的茶生因“运送物资”这一事件相识。
一条长命锁作为隐性线索,贯穿始终。后来山生与梅桑相恋、哥哥茶生相知,但没等到相认,就已阴阳两隔。
至此,哥哥回到山里,坚守弟弟的岗位,毅然决然做下一代“掌拐人”,一位“背夫”。充分赞扬了人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团结一心的民族精神和家国情怀。
02
「民族性的表达 」
作为民族舞剧,《川藏·茶马古道》最主要的“民族性”体现在舞剧的服饰、道具、音乐以及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汉族的朴实、藏族的热情,在服饰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不过作为舞剧,它的民族性最主要的落脚点是舞蹈的身体语言表达,让观众能够在外观上感受藏族同胞民族风情和汉族人民的淳朴之余,还能从舞者的舞蹈语汇中领略藏族的热情和汉族的憨厚。
藏族舞蹈语汇,主要体现在群舞形式以及男、女主舞段,展现了藏族舞蹈中最为常见的松垮、曲背等基本形象,松弛的膝部伴随音乐的律动起伏颤动。
群舞中的舞蹈调度形式,也是由左及右顺时针方向沿着圆圈舞动,与藏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转经筒、绕寺庙等向右旋的方向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民族的宗教意识;寺庙中女群的舞蹈片段,运用“拖步、扭胯”等一顺边的动作,加强了该作品的民族性特征;无论是音乐还是舞蹈,都充满了藏族民族特色。
“背夫”的形象较为古朴,衣衫破旧而又单薄,舞蹈身体语言较为简练,舞蹈道具仅有一根拐杖、一个背架子,编导将舞蹈动作凝练到几乎只有两个:拄地挺立、迈步前倾。
充分发挥了道具“拐杖”的使用价值,将背夫形象与拐杖较好的融合到舞蹈动作之中,表现出‘运送物资’任务的艰难,这样不仅使舞者动作更具张力和质感,而且也充分反映了背夫们坚忍不拔、永不退缩的大无畏精神。
可见,好的动作编创在精不在多。
该作品以历史为依据,采用了现实性表达手法,同时融入了采茶、制茶、洗脚等活泼轻快的舞段,朴实的动作语汇,生活气息十足,从舞者的面部微表情中能够看出他们的满足,真是应了那句谚语“知足者常乐”,表现了汉藏同胞乐观、豁达的精神面貌和团结一心的情谊,让观众在感受厚重历史的同时,体会到这份简单、纯粹的快乐。
03
「意象化设计」
该作品在道具的选用以及舞台设计等方面,展现出了导演及编导的独具匠心,在宏大的制作场面下,运用标志性文化符号,凸显人物角色。
在布景设计上可谓是“大制作”,将蜿蜒回转的山路直接搬上舞台,配合舞台的机械构造以及灯光;背着茶叶艰难上山,带着作战物资愉快下山,表述清晰,山路成为了架起汉藏同胞友谊的桥梁,同时也让观众能够近距离感受到背夫“迎难而上”,剧中还选用了藏族最具代表性的碉房、寺庙等建筑,调用了多种藏族民族元素,如牦牛、长袍子、打阿嘎等习俗。
舞剧中运用的巧妙设计还体现在男女主双人对舞中,以一件长袍,连接起弟弟山生与格桑梅朵的爱情,二人同穿一件长袍,在来回翻转中,表现出二人不舍的情愫,有形的长袍好似无形的红线,牵连着彼此的心。
故事的最后,天空中悬垂的“拐杖”,震撼了现场观众的心灵。一个个“飘零”的拐杖,寓意着其掌拐人都已逝去,随后演员们从空中拽下拐杖,昂首挺胸地一声顿地,伴随着一连串动作:拨手、踏步、拄地;在充满力量与速度的动作中,能够感受到人们保家卫国、守卫家园的决心。
茶马古道是华夏文明最初的“一带一路”,茶马互市的集市场景,讨价还价的“互动”方式,给舞剧增添了戏剧性和娱乐性,集市上的“洋钉、茶砖、藏袍”等商品,寓意着商业文化的交流与繁荣。
在如今国家一带一路的倡导下,四川省歌舞剧院总导演马东风再次创作红色题材类舞剧《川藏·茶马古道》,展现了中国汉藏人民一家亲的情谊,凸显人们勇敢无畏、坚忍不拔的“背夫”精神,颇具现实意义与艺术价值。
文/王梦娟
图片摄影/刘海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