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灯戏是湖北地方戏曲剧种,清代乾隆年间由四川流入恩施,主要流传在湖北恩施、利川及渝东地区的二十多个县市,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中国戏曲曲艺词典》中关于川剧形成概况的记载,恩施灯戏源起四川灯戏,四川灯戏是川剧的“祖宗戏”,广泛流行于农村。恩施与四川山水相连,文化习俗相近或相似,语言也相互沟通,因此,“灯戏”一经流入恩施,并与本地文化习俗、语言等相融合,逐步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地方剧种——恩施灯戏。从其流入、演变的历史进程来讲,恩施灯戏从流入至本土化、定型化,至今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
恩施灯戏的唱腔音乐主要由“正腔”和“小调”组成,正腔类唱腔主要包括“本腔”“七句半”“一字板”“悲腔”“神狗调”“四平调”“辰河调”等,均属板腔体,由两句唱词构成上下乐句;小调类唱腔自由灵活,多来自恩施一带流行的灯歌小调。
恩施灯戏的脚色行当主要有小生、小旦、小丑三种,角色小、戏小、班社小,对服装、道具、舞台均无严格要求,可随时随地演出,适应了当地山区的文化环境和地理条件。恩施灯戏现保存各类剧目112个,均为单本折子戏。这些剧目精巧简练,通俗易懂,寓庄于谐,为流传地广大观众所喜闻乐见。
经过数百年的锤炼,恩施灯戏一招一式、一腔一板都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保持着有别于其他姊妹艺术的鲜活个性。它多表现下层人民生活,展示当地风俗民情,在民俗学等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恩施灯戏剧目有《雪山放羊》《洞宾点单》《拦算》《庙会》《王麻子打样》《小说媒》《喀砸的个偷》《寡妇门前》《接干妈》等。
责编:杨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