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商学野
在外国人眼里,“万里长城”是最能代表中国的名片之一,世界各国的游客甚至国家元首来到中国,总会将长城作为必游景点。长城有2000多年历史,它东起河北山海关,西到甘肃嘉峪关,全长两万多千米,是中国古代的中原王朝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侵的军事工程。
长城早在先秦时代便存在,燕国、赵国、秦国都在北方修建过长城。直到秦始皇在一统天下后,才下令将各国长城连接起来,后世统称为“秦长城”。但秦长城早已荡然无存,只剩地基和夯土,现在我们能看到的长城和沿线关口,大多是明代重新修建的,保存比较完好。
长城是古代中原王朝的“安全门”,虽然没能完全阻挡草原政权南下,但也减少了游牧民族对王朝边境的劫掠。但随着游牧民族的不断强大,北方仅仅有“长城”一道门是不够的。所以中原政权历朝历代都有特殊的边防手段,尤其被辽金和蒙古威胁的宋、明两朝,曾沿着长城植树、蓄水、烧荒,想尽办法阻止游牧骑兵南下。
那么,这几种战术到底如何实施,效果又如何呢?
一、失去燕云天险的大宋
从中国地图来看,长城一线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分割线,这条线从河北北部延伸到山西、宁夏、陕西,最后终于河西走廊。长城最东端在燕云山脉,“燕云十六州”自古就是保护华北平原最重要的屏障。华北平原一马平川,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只要过了燕云地区的山脉,骑兵部队便畅通无阻,富庶的中原就任其宰割。
唐朝时期,最强大的藩镇就在河北,占据着燕云地区,和北方的少数民族相抗衡。在唐朝灭亡后,燕云地区本来还在中原政权的手里,但是五代十国的后晋皇帝石敬瑭为了当皇帝,请求契丹人派兵支援,便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
燕云十六州历来属于中原的汉人政权管辖,但自从公元936年被石敬瑭割让后,一直到1386年朱元璋北伐才被汉人收回。燕云丢失后的这漫长几百年里,华北地区沦为前线,契丹人和女真人铁骑蹂躏中原,让大宋朝纳贡称臣。
现代史学认为宋朝军事孱弱,但其实在在北方的战争压力下,早期的宋朝并没有坐以待毙。北宋初年,宋太祖和宋太宗都曾北伐燕云,但全部大败而归,之后宋朝便一边签订合约,一边在河边修建两道自然防御工事,这就是宋代的“水长城”和“树长城”。二、大宋的“水木年华”
失去燕云屏障的北宋,和契丹对峙的前线就在山西的代州以及河北的易州一代。代州背靠雁门关,背靠雄关扼守全晋,易守难攻。但是在河北易州,这里没有任何天险依靠,宋朝为了边防,只好用人力制造"天堑"。
宋太宗上台后两次北伐燕云失败,之后只好采取防守战略。当时沧州的刺史利用河北地区水网密布的特点,建议挖通河北的大小河流,建立一片河流和湖泊、洼田、沼泽组成的湿地,以此来阻止辽国骑兵。
宋太宗当时很怕辽国南侵,对臣下的主意来者不拒,于是马上下令沧州刺史开挖"水田"。宋朝花了十几万人力开掘河道,这条长长的水道东起海河的泥沽口,西到河北保定的西塘泊,绵延千里,深处有十几米,确实称得上是“水长城”。这条水长城有小型的湖泊30多个,用河网互相连接,沿线驻扎着水军。北宋在这一带修建了100多艘战船,派士兵几千人驻守,把平原变成了水乡。
宋太宗让宋军在水边修建栅栏和水寨,操练水兵,辽国人不善水战,骑兵更是难以渡过沼泽,只能“望洋兴叹”。
