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年羹尧居功自傲,招来杀身之祸,被处死后,他的妻儿下场如何?

2020-12-30新闻25

前几年大火的电视剧《甄嬛传》想必大家都看过,除了我们的主角甄嬛比较亮眼之外,配角之一的华妃也非常令人难忘,华妃十分高傲,虽然是妃子,但是日常的行为感觉比母仪天下的皇后还要更甚,嚣张跋扈,威风凛凛,就连皇上也要让他三分。

俗话说,皇帝是九五之尊,在皇上面前呼吸都要小心翼翼的,一不留神就会被杀头,那华妃这么傲气十足,嚣张跋扈,皇上就不会讨厌她吗?她又因何有嚣张的资本呢?

让他这么肆无忌惮的原因自然不可能仅仅只是因为她的美貌吸引了皇上,因为自古帝王最是薄情,专宠一人几率微乎其微,而支持她这么豪横的原因更多是跟她的家庭背景离不开关系。

这就要说到她的哥哥年羹尧了,我们都知道他是一名威震四方的大将军,进士出身,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还被加封太保、一等公,高官显爵集于一身。曾参与平定西藏乱事,率清军平息青海罗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战功。

在雍正统治期间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因此,雍正皇帝非常欣赏他,正是这种欣赏使他逐渐飘飘然了,自恃功高,变得越来越嚣张,他在官场往来中趾高气扬、气势凌人:赠送给属下官员物件,“令北向叩头谢恩”;发给总督、将军的文书,本属平行公文,却擅称“令谕”,把同官视为下属;甚至蒙古扎萨克郡王额附阿宝见他,也要行跪拜礼。对于朝廷派来的御前侍卫,理应优待,但年把他们留在身边当作“前后导引,执鞭坠镫”的奴仆使用。按照清代的制度,凡上谕到达地方,地方大员必须迎诏,行三跪九叩大礼,跪请圣安,但雍正的恩诏两次到西宁,他竟“不行宣读晓谕”。更有甚者,他曾向雍正进呈其出资刻印的《陆宣公奏议》,雍正打算亲自撰写序言,尚未写出,他自己竟拟出一篇,并要雍正帝认可。最终没有好下场。

在历史上,雍正皇帝成功登上皇帝宝座是十分不容易的。 在历史上九子夺嫡说的就是他夺取皇位的故事。在一众皇子里面,他逐步的计划和使尽各种阴暗的手段才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然而,在历史上,虽然他只统治了十三年,但他在促进清朝发展方面却发挥了关键作用。

历史上的“康熙与乾隆鼎盛时期”是清朝统治的顶峰。 然而,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之间的雍正皇帝在这个历史时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他解决了摆在他面前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改善了社会民生问题,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当时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他也为乾隆时期的盛世打下了坚实基础。 总体来说,他是历史上还算负责任的皇帝,并不是那种昏庸无道的皇帝。

在雍正争夺皇帝宝座的过程中,必须提到年羹尧这人。 他选择站在雍正皇帝一方,在很大程度上是帮助雍正皇帝获得皇位的关键。所以在皇帝顺利夺得帝位之后便十分器重他,但在一次又一次的嘉奖中,他却逐渐迷失了自我。

在那个时代,皇帝自然非常重视他的地位,任何可能威胁到他统治权的人都不能容忍。 尽管年对他有很大帮助,但这并不能使他完全信任他, 而且,他还是具有兵权的将军。 如果他有对自己反叛的意图,那自然会很麻烦。 因此,雍正皇帝已经萌生了除掉年的决定。

然而,他却不知收敛,反而他的嚣张气焰越来越严重,当他从战斗中返回去皇宫拜见皇帝。 但是此时雍正正在处理政务,所以让他等了一会儿。

但是他却以为他的地位很高,于是请皇帝旁边的太监给他搬来了一张椅子坐在宫殿前。在那个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作为一个臣下,自然是要对皇帝卑躬屈膝,但是他却如此傲慢无礼。不管官位有多大,无论受到多大宠爱,都不可以失去做臣子的本分。但是他却狂妄自大,不知天高地厚,公然以下犯上,失了分寸。

他在出征西藏,平定了青海之乱后,雍正便对他大加奖赏:年庚尧就是我的恩人。这句话让他一时高兴的找不着北了,这让他更加的高傲了。

他甚至效仿皇帝翻牌子侍寝,这都是皇帝才能享受的礼遇和规矩,他的举止惹恼了皇帝。这不仅是单纯的狂妄了,而且是在挑战黄芪的权威。这样皇帝是万万不能容忍的,因此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不仅如此他还结党营私。当时在文武官员的选任上,凡是他所保举之人,吏、兵二部一律优先录用,号称“年选”。他还排斥异己,任用私人,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以陕甘四川官员为骨干,包括其他地区官员在内的小集团。许多混迹官场的拍马钻营之辈眼见年将军势头正劲、权力日益膨胀,遂竞相奔走其门。

在雍正皇帝的示意下,他最终被杀了。在那个时代,家庭中的一人犯了严重的事情,这自然会连累到家庭。但是在其他情况下,流放罪臣的家庭已经是重罪,但他的的妻子和孩子被判处死刑。除了长子幸存下来,其余家族的人被流放充兵,甚至他们的下属也受到牵连。

他可能没有想到这一天,由于他的轻浮,傲慢,便招来杀身之祸,下场凄惨,他就算在皇帝面前有再大的功绩也并不会任他胡作非为,毕竟人都是自私的,更不要说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皇帝,你只不过是他稳固江山的一个棋子罢了。

居功自傲,不 知进退,不知低调,飞扬跋扈,挑衅皇权,肯定会引来了杀身之祸,还葬送了自身的政治前途,怪不得别人,都是自己做的孽,韩信等人便是佐证。见好就收,急流勇退,才能善终。明哲保身,进退自如,才能寿终正寝,曾国藩等人便是代表人物。

#雍正#乾隆#康熙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