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央视耗费十几年心血将古典长篇小说中的“四大名著”搬上了银屏,虽然受制于技术、环境等等原因,但由于从导演到演员的出色表现,这四部影视作品也得以跻身于经典行列。
而近几年出现的经典翻拍浪潮下,像金庸的武侠剧、琼瑶的言情剧是一部接着一部,“四大名著”最终也没能逃开,被卷入了“翻拍”浪潮之中。
“经典”重拍的想法是好的,毕竟无论是拍摄技术的进步、拍摄环境的改善,还是演员的代际更迭,翻拍是迟早的事情。
平心而论,目前来看,“四大名著”的翻拍如果进行一个对比的话,《新三国》无疑是走出了一条新路,在对于“经典”的理解和观念上要超出了一大截。
并不是这部剧超越了“经典”,而是这部剧有可能成为一种翻拍的样板,给之后的“翻拍”提供了一些新思路。
总结来说,从《三国演义》到《新三国》,赢在思路的开拓,但输在人物的塑造。
不一样的视角讲述不一样的内容,《新三国》不在原地和经典争锋
如果问小说《三国演义》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我想很多人都会回答是汉末时期群雄争锋的故事。
所以,老版的电视剧侧重点就在于各路英雄人物的交锋,主要是魏蜀吴三方在形成和之后两个阶段里英雄人物的故事。
但是,《新三国》没有走这条路线,而是参照一些正史资料以及一些学术上的说法,将故事的重点放在了各个势力内部的争斗上。
比如说,孙权在继任江东之主的时候对张昭、周瑜等人的试探,吴国故事的线索也就在其君臣之间的互相制衡之上。
而对于蜀国来讲,关羽死后,刘备称帝,在典礼仪式上踉跄之时,一把推开前来搀扶他的人说: 我没有你的扶持,就不能自立了吗?
赵云很默契地看了一眼诸葛亮,诸葛亮一脸苦涩。
这明显就是借鉴了后世很多人认为的刘备和诸葛亮之间的猜忌,并且为之后的“伐吴”一事做铺垫。
虽然这种关系不见于正史,只是后来文人学者的推测,但《新三国》同样吸纳了这样的内容,将故事重点放在了蜀国内部各方势力的争斗上。
而对于魏国来说,曹操的奸诈形象更多的是通过一些“无理手”来表现,让人摸不透他的心思,除了有“杨修耍弄小聪明”等情节之外,还添加了“曹丕杀害手足”、“曹操戏弄司马懿”等等情节。
魏国故事的中心就在于曹操以及后来司马氏等几方势力的斗争上。
从这里可以看到,和之前的《三国演义》描写群雄争锋不同,《新三国》将斗争的矛头转向了各自势力的内部。
说实话,一本写乱世英雄的小说,在《新三国》中硬生生变成了“宫斗”戏,可以说这种转折让人意想不到,但绝对是耳目一新。
这就是《新三国》的聪明之处,同一个故事从不同的视角就能讲出不一样的内容,这样才能给观众带来新鲜感,也避免了和原有经典的直接对比。
如果和“经典”硬碰硬,难免会有一方名声受损,“四大名著”中其他三部的翻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无论是压过了“经典”还是有所不如,都不是什么好事,并且因为先入为主的原因,《新三国》如果在同一个地方和《三国演义》争锋,落败的可能性很大。
《新三国》的新视角,有讨巧的嫌疑,但不失为一种极为睿智的选择。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新三国》另辟蹊径
“经典”翻拍不一定要按照之前的路数来走,成功还是失败就见仁见智了,但如果在框架、台词等等方面都学原有的经典,这是注定的死路。
从《三国演义》到《新三国》,变化最大的就是名字,已经没有了“演义”二字。
可能有观众认为影响不大,其实这就是一个信号。
“演义”一般用于“讲史”类的小说,是明着告诉读者这里的故事运用了历史框架,但内容基本都是编的,诸位看个热闹即可,万不可当真。
而翻拍之后主动去掉“演义”二字,就是向观众表明,这部剧中的历史成分要高于原有的《三国演义》。
这种细节变化在有心人眼中非常明显,剧里的一些情节桥段也有明确暗示。
比如说,曹操和陈宫在逃难的时候,路过了吕伯奢一家。但因为误以为其家人图谋不轨,就杀掉了吕伯奢全家。
误会澄清之后,大错已经铸成,偏偏在逃亡的过程中又遇到了打酒归来准备招待曹操二人的吕伯奢。
