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他可是那个写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杜甫啊!

2020-12-30新闻34

“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每每读到此书都心下感动,生在太平岁月,自当感激先辈,但常想,若是能回到大唐,经过那乱世颠簸,一睹当时,杜甫写下这句诗的人生心境,该是如何?

755年,安史之乱,玄宗仓皇西逃,一时硝烟四起,民不聊生。杜甫此时南下逃亡,一路上看尽国破家亡,妻离子散,写下“三吏三别”以诗作史。大约在759年,杜甫辗转来到了成都,在好友严武的帮助下,于城西浣花溪畔,建了一座草堂,名曰“浣花草堂”,也就是后来我们所熟知的“杜甫草堂”。此时他48岁,距离写下那一首“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望岳,已过去了23个年头,而距离他去世大约还有10年。

日薄西山,人生向晚,他又如何度过这一段岁月呢?远离战乱,终于获得短暂的悠闲,妻子做伴游湖,看儿子嬉戏打闹,他写诗道:“昼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又或是“老妻画纸作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人间寻常喜乐,竟是如此珍贵幸福,但更多的是贫贱夫妻百事哀。他说:“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痴儿未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就是这样的生活,多是苦涩,勉强乐观。

761年8月的一天,大雨忽至,那“浣花草堂”屋顶的茅草,被狂风席卷,只吹的遍地横飞,溪边也是,树梢也有;先是天公作弄,后有顽童添乱,屋漏偏逢连夜雨,只换得长夜难眠。而此时,安史之乱亦未平息,想到举国上下,处处颠沛流离,哀鸿遍野,这哭声浩大,恍惚间混进了雨里,滴滴答答,轰轰隆隆,响彻那浣花溪。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杜甫写下了那一首千古名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曾有人说,“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都深埋进社会的土壤,成为那个时代的器官”。他们绝不为自己高唱赞歌,只对真相和现实忠诚,“为众人抱薪者,亦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顾长思先辈,我亦涕零,常感其德,我亦自勉,以效其德。

#诗词歌赋#杜甫#凌绝顶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