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东吴名将丁奉是如何一战斩杀张辽的?三国的重要转折点,东兴之战

2020-12-30新闻7

在三国时期,东吴、蜀汉、曹魏三个政权陷入战争当中。整体上东吴和蜀汉采取攻势,曹魏采取守势。不过曹魏或者说西晋毕竟具有国力上的优势,取得最终的胜利。东吴和蜀汉在与曹魏的战争中都取得过比较大的胜利,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东吴取得过的一次胜仗——''东兴之战''。

诸葛恪修复东兴堤

在东吴黄龙二年(即公元230年),东吴皇帝孙权曾经启动过一个工事,筑造东兴堤遏制湖水。后来这个工程被废弃了。而在建兴元年(即公元252年),时隔十二年之后,东吴再次修复东兴堤,还筑造两个城坞,留置两千守军。

东吴修复东兴堤的原因,或许与东吴的政局有关。当时老皇帝孙权刚刚去世,小皇帝孙亮即位,诸葛恪等人作为辅政大臣。这个时候正是政权交接,容易产生动荡的时期。诸葛恪修复东兴堤,一来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对内对外以示有为;二来也加强了东吴在江北的防御,可以避免曹魏的进攻。

东吴修筑东兴堤,尽管是以加强防御为目的,但仍然让曹魏感到愤怒和耻辱,视作是一次入侵的行为。于是曹魏发动大军伐吴,主要的进攻方向是东兴堤,双方实际上的交兵地点也在东兴堤,所以被称为''东兴之战''。

''雪夜奋短兵''

曹魏发动三路大军:一路由荆州都督王昶进攻东吴长江防线的重镇江陵;一路由豫州都督毌丘俭进攻武昌。这两路军队属于正面战场以外奇兵,目标是牵制东吴在长江上游的军队,避免他们增援东兴堤。司马昭作为主将,率领七万大军进攻东兴堤,破坏大堤和城坞。这是曹魏的主力部队。

面对来势汹汹的曹魏大军,诸葛恪率领四万大军增援东兴堤。当时曹魏大军已经通过浮桥登上东兴堤,并且开始围攻两个城坞。只不过因为这两个城坞地势险峻,还在坚持抵抗。诸葛恪令留赞、吕据、唐咨、丁奉等人作为前锋。在前锋部队当中,丁奉又率领三千军队,用更快的速度赶赴东兴堤。

曹魏军中正在置酒高会,看到丁奉只有三千人,压根没当回事。丁奉令士兵脱下铠甲,拿着短兵器攀援东兴堤。由于防备不足,丁奉成功登上东兴堤,并且击溃曹魏的前军。等到吕据、留赞、唐咨等人赶到,曹魏军队整体出现溃败。

曹魏的大军争先恐后地溃逃,想通过浮桥撤离东兴堤。但是东吴将领朱异已经从另一个方向拆毁浮桥。曹魏大军全都被困在堤上,情急之下纷纷投水。一场''东兴之战'',曹魏死伤数万,可以说是比''石亭之战''还要惨烈的失败。

小结

在这场战役当中,丁奉当机立断,表现悍勇,加上对方的轻视,一举登上东兴堤;曹魏大军没有稳住阵脚,呈现出如地崩山摧的败象。在士气崩溃的情况下,根本难以与东吴军队对抗,哪怕兵力占有优势;而朱异拆毁浮桥上屋抽梯,让东吴有机会歼灭东兴堤上的曹魏困兵。这些因素的影响下,造成了''东兴之战''的结局。

在''东兴之战''之后,诸葛恪的名望非常兴盛,在次年对曹魏发动''新城之战'',结果遭遇惨败,因此被孙峻刺杀。继而孙峻、孙綝堂兄弟执政,对东吴的政局产生很大的影响。曹魏虽然遭遇惨败,但是并没有丢失土地,尚且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不过由于死亡士兵太多,而且无法收敛,曹魏不得不简化葬礼。丁奉虽然是孙权时期的老将,也被评价''战斗常冠军'',但是缺少一锤定音的成名战。正是''东兴之战''的表现,让他跻身于三国名将之列了。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