曹操一狠心,杀掉了吕伯奢,面对陈宫的责难,说出了那句著名的台词: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这是《三国演义》小说和电视剧都有的原话,而这句话也被当做了曹操奸诈的证据。
但是,这一个桥段在《新三国》中有了一个变动。
曹操第一次说的是: 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陈宫要么是没有听清,要么是不敢相信,于是再次询问,曹操这时候才说出了和之前一样的台词。
这一改动意味着什么?或许有些读者和观众并不清楚,在正史《三国志》中的引文里,曹操所说的原话和《新三国》一致。
也就是说,《三国演义》小说给正史中的原话加了“天下”二字。
细品一下就能知道,二者的区别还是很大的,小说的改动让曹操这一奸诈的形象瞬间生动了不少。但这不是人物本来的面貌。
《新三国》通过掺杂一些正史的资料,来和“演义”做一个区分。
而这样的手法虽然增加了历史的知识,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小说的趣味性,并且对于人物的塑造出现了一定的混乱。
《新三国》在历史人物面貌的把握上,有所混乱
因为既要掺杂正史,又要符合观众对于“三国”这个故事的期待,所以就出现了在人物塑造上的矛盾现象。
这部剧在热播的时候还闹出过一个笑话。
因为日本对于中国的“三国”历史非常感兴趣,制作了一系列比较著名的游戏,其中的代表就是“三国无双”。
结果有一个孩子在看了《新三国》之后,尤其是这个片头,很惊喜地说,“三国无双”这个游戏终于拍成电视剧了。
我们不去讨论这个孩子的文化意识是不是比较淡薄,我们说这里面“曹操”的表演问题。
《新三国》中由陈建斌饰演曹操,但不知道为什么他的语气腔调故意变得非常奇怪,真的有点像抗日剧中的日本人讲汉语。
而他表演“奸诈”的一面往往是通过一些较为“浮夸”的表演,当然这些内容是记载在一些历史典籍之中的,就是我们今天来读都感觉曹操当时确实有点浮夸,陈建斌在对于这些形象的表现上还是非常到位的。
但问题就在于,这个故事里曹操的“奸诈”应该是一种本能,从他的气质、眼神、笑容等等自然流露,像鲍国安饰演的曹操就非常形象。
而陈建斌因为要考虑历史的因素,所以比较刻意去表现这种奸诈,以至于成了“地痞流氓”的性质,倒是有点像少年时期纨绔的曹阿瞒,而不是那个雄踞北方的曹孟德。
同样的问题还有关羽和张飞这两个角色,《新三国》中关羽的傲气基本上就是通过“蔑视的眼神”这种技巧表现的,而张飞不像一个粗中有细能独当一面的猛将,更像是一介莽夫。
这和历史记载与小说演义中都不太符合。
于和伟饰演的“刘备”整体来说还算成功,因为要塑造“枭雄”的形象,就缺少了老三国中的那一股英雄气。
关于两位智囊的表演就差强人意了,一个是诸葛亮,另一个是周瑜。
“瑜亮”的斗智斗勇是“三国”故事的重头戏,所以演员对于形象的理解就成为了人物塑造的关键。
老版三国中,唐国强本来定下的角色是周瑜,但他穿上诸葛亮的服饰的时候发现更为适合,就临时更改了角色。
但他将诸葛亮前期的“谈笑风生”与后期的“鞠躬尽瘁”演绎得淋漓尽致,能让人感觉到,这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也有缺陷,也会因为失误而兵行险着。
但是陆毅所饰演的诸葛亮明显更偏向于鲁迅所说的“孔明之智近乎妖”的说法,似乎从其出山到死亡,一直是一种“成竹在胸”、“万事俱备”的心态。
虽然对于台词的还原度比老三国高,比如舌战群儒时候的说词、吊丧周瑜时候的祭文以及出师表的原文等等,都和小说基本一致,但这样的诸葛亮显得很假,没有真情地流露。
这从“吊祭周瑜”的戏份里能看出非常鲜明的对比。
唐国强饰演的诸葛亮有出“痛断肝肠”的哭戏,仿佛真的是再无知音一般,使得本来对其有杀心的东吴众人也为之伤恸,不禁怀疑孔明和公瑾不合只是一个传言。
而陆毅饰演的诸葛亮,基本上看不出什么伤心的样子,只不过是来到灵前背诵了一篇早就写好的祭文而已。
每次看到这里,我就有点怀疑,《新三国》中的诸葛亮竟然如此镇静,真的是感觉东吴众将不敢杀他吗?
