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秦始皇最重要的左膀右臂,因“舍得”二字没处理好,结局完全相反

2020-12-30新闻36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中,有两个人真正称得上是秦始皇的左膀右臂。其中一个是文臣,一个是武将。这个文臣就是李斯,这个武将就是王翦。

显然李斯和王翦结局是不一样的,王翦得以善终,而李斯最终被赵高给害死,而且死得非常惨。那么,同样是秦始皇最信任的两个人,他们的结局为什么这么不一样呢?

咱们先来看看,为什么我们认为李斯和王翦是秦始皇最重要的左膀右臂?

(秦始皇)

秦始皇之所以能够统一六国,固然与之前的秦国大将们的南征北战不无关系,固然与白起对赵国的沉重打击,为秦国统一奠了坚实基础有关。但是最后实现全面胜利的是王翦。而且在扑灭六国中最强大的楚国的时候,王翦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帮助秦始皇实现中央集权,为秦始皇订立规章制度的,则是李斯。李斯对于法家的张扬,对于“书同文,车同轨”的提倡,乃至于对于“焚诗书坑术士”的建议,对整个秦王朝的影响,都是非常深远的。而且秦始皇对他也是言听计从,绝对相信。

照理说,在国家实现统一以后,武将更容易被清洗,而文臣一般都能够保命。就像刘邦建立汉朝以后,韩信、彭越、英布被清洗,而萧何、张良被保留了下来一样。按照这样的套路,王翦就是一个被清洗的对象,李斯就是一个被保留下来的人物。可以为什么?最终的结果却完全相反呢?

我认为,这其实就是一个“舍”与“得”的问题。王翦在该“得”的时候“舍”了,而李斯在该“舍”的时候“得”了。

(王翦)

王翦无疑是秦朝建国过程中,功劳最大的那个人。再加上秦朝对军功是很重视的,它大于一切出谋划策的人。按照秦朝的军功奖励制度,封侯的人,一般都是在打仗中建立了军功的,文官很少有被封侯的。因此,王翦的功劳是硬靠上去的,是没有任何人能够撼动的。

但是王翦非常清楚,一个人的军功越大,君王对他越忌惮,越害怕他会夺了君王的王位。而王翦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他一直在想办法避祸。事实上,在打楚国的时候,王翦最初向秦王要60万大军,而李信只向秦王要20万大军,明显就是王翦在想办法推脱。

但是最终李信打败了,王翦不得不出面。不过,王翦就算答应出面了,他知道秦王依然对他的怀疑是存在的,所以这个时候,他才五次向秦王要地。

他之所以五次要,同样是为了避祸。

王翦在攻下楚国以后,他迅速就交出兵权,回乡下养老。这又是为了避祸。

我们不知道后来赵匡胤采用“杯酒释兵权“除掉大将兵权的时候,是不是读过王翦的故事,是不是因为王翦的事迹,给他带来了这样的灵感?

王翦的做法,其实是一种“舍”,因为“舍”去兵权,因而保全了自己。

而且事实上,王翦的这种“舍”,也并不是真的“舍”。王翦并没有想过要当君王,因此兵权对他来说,是没有任何用处的。放在手里,反而会引起猜忌,得不偿失。同时,王翦在“舍”兵权的时候,“得”了大量的土地,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如此看来,王翦实际达到的效果,并不是一种“舍”,反而是一种“得”。

(李斯)

李斯刚好相反,李斯一直在试图“得”。

秦始皇活着的时候,李斯就不断地通过权力斗争,打败一个又一个对手,扩大他自己的权力。比如他打败韩飞,打败蒙毅,打败淳于越等等。而李斯也通过不断把别人踩在脚下,最终他获得了秦始皇的高度信任,得到了更多的利益。

秦始皇去世以后,李斯通过权衡,选择和赵高站在一起,扶持秦二世上位。李斯这样做,也是为了“得”。因为这样可以确保他自己的宰相之位,可以确保他在朝廷中能够独断专行,所以他才和赵高、胡亥一起,把扶苏和蒙恬给害了。

但是李斯反复索求,反复想“得”的结果,最终使得他自己不但没有“得”,反而由于他和赵高在权力上形成了巨大的冲突,李斯被赵高杀掉了。

所以李斯想要“得”的结果,反而最终什么也没得到。假设李斯一开始就像王翦一样,看清楚形式,丢掉权力,获得更多的土地,回去当富家翁。那么李斯也不会走上那样悲剧的结局。

由此可见,“舍”与“得”显然是任何一个人,在他生活期间所面临的一个大课题,是所有的人都要认真思考的。

#秦朝#君王皇帝#秦始皇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