除了挖河造湖之外,宋朝还在北方修建了第二道防范骑兵的工事,这就是著名的“榆柳林”,也称作“榆塞”。
宋朝人爱植树是出了名的,宋初时的法律对植树的百姓减税,而破坏树木则要入刑受罚。当年宋太祖赵匡胤开国的时候,就号召北方的边民在荒山植树,赵匡胤认为林场是骑兵的天敌,他声称此举能造福后世,树木长大后能“异时以限敌马”。
宋人植树以榆树和柳树为主,“榆塞”在河北地区的水田后面绵延千里。根据宋真宗时期的《北面榆柳图》介绍,河北的森林密度极大,“数逾三百万,帝曰:此可代鹿角也。”鹿角就是古代防骑兵的木质障碍物,可见在宋真宗时期,北方的榆柳林已经媲美军事设施。
宋仁宗继位后,在河北没有“水长城”覆盖的地方全面植树造林,史书记载:“保州以西无塘水处,广殖林木。”经过几代人的经营,北宋在定州、保州一代的榆柳林漫山遍野,宋人赵括曾统计其数目已经过亿。
辽国人对宋朝蓄水、种树防御骑兵的方式无可奈何,只能在宋朝不注意的时候偷偷砍树,被宋人传为笑谈。种“榆塞”这一举措在南宋时期也得到了沿用,南宋失去了中原,和金人的战线推到了荆州襄阳一线,宋军依然在这里广种榆柳,以防御金人的骑兵。
三、烧荒,明朝边防的双刃剑
宋朝的“水长城”和“树长城”,都是在失去了地理屏障之后,中原政权无可奈何想出的办法。明朝收复燕云地区之后,和游牧民族的战线再次推到了草原一带,也就是传统的长城一线。
明朝在前期曾主动出击,永乐皇帝远征蒙古打击北元,让蒙古一时败退到了高原以西。但是在明朝中期蒙古再次崛起,多次越过长城掳掠明朝,甚至攻城掳掠,让明朝政府很头疼。
在这种情况下,明朝延续了唐朝时期的一个“防边”政策——烧荒。
烧荒也叫作“烧草”,在中国历史悠久,相传秦汉时期便有此活动。“烧荒”是唐朝“防秋”政策的重要部分,因为游牧民族通常在秋高马肥的时候进攻中原,因为他们要为了过冬做准备,而中原粮食正好丰收,一个穷困一个富足,争端就此产生。
唐朝的防秋政策第一是靠屯兵,第二是靠烧荒。烧荒都是在秋天时分,将长城外旷野中的草木全部烧光,开辟出一片光秃秃的土地,直到第二年春天才能长出草芽。
烧荒的目的最主要是清除地上的草皮,让游牧民族的战马和牛羊在长城一带没有食物,他们自然就不会南下。“虏所侍者马也,马所侍者草。烧荒者,使虏马无水草可恃。”
烧荒这一举动在明朝起源于明成祖时期,《明成祖实录》记载,大同镇最早进行烧荒,之后这种行动成为了北方的一种常例。这种烧荒并不是随便的自发举动,就在长城下随便放点火便完事。烧荒时,九边的将领要点齐人马,带着军队出塞烧荒。明军会深入草原,带着火种去烧荒,甚至也会将长城内侧国土上的草原一并烧毁。
这种行为一定程度上已经不能算防御,而是主动出击了,既有破坏草场的目的,也有展示军力的成分。明初烧荒大张旗鼓,但是这一行动在后来不被重视,各地的官员甚至趁着烧荒接近蒙古人,和其做买卖。蒙古人在明朝中期以后崛起,为了防止边患,烧荒活动在明中期直接由兵部统一管理,北京到宁夏的"九边"统一进行。
明军把关口外百里之内的草地统一烧荒,确实可以起到防御骑兵的作用,同样也达到了练兵的目的。每年的烧荒就像军事演习,将领是否称职,军队是否得力,都能在烧荒行动的执行中看出端倪。
但是,这一行动被后世大加鞭挞,因为烧荒对长城沿线的经济破坏很大,汉族百姓的田地有时也遭到破坏,而且土地在连年烧荒后荒漠化,让明朝北方的环境恶化,边民苦不堪言。
烧荒这把“双刃剑”一直被明朝用到了晚期,后来清朝入主中原,蒙古地区成为清帝国直接管辖的土地,边防压力大大减少,烧荒也就退出历史舞台了。
参考资料:
1、《宋代的边防林政策》,李飞、周景勇
2、《论明朝边防军在长城外的"烧荒"》,陈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