如果说两版诸葛亮的不同表现还可以归结为对于人设上的不同理解,那周瑜的形象和演技就是问题很大了。
无论是在正史中还是小说演义里,周瑜“儒将”的身份都是鲜明的,“羽扇纶巾”虽然可以在剧中成为诸葛亮的专利,但淡然从容、指挥若定的心态与嫉妒心极重的特征缺一不可。
如果对比新老《三国》就能发现,老三国中的周瑜才算的儒将,谈笑风生,潇洒自如,“曲有误,周郎顾”的风流形象可以说刻画得非常成功。
然而到了《新三国》中,周瑜虽然外表也非常俊朗,但时时刻刻都是一副“阴鸷”的表情,不是动怒就是急躁,这样的形象和“儒将”的身份是不合的。
《新三国》放大了周瑜妒忌的特征,而忽略了其儒雅的形象,这是其真正算得上硬伤的地方。
其实从实际来看,陈建斌、于和伟、陆毅、倪大红等等演员都属于技艺精湛的一批演员,但是很多形象确实和这个故事出现了矛盾之处。
这不是演员自身的问题,而是这部剧在人物的设定上出现了纰漏,它既想要塑造正史中的人物形象,又不能放弃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这两者之间出现了冲突。
因为正史中对于人物的记载,除非是大奸大恶之人,一般都是适当进行美化;但是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为了突出某一特征,都会对其相应的部分进行放大或者篡改。
比如说为了塑造曹操的奸诈一面,那么对于在与袁绍的战争里,携带百姓一同迁移的事情就不能出现在曹操的事迹里,而是只能出现在刘备的履历中。
所以,小说中的形象是畸形的,可以说是在正史之外重新树立的人设,这样在小说中才不会显得违和。
而《新三国》试图在小说形象里掺入正史形象,即使成功展现出人物复杂的一面,但自然就对整个小说故事的框架产生了冲击,使得二者出现了非常明显的违和感。
但总体来说,“经典”翻拍之下,《新三国》的思路还是比较巧妙的,作品还是成功的,虽然没有超越经典,但有技术、视角、重心等等方面的提升和补足,其质量并不会太逊色于老版《三国演义》。#曹孟德#新三国#诸葛亮收藏
所以,老版的电视剧侧重点就在于各路英雄人物的交锋,主要是魏蜀吴三方在形成和之后两个阶段里英雄人物的故事。
但是,《新三国》没有走这条路线,而是参照一些正史资料以及一些学术上的说法,将故事的重点放在了各个势力内部的争斗上。
比如说,孙权在继任江东之主的时候对张昭、周瑜等人的试探,吴国故事的线索也就在其君臣之间的互相制衡之上。
而对于蜀国来讲,关羽死后,刘备称帝,在典礼仪式上踉跄之时,一把推开前来搀扶他的人说: 我没有你的扶持,就不能自立了吗?
