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努尔哈赤有多狠?嫡长子战功赫赫,为何突然被诛杀?

2020-12-30新闻6

文/穆炳森

中国历史上,弒父篡位杀兄夺权的事件时有发生,但是父亲诛杀亲生儿子的事却较为罕见。

常言道,“虎毒不食子”。然而在清朝前期,却发生了太祖努尔哈赤亲手杀死自己亲生儿子的事情。

清太祖努尔哈赤有十六个亲生儿子,爱新觉罗·褚英是他的嫡长子。

褚英从小随父南征北战,为统一女真做出了重要贡献,是建立后金王国的卓越功臣,被努尔哈赤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立为太子,授命执掌国政。可是就在褚英崭露头角,地位蒸蒸日上的时候,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以后,这位屡建功勋的皇太子的名字突然在大清的史册上消失了,在《清太祖实录》中再也找不到他的有关记载。

褚英有什么功过?何时去世?是病逝还是善终?是战死沙场,还是因罪诛杀?如果是被父亲所杀,其原因又是为何?这一连串的疑问均找不到答案。

对于太子褚英记载的消失和他的死因众说纷纭。直到褚英死了三十五年后,在《清世祖实录》中才第一次提到:“太祖长子,亦曾似此悖乱,置于国法。”以后又在《清史列传》中找到了“褚英以罪伏诛,爵除”简单几个字。这样看,

太子褚英是因罪被诛无疑。

那么,他因犯何罪而死于国法呢?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从褚英短暂的一生及其作为说起。

爱新觉罗·褚英生于万历八年(1580年),正是努尔哈赤以父、祖十三副遗甲进行统一女真征战的时候,褚英就在这样格杀争战、险象环生的境况中长大。刀光剑影,血雨腥风造就了他性格上的勇敢和躁烈。严酷的生活磨练,以及父亲的悉心训导,使他很快成为一个英姿勃发,在战场上屡建军功的勇武少年。举两个例子,完全足以说明。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十八岁的褚英受命与大臣费英东率一千精兵征讨东海女真。这是褚英首次担任主帅,他披星戴月,日夜兼程,一连攻取二十多座屯寨,大胜而归。对此,努尔哈赤十分高兴,

亲赐为“洪巴图鲁”(满语英勇的音译)荣誉称号,并晋封为贝勒。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褚英同小叔舒而哈齐,弟弟代善等率建州兵三千,护佑五百户蜚悠部众返程。在一个叫乌碣岩的地方遭到乌拉兵的堵截。褚英率先冲入敌阵,奋勇向前,无人敢挡,带领全体将士殊死拼杀,使乌拉兵败逃窜。这一仗大获全胜,斩杀乌拉兵三千多人,获马五千匹,盔甲三千付,擒杀乌拉大将博克多。

乌碣岩大战不仅大大削弱了乌拉部的力量,而且打开了建州通往乌苏里江和黑龙江下游的通道。为此,努尔哈赤欣喜万分,赐褚英“阿尔哈图图门”(足智多谋之意)尊号。

在这之后,褚英久经沙场,军功卓著,成为父亲最主要干将和得力助手。在努尔哈赤五十四岁时褚英被立为太子,秉执国政,当时他三十四岁。

由于努尔哈赤的宠信,此时的褚英已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然而他年轻气盛,见识短浅,在权力角逐和抗衡中,不知韬光养晦,做出了许多蠢事。

他首先对努尔哈赤信任的“四大贝勒、五大臣”(后金的皇族重臣)心存忌惮,总想趁着努尔哈赤在世时,削夺他们的权力,为自己顺利继位铺平道路。褚英的这种做法使四大贝勒、五大臣感到人人自危,于是他们联合起来,使褚英陷入了孤立的地位。

褚英对自己的处境不但没有自察自警,而且做出了更蠢的事:他为了树立自己的权威,竞号令诸贝勒与诸大臣对天发誓,一定效忠自己。并扬言:如果不顺从他,继位后将断绝对他们的供养并逐出皇族。褚英哪有其父的资历与威望,四大贝勒五大臣怎么能买他的帐?于是纷纷向努尔哈赤上书告他的状。

对此,努尔哈赤心情十分沉重,召见褚英面谈,陈述利害,促使他痛改前非。然而褚英把父亲的劝告当成耳边风,不但不思悔改,反而对父亲产生怨恨,更加变本加厉,继续我行我素。褚英的做法彻底激怒了努尔哈赤,于是下令剥夺了他的权力,并将所属部民和牧群悉数收回。至此,褚英从被立为太子到最后失去执政权力,只有短短的三个月。

褚英被削去权力后,努尔哈赤两次亲征乌拉,都让他留守建州,但并不把守城的责任交给他,表现出了对他的极不信任。对此,褚英不但没有反躬自省,反而更加对父亲不满。他曾放言:“如果兵败回来,我不会让他们进城的。”

努尔哈赤回兵后,褚英的种种言行被部下揭发,努尔哈赤盛怒之下将他囚禁起来。褚英被关押两年之后,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八月,以罪恶深重,不思悔改之名被处死。时年,他只有三十六岁。

褚英犯的错误,按照常理,只需把他终生囚禁就可以了,为什么努尔哈赤不顾遭人议论,残忍的杀害了自己亲生儿子呢?

对于这个问题,几百年来人们一直在探寻:有人根据关于对努尔哈赤“虽其妻及素亲者,少有所杵,即加杀害”的说法,试图从他的性格上找原因,说他是一个生性残暴的人;也有人认为他杀褚英是为了保住自己至高无上的地位;甚至有人戏说,父子反目是为了争夺一个女人等等。

对于这桩历史上鲜见的父杀亲子的悲剧,经过长时间的探索研究,现在被多数人认可的说法是:努尔哈赤是一位具有远大政治抱负的政治家。当他的力量还很弱小时,他需要一支强有力的骨干队伍,同心同德朝既定的大目标共同奋斗。当时努尔哈赤的这个骨干队伍有两个集团组成,即以四大贝勒为代表的宗室贵族集团和五大臣军功贵族集团。当褚英被立为太子执掌国政之时,由于没有处理好与这两大集团的关系,遭到了他们的反对,弄得水火不容。

在这种情况下,努尔哈赤对利弊进行了权衡,如果不处理褚英,就会出现大臣与太子对立和各集团不和的局面,从而对他建立后金政权和大清绩业不利。所以努尔哈赤选择了诛杀褚英来安抚这两个政治集团,从而保全他来之不易的江山社稷。

但是,努尔哈赤不想背上诛杀亲子的千古恶名。为防事情泄露,于是采用了不把太子褚英的踪迹记录在案的方法来掩盖真相,以免给后人留下“虎毒食子”话柄。这便是我们为什么在历史档案中找不到关于褚英记载的原因。

太子褚英被杀,简单说来是父亲的残忍,实际上是政治的需要。

参考资料:

《清太祖实录》

《清史列传》

《清世祖实录》

《清史稿》

#君王皇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