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广孝出生于江苏苏州一个医学世家,当地儒风盛行,在18岁时姚广孝正式剃度出家。他先后修习了法华宗、禅宗,后来又在灵应观道士门下修道,之后游历山河、拜访各地名士,姚广孝可以说是一名全才,精通儒道释三教,因此他本身也十分矛盾。
姚广孝在朱元璋时期就已经是一个颇具盛名的大僧,他曾想过做一个僧官,当时朱元璋每年都会请名僧到南京诵经,洪武元年时姚广孝由于生病未能赶到,洪武八年虽然赶到了却一直住在京郊的寺庙内,直到洪武十五年由于朱元璋给儿子随身配一名和尚,这便促成了姚广孝与朱棣之间的缘分。在朱允炆上台后,政策清明,十分得民心,这时候姚广孝一直怂恿朱棣起兵造反,起初朱棣担心这时候并不能成功,姚广孝来了一句“臣知天道,何谈民心”,这本是孟子说的,但姚广孝此时给偷换了概念,拔高了道统,降低了血统。可以说朱棣敢起兵造反姚广孝发挥的作用不小。
姚广孝精通兵法,朱棣有三次重大战略决策都是由姚广孝决定的,姚广孝还知阴阳,在朱棣誓师出征时,屋顶的瓦片被吹掉,众人皆说这是凶兆,但姚广孝说这是大吉兆,稳定住了军心。靖难之役后,姚广孝拒绝了朱棣让他蓄发还俗的请求,除了上朝时穿官服,平时还是着僧袍,对皇帝赏赐的东西一概不收,这时有人就疑惑了,既然不想做官为什么他不在助朱棣登基后做一名隐士呢,或者他想做官,那为什么不接受朱棣的请求还俗呢?
真实原因是这样:第一,姚广孝此举是在向皇帝表明我并无争名夺利之心,将自己置于危险之外;第二,姚广孝希望能立德,立功,立言,助朱棣登基,此为立功,后来参与《永乐大典》的编修工作,此为立言,至于立德一事是后世人说了算,也就是说这时候姚广孝虽然已经立功,但还没能立言,也就还未能完成抱负,因此才以和尚的面貌继续做官;第三,佛家讲究清修,要戒贪嗔痴,而姚广孝已经出家多年,这种清修的理念已经深入骨髓,不会有任何变动。
姚广孝助朱棣登基并不是想得到简简单单的物质满足,而是想要朱棣一家发自内心尊崇他,得到精神上的满足。这点从他成为明代唯一的太子少师可以看出,明宣宗就是在他的教导下一路成长的。
所以姚广孝其实是一个披着佛家外衣、用道家思想做事的儒生。晚年时的他领着朱棣给的闲差到苏湖一带赈灾,他去拜访姐姐时,姐姐闭门不见,寻觅故友时,故友也避之不见,只托人带了一句话。这位朱棣眼中有着不世之功的谋士却是世人眼中无法理解的佛门子弟,不知道他是否后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