赵云很默契地看了一眼诸葛亮,诸葛亮一脸苦涩。
这明显就是借鉴了后世很多人认为的刘备和诸葛亮之间的猜忌,并且为之后的“伐吴”一事做铺垫。
虽然这种关系不见于正史,只是后来文人学者的推测,但《新三国》同样吸纳了这样的内容,将故事重点放在了蜀国内部各方势力的争斗上。
而对于魏国来说,曹操的奸诈形象更多的是通过一些“无理手”来表现,让人摸不透他的心思,除了有“杨修耍弄小聪明”等情节之外,还添加了“曹丕杀害手足”、“曹操戏弄司马懿”等等情节。
魏国故事的中心就在于曹操以及后来司马氏等几方势力的斗争上。
从这里可以看到,和之前的《三国演义》描写群雄争锋不同,《新三国》将斗争的矛头转向了各自势力的内部。
说实话,一本写乱世英雄的小说,在《新三国》中硬生生变成了“宫斗”戏,可以说这种转折让人意想不到,但绝对是耳目一新。
这就是《新三国》的聪明之处,同一个故事从不同的视角就能讲出不一样的内容,这样才能给观众带来新鲜感,也避免了和原有经典的直接对比。
如果和“经典”硬碰硬,难免会有一方名声受损,“四大名著”中其他三部的翻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无论是压过了“经典”还是有所不如,都不是什么好事,并且因为先入为主的原因,《新三国》如果在同一个地方和《三国演义》争锋,落败的可能性很大。
《新三国》的新视角,有讨巧的嫌疑,但不失为一种极为睿智的选择。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新三国》另辟蹊径
“经典”翻拍不一定要按照之前的路数来走,成功还是失败就见仁见智了,但如果在框架、台词等等方面都学原有的经典,这是注定的死路。
从《三国演义》到《新三国》,变化最大的就是名字,已经没有了“演义”二字。
可能有观众认为影响不大,其实这就是一个信号。
“演义”一般用于“讲史”类的小说,是明着告诉读者这里的故事运用了历史框架,但内容基本都是编的,诸位看个热闹即可,万不可当真。
而翻拍之后主动去掉“演义”二字,就是向观众表明,这部剧中的历史成分要高于原有的《三国演义》。
这种细节变化在有心人眼中非常明显,剧里的一些情节桥段也有明确暗示。
比如说,曹操和陈宫在逃难的时候,路过了吕伯奢一家。但因为误以为其家人图谋不轨,就杀掉了吕伯奢全家。
误会澄清之后,大错已经铸成,偏偏在逃亡的过程中又遇到了打酒归来准备招待曹操二人的吕伯奢。
曹操一狠心,杀掉了吕伯奢,面对陈宫的责难,说出了那句著名的台词: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这是《三国演义》小说和电视剧都有的原话,而这句话也被当做了曹操奸诈的证据。
但是,这一个桥段在《新三国》中有了一个变动。
曹操第一次说的是: 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陈宫要么是没有听清,要么是不敢相信,于是再次询问,曹操这时候才说出了和之前一样的台词。
这一改动意味着什么?或许有些读者和观众并不清楚,在正史《三国志》中的引文里,曹操所说的原话和《新三国》一致。
也就是说,《三国演义》小说给正史中的原话加了“天下”二字。
细品一下就能知道,二者的区别还是很大的,小说的改动让曹操这一奸诈的形象瞬间生动了不少。但这不是人物本来的面貌。
《新三国》通过掺杂一些正史的资料,来和“演义”做一个区分。
而这样的手法虽然增加了历史的知识,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小说的趣味性,并且对于人物的塑造出现了一定的混乱。
《新三国》在历史人物面貌的把握上,有所混乱
因为既要掺杂正史,又要符合观众对于“三国”这个故事的期待,所以就出现了在人物塑造上的矛盾现象。
这部剧在热播的时候还闹出过一个笑话。
因为日本对于中国的“三国”历史非常感兴趣,制作了一系列比较著名的游戏,其中的代表就是“三国无双”。
结果有一个孩子在看了《新三国》之后,尤其是这个片头,很惊喜地说,“三国无双”这个游戏终于拍成电视剧了。
我们不去讨论这个孩子的文化意识是不是比较淡薄,我们说这里面“曹操”的表演问题。
《新三国》中由陈建斌饰演曹操,但不知道为什么他的语气腔调故意变得非常奇怪,真的有点像抗日剧中的日本人讲汉语。
