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婆媳之间的关系很微妙,感情再融洽,相处中都不如母女之间那样说话随意,敞开心扉,总是有所顾虑。如果产生矛盾,双方也大多不正面交锋,而是将不痛快藏在心里,表面上还维持着和睦。
虽然很多婆婆声称拿儿媳当闺女看待,但是事实上母亲最疼的,永远只有自家孩子。自古人心换人心,倘若身为长辈的婆婆都不能做到表率,儿媳又怎么会心悦诚服。
如今的年轻女性,受教育水平和格局普遍提高,迈进婚姻时,抱着团结婆家,孝顺公婆的信念。然而在接触过程中,渐渐发现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婆媳之间那种本能的隔阂,实在很难化解。
很多儿媳,都有着“婆婆不是妈”的共鸣,为了维护夫妻感情,明明内心很介怀,却要假装出不在意的样子。而外人总是同情弱者老者,儿媳一旦过多计较,就会背上不孝顺的舆论谴责。
02
小苏一向好脾气,可这次突然一反常态对婆婆发飙,并且6年不再喊一声妈。而丈夫舒宁知道错在母亲,要不是她做得太过分,妻子不至于闹这般。
其实小苏和婆婆之间积怨已久,只不过两人不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有些事小苏没有太计较。可即便她心胸再宽阔,也禁不住婆婆一而再,再而三的越界,要知道兔子急了还咬人,何况是一个大活人。
她和舒宁是自由恋爱,那时候舒宁从事销售工作,业绩很不理想,小苏一直在鼓励他别放弃。从一开始婆婆便对她不友好,看不起小苏是农村户口,觉得儿子很优秀,应该娶一个家境好的城里姑娘为妻。
婆婆所不知道的是,小苏父母经营着一个农庄,家境远在一般城市家庭之上。后来他俩结婚,婚礼一切费用都是小苏家包揽,父母还给了50万陪嫁,拿着这笔钱,小夫妻俩这才得以按揭房子的首付。
03
见识到亲家的大方后,婆婆对儿媳的态度大为改观,再见面客客气气。小苏非常高兴能得到婆婆的认可,打心底想为公婆做些事情,见二老住的老房子漏雨,她打电话问娘家借钱修缮,又添置空调冰箱,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孝心。
要不是听到婆婆与亲戚的聊天,小苏真不知道婆婆对她的真实印象,当面婆婆夸她贤惠懂事,转身却告诉亲戚:“你们看,没办法啊,儿媳家硬是倒贴,要不然我儿子也不至于娶她。”
小苏委屈地向丈夫倾诉,舒宁亲自批评了婆婆,从那过后,婆媳俩维持着表面的客气,彼此心里都卡着一根刺。但是小苏毕竟是个有涵养的人,逢年过节依旧准备好孝敬公婆的红包,尽到该尽的义务。
小苏生第一胎生的女儿,婆婆心中不快,以带外孙走不开为借口,让亲家来照顾儿媳坐月子。对于这件事,小苏一直耿耿于怀,都说母女情深,婆婆对她,远不及对大姑姐一半好。
大姑姐从怀孕到坐月子都是婆婆悉心照料,孩子生下后一直放在娘家寄养,婆婆对小外孙简直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放在手里怕摔了,张口闭口孙子孙子的叫着,却一点也不喜欢自己的亲孙女。
04
小苏明白,女儿和儿媳之间肯定有差别,婆婆愿意疼谁那是她的自由,她能做的只有眼不见为净。
婆婆过60岁生日,曾要求儿子给她买一条金项链,为了满足婆婆的生日愿望,小苏和舒宁花了9000多块钱,但是过年回去,她却发现婆婆将这条项链转赠给了大姑姐,这着实令小苏恼火。
考虑到一个孩子太孤单,小苏40岁时候生了二胎,又生下一个千金。这次没等小苏张嘴,婆婆居然主动来照顾她坐月子,并且表现得事无巨细的关心,小苏刚要被感动,婆婆却提出了一个要求。
“儿媳,听说你娘家拆迁分给你200万,你和舒宁都能挣钱,生的又是两个女儿,以后没啥负担。不如把这钱投资到你外甥身上,将来等他有大出息,肯定会好好报答你们的。”
小苏最忌讳别人说她生的是女儿,婆婆的话无疑击中她的软肋,这年头男女平等,女儿难道就不需要吃饭上学吗?婆婆这分明就是重男轻女,觊觎她的家产,这实在超出小苏的底线,她一言不发将手里的碗给砸了。
05
婆婆见情况不对,当天就收拾行李离开。6年过去,小苏再没踏进婆家半步,也拒绝听到关于婆家的一切消息。舒宁知道母亲做事太过分,不敢奢求妻子的原谅,逢年过节他都一个人回老家。
如今孩子们渐渐大了,看到别人有奶奶,也会问自己的奶奶在哪。而婆婆精心照顾15年的外孙,最终没能靠得住,回到自己家后,连个电话都很少给外婆打,更别提回去探望老人了。
去年,得知婆婆病重,小苏经过左思右想,决定放下怨恨,带着女儿们回到阔别已久的婆家。当婆婆听到小苏叫她妈,激动地老泪纵横,6年了,终于换来儿媳的原谅。
小苏毕竟是善良的,她和丈夫带婆婆去城里大医院检查,经过治疗婆婆奇迹般康复,与此同时,婆媳关系也得以修复。经历过这些风雨,婆婆也终于明白,儿媳才是自家人,善待儿媳就是善待自己。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图文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