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十三年的十二月(1875年1月),年仅19岁的同治皇帝载淳在紫禁城养心殿驾崩,成了清朝的又一位“短命皇帝”。同治死亡的原因,官方说法是染天花而死,但因同治是出了名的喜欢“微服私访”,所以也有民间传说他是死于梅毒。
不过,比起天子年少驾崩真相的丑闻,当时的清廷面临着一个更大的麻烦——同治死前没有留下任何后代,这意味着大清的皇统到同治这里就断绝了,导致了清朝皇帝后继无人的大问题。解决的办法,只有从近支皇族中迎立一人入嗣,来继承皇位。
我们知道,后来在慈禧的坚持下,最终选了醇亲王的长子载湉,即后来的光绪皇帝来继承皇位。其实,当时光绪并非唯一的人选,在其他候选人之中,也有适合的继任者。
首先,由光绪继承皇位,是不太符合清朝的祖宗家法的。清朝自立国以来,皇位传承是父死子继,圣圣相承。在穆宗同治无后的情况下,正确的做法是挑选一位“溥”字辈的皇族过继给他,作为同治的嗣子来继承皇位。但光绪是“载”字辈,算是同治的堂弟。立光绪为帝,算是过继给咸丰,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同治无后了。
所以,朝中大臣的意见,最开始是建议立一位“溥”字辈的皇帝的。然而,在道光皇帝的子孙中,在“载”字一辈,同治皇帝载淳算是年长的。载淳死时才19岁,而其他族弟基本都未成年,当然也不会有“溥”字辈的近支皇族了。
当时,道光子孙中“溥”字辈的只有一人,是还不到2岁的溥伦。溥伦是道光皇帝长子奕纬的嗣孙,实际上是过继过来的,他原本是乾隆儿子成亲王的后代。所以,在有人提出让溥伦继位的意见后,惇亲王便以溥伦“疏属”为由,把他否决掉了。
既然唯一的“溥”字辈人选被否决,慈禧便说:“溥字辈无当立者。”只好从“载”字辈中挑选皇帝人选,即便与家法不合,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而将条件放宽为“载”字辈之后,符合条件的人选就增加了许多。比如恭亲王奕訢的长子载澄,醇亲王奕譞的长子载湉,都是近支皇族,咸丰的亲侄子,都有机会成为皇位的继承人。
载澄和载湉相比较,本来应该是载澄更有机会一些。第一,载澄年龄较长,当时已经17岁,而载湉只有4岁。一般认为,国有长君,是社稷之福,而幼主登基,容易大权旁落。第二,载澄的父亲恭亲王是道光第六子,而醇亲王是道光第七子,恭王掌军机,无论身份地位,都高于醇王。
但在最后,年仅4岁的载湉却击败了其他候选人,顺利继承了皇位。在这其中,慈禧太后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在选择大清皇帝继承人这一问题上,慈安和慈禧两位太后的意见是至关重要的。慈禧想立载湉为帝,需要争取到慈安太后的支持。可以预见,假如载澄继承了皇位,恭亲王在朝廷中的话语权将进一步加重,而两位太后垂帘听政的权力将下降。慈禧或许便是以此为砝码,说动慈安太后同意了她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