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时期的皇后大多无声无息,最有名的是康帝的皇后诸蒜子,不管强敌压境,人民受苦,只顾自己偏安偷生的司马子孙几乎都是庸夫。这一时期的皇帝大多短寿,无所作为,频频更换。但是诸皇后作为一个女人却具有远见卓识,富有艺术的政治手腕,她共经历六代皇帝,屡进屡退,临朝听政,许多重要的军政大事,多出自她之手,是她的才干,才维持了朝廷不致于很快败灭的命运。东晋时代,名相名士,英雄猛将可谓多矣,但同诸蒜子相比,还是这位女子更占风流。
晋成帝死时,他的两个儿子还无法继承皇位,当时执掌朝政的是中书监庚冰,为庚亮和明帝皇后庚文君的弟弟。庚冰认为,立年长的君主有利社履,可从容对付北方的胡入,便劝说病危的成帝将皇位让给自己的同胞弟弟玻那王司马岳。成帝点头同意。于是就在病塌边,成帝召入中书监庚冰,中书令何充,以及武陵王司马烯和会稽王司马显(二王皆为晋元帝的儿子),起草诏书,立司马岳为储君。三天后,成帝驾崩,二十一岁的司马岳登位,为晋康帝。康帝封成帝的长子司马丞为琅耶王,次子司马奕为东海王,庚冰和何充则分别晋升为车骑将军和骤骑将军,共同辅政。庚冰请立司马岳,有自己的私心。他是成帝司马衍和康帝司马岳两人的亲舅舅,立康帝利于巩固他的权位。成帝的儿子太小若即位,长大后大权会落到其生母周贵人的外家手中。康帝登位之后,庚冰果然处处以贵戚身份,独揽朝政,把何充排挤到徐州去当刺史。
康帝的皇后诸蒜子,是以原琅那王妃的身份进位中宫的。她是河南阳翟人,曾祖父诸智为晋武帝的安东将军,祖父诸洽做过武昌太守,父亲诸夏以“皮里春秋”之称闻名江南。诸哀表面上谨慎寡言,从不议论人之好坏,而内心裹贬是非分明。他因参与平定苏峻之乱,封都乡候,累迁为司徒、左将军、充州刺史,都督究、徐、琅挪诸军事。诸蒜子是以出身、美貌、聪明又有才识而为成帝所亲自选中,聘为同胞弟弟琅那王的王妃的。谁知康帝也很短命,即位的第二年就一病不起。选什么人继承帝位呢?庚冰仍主张立年长之君,建议推会稽王司马显为嗣君,因为此时,康帝长子、诸皇后所生的司马聘只有两岁。庚冰这样做,仍是为了保持庚家的权位,因为皇帝年幼,太后临朝,必然由太后的外家专权,这是前朝的惯例。但是,这时何充已回朝任职,他同庚冰不和,建议立康帝儿子司马聘为太子。康帝答应了。
康帝死后,司马聘即位,称晋穆帝。诸蒜子做了两年皇后,就被尊为皇太后。两岁的婴儿怎么管事?何充与司徒蔡莫一起,请求诸蒜子临朝听政。他俩在奏章中说道:“社履危急,百姓悬命,希望太后效法汉之和真皇后(指汉和帝皇后邓绥)及近代明帝庚皇后的做法,上顺祖宗,下念臣吏。”大臣们对这位皇后的政治才能是有信心的,因为康帝在位时,她曾帮助处理了不少军政大事,都很有分寸。
诸蒜子阅罢奏章,又下了一道诏书,写得很感人,意思说:皇帝年幼,应赖公卿大臣同心辅政,今大家既然恳切上词,应不辞众请,只是心头难免又悲又怕,自当勉力从事。这样的批答,恰到好处,表现了诸太后很有一些艺术的政治手腕。于是,就在太极殿上设下白纱帷帐,太后抱着三岁的穆帝垂帘听政。这一年是公元345年,诸太后二十二岁。何充又投太后所好,上表推荐太后父亲诸衷入朝总揽朝政,但是诸哀坚决不肯,认为外戚应避嫌,不应重演前朝故事,坚持仍领兵镇守京口。诸太后决定仍请庚冰入朝,但庚冰已患重病,不久就死了。
庚冰这人虽有较强烈的权欲,但为官廉洁清正。他死后,家无私财,室无姬妾,连裹尸身用的绢帛都拿不出来,时人传为美当时的东晋小朝廷,只占有江南一限,中原和关中以及川蜀的大片土地都被少数民族占领。有占洛阳、邮城一带的后赵石虎。占辽宁朝阳地区的前燕慕容,占巴蜀一带的成国李势。后来,又在关中、陇西一带出现了前秦的符健,,还有占据陇西、西域大片土地的前凉张骏。北方百姓长期遭受战乱之苦,翘首盼望东晋朝廷能早日北伐,收复失地。东晋一些将领如祖逊、庚亮、诸哀等都做过这方面的努力,但一些大臣往往力加阻挠,一方面是害怕北上将领因此获得成就和威望,影响这些人的政治地位,另一方面,怕北进中原要支出大量国库财富,失去自己在江南的经济利益。所以,几次北伐没多大进展。但是在诸蒜子临朝的十二年里,却有了较大的作为。
晋穆帝即位的第三年,荆梁都督桓温出兵攻蜀,成汉皇帝李势昏庸无能,很快就失败,投降了东晋。桓温是宣城内史恒葬的儿子,桓葬同晋明帝时的重臣温娇是好友。恒温出世时,温娇说此儿生有奇骨,哭声洪亮,将来必成大器。桓葬见儿子为温桥所常识,十分高兴,便替儿子取名为温。后来,恒葬在苏峻叛乱时被杀害,十五岁的恒温枕戈泣血,誓为父亲报仇。三年之后,他终于寻到机会,杀了仇人的三个儿子,自己去官府自首。皇帝赞赏他的孝义之心,没有加罪,从此,恒温名声大震。
恒温是个豪爽不羁的人物,素有野心,他既然手握重兵,便想做些大事,平定成汉之后,便上表请求北伐中原。公元354年二月,他统率四万兵马渡江北征,直捣北方前秦的首都长安。这次北伐因前秦采取了坚壁清野的办法,恒温的军队给养不足,只能退兵。两年后,桓温再次北伐,收复了洛阳一带。
公元357年春正月,晋穆帝司马聘已十五岁,诸太后为他举行了冠礼之后,便提出归政给穆帝。她在手诏上说:皇帝虽已成年,但国家面临艰危,四海未统一,百姓仍困苦不堪,希望大臣们看得远一点,戳力同心,匡扶幼主,我这未亡人能回归别宫,了此残生,也安心了。这份手诏写得委婉动人,满朝大臣听了之后无不感动泣下。从中可看出,诸蒜子既是一位忧国忧民的太后,也是一位慈爱的母亲,为儿子深深地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