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请列举智能化变电站中测控装置主要性能指标要求5种以上 智能变电站测控

2020-12-30知识12

变电站主变测控主要作用 主变保护测控屏主要用于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变、配电站彼动化系统,该产品集通讯、保护、测量、控制于一身、是大容量主变压器最理想的选择。具有主变差动保护、主变非电量保护、主变后备保护、测控功能、通讯功能。采用RS-485通讯接口,同时与上级主站进行实时通讯,实现变(配)电站的综合自动化。既可以和joyo系列综合操作系统配合完成电站控制、保护、防误闭锁和当地功能,还可以独立成套完成110kv及以下中小规模无人值守变电站或者作为220kv及以上变电站中、低压侧的成套保护和测量监控功能。既可以就地分散安装,也可以集中组屏,是构成变电站、发电厂用电等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理想智能设备装置。扩展资料:主变测控装置采用多级隔离和良好的屏蔽措施,从e799bee5baa6e59b9ee7ad9431333431363636机箱到印制板的设计及器件的选择上都充分考虑了各种抗干扰措施。成熟的表面贴装技术的应用,生产过程严格遵循iso9000:2000版程序要求,使得整机具有优异的电磁兼容性能,和现场运行的高可靠性,组屏不需任何外部抗干扰措施,简化了设计和运行维护。在外部不加任何滤波元件的情况下,能承受严酷等级为iv级的快速瞬变干扰检验。强电开入输入:110v或220v;软件设计。

变电站主变测控主要作用

智能变电站的工作是做什么的啊 智能即为人性化,就是把变电站做成像人在调节一样,当低压负荷量增加时变电站送出满足增加负荷量的电量,当低压负荷量减小时,变电站送出电量随之减少,确保节省能源。智能变电站,分为过程层(设备层)、间隔层、站控层。过程层(设备层)包含由一次设备和智能组件构成的智能设备、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完成变电站电能分配、变换、传输及其测量、控制、保护、计量、状态监测等相关功能。间隔层设备一般指继电保护装置、测控装置等二次设备,实现使用一个间隔的数据并且作用于该间隔一次设备的功能,即与各种远方输入/输出、智能传感器和控制器通信。站控层包含自动化系统、站域控制、通信系统、对时系统等子系统,实现面向全站或一个以上一次设备的测量和控制的功能,完成数据采集和监视控制(SCADA)、操作闭锁以及同步相量采集、电能量采集、保护信息管理等相关功能。

智能变电站中“直采直跳”指的是什么? 与“网采网跳”有何区别? GOOSE重要功能之一是在各2113IED之间传输5261EVENTS.用以IED的自锁、互锁或经过IED内置4102的逻辑计算而产生跳闸指1653令。因此跳闸指令可以产生于智能终端以及各级IED.对于继电保护功能应该是直采直跳(国网公司《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规定的).对于“直采直跳”的理解是:对于单间隔要直接跳闸,保护装置和智能终端采用点对点的光纤,对于跨间隔的保护功能,跳闸命令要通过GOOSE光纤网络.以数据和控制信号是否经过交换机作为分界点。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是什么?运用是啥?不要复制的,希望说的通俗点。 简单的说,就是将电流电压量通过模数转换后,输送给需要这些数字量的保护、测控装置等。通常分为间隔合并单元和母线合并单元。有一个共同特点,这些数字量都是带有时间标记的,以方便统计同一时间的电流电压量,避免保护误动或者拒动,也使得计量更为精确。合并单元将模拟量转为数字量,可以节约大量电缆,节约投资,比如常规的保护需要接入母线电压,每个装置都引电缆到电压并列柜;现在,就直接一根光缆到合并单元就可以了。

智能变电站的技术特点 智能变电站系统分为3层:过程层、间隔层、站控层。过程层包含由一次设备和智能组件构成的智能设备、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完成变电站电能分配、变换、传输及其测量、控制、保护、计量、状态监测等相关功能。根据国网相关导则、规范的要求,保护应直接采样,对于单间隔的保护应直接跳闸,涉及多间隔的保护(母线保护)宜直接跳闸。智能组件是灵活配置的物理设备,可包含测量单元、控制单元、保护单元、计量单元、状态监测单元中的一个或几个。间隔层设备一般指继电保护装置、测控装置、故障录波等二次设备,实现使用一个间隔的数据并且作用于该间隔一次设备的功能,即与各种远方输入/输出、智能传感器和控制器通信。站控层包含自动化系统、站域控制系统、通信系统、对时系统等子系统,实现面向全站或一个以上~次设备的测量和控制功能,完成数据采集和监视控制(SCA—DA)、操作闭锁以及同步相量采集、电能量采集、保护信息管理等相关功能。站控层功能应高度集成,可在一台计算机或嵌入式装置实现,也可分布在多台计算机或嵌入式装置中。实现智能化的高压设备操作宜采用顺序控制,满足无人值班及区域监控中心站管理模式的要求;可接收执行监控中心、调度中心和当地后台系统。

智能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是如何构成的? 智能变2113电站自动化系统5261的基本特点,分层:该系统分间4102隔层和站控层两层,层与层之间1653相对独立,通过具有冗余结构的前置层(通讯管理机)设备连接通信。间隔层设备包括保护设备、数据采集、控制设备及指示显示部分等。站控层设备包括工控机、综合自动化监控软件,可组单机网络,也可组多机热备用网络。站控层通过通信管理机与间隔层通信,实现站级协调、优化控制和当地监控;同时实现与远方调度中心的通信。既可完成RTU四遥和远程接入功能,也可直接进入上一级调度网络。分布:间隔层以站内一次设备(如变压器、电机、线路等)为间隔对象,面向对象,综合分析电站对信息的采集控制要求,分布式配置小型化、高可靠性的微机保护和测控单元装置。各间隔单元相对独立,通过可选择的RS485、CAN、以太网等网络互联。在功能分配上,凡可以在本间隔单元就地完成的功能,不依赖通信网络,即使网络瘫痪也不影响保护迅速切除故障。由于采用保护、测控一体化小型化设计,屏柜的数量较传统设计大为减少。分散:系统对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二次保护和监控单元设备,可选择就地分散安装在开关柜上,做到地理位置上的分散。对于无人值班的35KV及以下电站,根据用户需要,。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