而他表演“奸诈”的一面往往是通过一些较为“浮夸”的表演,当然这些内容是记载在一些历史典籍之中的,就是我们今天来读都感觉曹操当时确实有点浮夸,陈建斌在对于这些形象的表现上还是非常到位的。
但问题就在于,这个故事里曹操的“奸诈”应该是一种本能,从他的气质、眼神、笑容等等自然流露,像鲍国安饰演的曹操就非常形象。
而陈建斌因为要考虑历史的因素,所以比较刻意去表现这种奸诈,以至于成了“地痞流氓”的性质,倒是有点像少年时期纨绔的曹阿瞒,而不是那个雄踞北方的曹孟德。
同样的问题还有关羽和张飞这两个角色,《新三国》中关羽的傲气基本上就是通过“蔑视的眼神”这种技巧表现的,而张飞不像一个粗中有细能独当一面的猛将,更像是一介莽夫。
这和历史记载与小说演义中都不太符合。
于和伟饰演的“刘备”整体来说还算成功,因为要塑造“枭雄”的形象,就缺少了老三国中的那一股英雄气。
关于两位智囊的表演就差强人意了,一个是诸葛亮,另一个是周瑜。
“瑜亮”的斗智斗勇是“三国”故事的重头戏,所以演员对于形象的理解就成为了人物塑造的关键。
老版三国中,唐国强本来定下的角色是周瑜,但他穿上诸葛亮的服饰的时候发现更为适合,就临时更改了角色。
但他将诸葛亮前期的“谈笑风生”与后期的“鞠躬尽瘁”演绎得淋漓尽致,能让人感觉到,这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也有缺陷,也会因为失误而兵行险着。
但是陆毅所饰演的诸葛亮明显更偏向于鲁迅所说的“孔明之智近乎妖”的说法,似乎从其出山到死亡,一直是一种“成竹在胸”、“万事俱备”的心态。
虽然对于台词的还原度比老三国高,比如舌战群儒时候的说词、吊丧周瑜时候的祭文以及出师表的原文等等,都和小说基本一致,但这样的诸葛亮显得很假,没有真情地流露。
这从“吊祭周瑜”的戏份里能看出非常鲜明的对比。
唐国强饰演的诸葛亮有出“痛断肝肠”的哭戏,仿佛真的是再无知音一般,使得本来对其有杀心的东吴众人也为之伤恸,不禁怀疑孔明和公瑾不合只是一个传言。
而陆毅饰演的诸葛亮,基本上看不出什么伤心的样子,只不过是来到灵前背诵了一篇早就写好的祭文而已。
每次看到这里,我就有点怀疑,《新三国》中的诸葛亮竟然如此镇静,真的是感觉东吴众将不敢杀他吗?
如果说两版诸葛亮的不同表现还可以归结为对于人设上的不同理解,那周瑜的形象和演技就是问题很大了。
无论是在正史中还是小说演义里,周瑜“儒将”的身份都是鲜明的,“羽扇纶巾”虽然可以在剧中成为诸葛亮的专利,但淡然从容、指挥若定的心态与嫉妒心极重的特征缺一不可。
如果对比新老《三国》就能发现,老三国中的周瑜才算的儒将,谈笑风生,潇洒自如,“曲有误,周郎顾”的风流形象可以说刻画得非常成功。
然而到了《新三国》中,周瑜虽然外表也非常俊朗,但时时刻刻都是一副“阴鸷”的表情,不是动怒就是急躁,这样的形象和“儒将”的身份是不合的。
《新三国》放大了周瑜妒忌的特征,而忽略了其儒雅的形象,这是其真正算得上硬伤的地方。
其实从实际来看,陈建斌、于和伟、陆毅、倪大红等等演员都属于技艺精湛的一批演员,但是很多形象确实和这个故事出现了矛盾之处。
这不是演员自身的问题,而是这部剧在人物的设定上出现了纰漏,它既想要塑造正史中的人物形象,又不能放弃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这两者之间出现了冲突。
因为正史中对于人物的记载,除非是大奸大恶之人,一般都是适当进行美化;但是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为了突出某一特征,都会对其相应的部分进行放大或者篡改。
比如说为了塑造曹操的奸诈一面,那么对于在与袁绍的战争里,携带百姓一同迁移的事情就不能出现在曹操的事迹里,而是只能出现在刘备的履历中。
所以,小说中的形象是畸形的,可以说是在正史之外重新树立的人设,这样在小说中才不会显得违和。
而《新三国》试图在小说形象里掺入正史形象,即使成功展现出人物复杂的一面,但自然就对整个小说故事的框架产生了冲击,使得二者出现了非常明显的违和感。
但总体来说,“经典”翻拍之下,《新三国》的思路还是比较巧妙的,作品还是成功的,虽然没有超越经典,但有技术、视角、重心等等方面的提升和补足,其质量并不会太逊色于老版《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