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收官在即,“十四五”大幕将启。明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我们还将迎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十三五”时期,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务实高效的政务生态、高质量发展的经济生态、富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文明和谐的社会生态加速形成。这为未来一年、五年、十五年,甚至更长远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站在岁末年初、时代发展的历史交汇点上,如何看未来、定目标、谋发展,山东年底召开的两个会议为山东未来发展定调把向,给出了答案。
11月30日至12月2日,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十二次全体会议在济南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制定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12月25日至26日,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在济南举行。会议总结了今年及“十三五”时期经济工作,分析了当前形势,部署了明年任务。
两个会议,一个月初,一个月末。一个谋划了未来5年、15年的发展,一个明确了明年的任务。从内在逻辑上讲,“十四五”时期是山东加快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推动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开创新局面的重要时期。更是山东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奋力实现“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的关键时期。这意味着要实现十四五目标,必须开好局、起好步。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的任务就是为明年经济工作把脉定调,是为确保“十四五”开好局“划重点”。
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两次会议如何为山东未来1年、5年、15年发展把向定调。
■对山东省发展面临的形势认识
●省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深入分析了山东省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认为山东省开启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征程,各种积极因素加速集聚,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对接京津冀和长三角区位优势明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赋予重大机遇;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等重大平台加快建设,战略叠加优势凸显;产业基础雄厚,市场潜力巨大,创新资源不断聚集,改革红利加速释放;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奋发向上、求变求强,干事创业热情高涨,完全有底气、有能力、有信心在新发展阶段实现更大作为。但也要看到,山东省发展仍处在转型升级的紧要关口,新旧动能转换任务依然艰巨,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能力不足,资源环境约束趋紧,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需要持续深化,城乡区域发展仍不平衡,民生领域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
●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外部环境依然严峻复杂,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但经济全球化根本方向没有改变,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国家宏观政策将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山东省既有全国的“普惠”机遇,也有自己的独特机遇,各种有利条件正加速集聚,叠加形成了山东发展“黄金期”。这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关怀厚爱上,体现在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比较优势上,体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推进实施上,体现在重大战略平台的集聚发力上,体现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蓄势突破上,体现在改革开放的持续加力上,更体现在政治生态的风清气正上。特别是,明年迎来建党100周年,将鼓舞全省人民奋发进取、开创新局。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经济依然低迷。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山东省又处于动能转换胶着期和深化改革攻坚期,既有老问题,也有新情况。
■明年工作重点任务
一要以更大力度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省级科技投入再增长10%。更好发挥企业主体作用,让创新资源加速向企业集聚。更好发挥平台支撑作用,加快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更好发挥人才关键作用,支持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建设,支持部属高校、科研机构高质量发展,推进部省共建职业教育高地。
二要以更大力度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持之以恒落实“三个坚决”,突出制造业主战场,对标德国制造,加快打造先进制造业强省。落后产能淘汰要再加严,传统产业改造要再加力,新兴产业培育要再提速,产业生态优化要再深入。
三要以更大力度挖掘释放内需潜力。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推动供需实现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投资要精准有效,谋划实施好一批重点项目。消费要扩容升级,制定扶持政策,落实好就业创业政策和社保、分配等制度。流通要畅通高效,推动以大流通促进双循环。
四要以更大力度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巩固提升九大改革攻坚成果,深入落实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政策措施,推动改革与开放相互促进。改革要突出市场化取向,深入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实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推动国企聚焦主业,深化地方金融机构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开放要向更高水平迈进,推进境外资源开发,深化与日韩地方和港澳台交流合作,擦亮上合示范区、自贸试验区等招牌。要大力塑造和弘扬企业家精神,发挥企业家生力军作用。
五要以更大力度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聚焦发挥龙头作用,编制实施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出台实施省会、胶东、鲁南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规划,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一体推进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升“一群两心三圈”协同发展水平。
六要以更大力度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健康有序推进“五个振兴”。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种子工程攻坚行动。着力培育农业全产业链,着力推进乡村建设行动,着力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七要以更大力度建设海洋强省。编制实施新的海洋强省建设行动方案,着重抓好港口提升、产业培育、生态保护等工作,办好世界海洋发展大会,打好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特色牌,更好推动山东省向海向洋向未来。
八要以更大力度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编制山东省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启动新一轮“四减四增”行动,落实“三线一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提高生态环保系统治理能力,加快建设美丽山东。
九要以更大力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坚持就业优先,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实施健康山东行动,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各级党政机关要带头过紧日子,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坚决把涉及民生的事抓实办好。
十要以更大力度筑牢安全发展底线。坚持以政治安全为根本,深入落实、动态完善重点领域防风险预案,统筹抓好存量化解和增量防范,统筹抓好财政金融、社会治理、安全生产、公共安全等各领域安全,打造平安山东、法治山东金字招牌。
■“十四五”目标任务
主要领域现代化进程走在全国前列,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综合实力走在前列,全省生产总值迈上新台阶,山东半岛城市群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龙头作用凸显,成为国内大循环的战略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成为国家新的经济增长极;
发展质效走在前列,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经济占比大幅提升,新动能成为引领经济发展主引擎,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产业链产品链迈向中高端;
科技创新走在前列,自主创新体系更加完善,科技战略支撑和引领作用持续增强,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基本建成;
改革开放走在前列,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更大突破,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
生态建设走在前列,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增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治理效能走在前列,平安山东、法治山东、诚信山东建设深入推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
民生改善走在前列,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大幅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明显改善。
重点在科教强省、文化强省、健康强省、现代农业强省、先进制造业强省、海洋强省、数字强省、新能源新材料强省、交通强省建设上实现重大突破。
■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大幅跃升,人均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经济体水平,建成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和科教强省、人才强省;
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率先形成现代产业体系,建成先进制造业强省、新能源新材料强省、数字强省;
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平安山东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基本建成法治山东、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文化软实力全面增强,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成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高地,建成文化强省、健康强省、体育强省;
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山东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建成改革开放新高地,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全面塑成,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
城乡融合、陆海联动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全面形成,建成现代农业强省、海洋强省、交通强省;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迈上新的大台阶,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
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充分展示现代化建设丰硕成果。(王召群 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