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健康细节,总闹肚子可能是内脏高敏在作怪

2020-12-19新闻7

有些人总会反复出现消化道症状,不是腹痛,就是肠子乱叫唤,或者感觉腹胀、恶心、烧心,出现呕吐或是大便异常,有时甚至无法形容自己的难受和不适,就一句,闹肚子。这些动不动就被折腾得跑医院的人,可能做完所有的检查却查不出器质性病变。过去,这类病症被称为胃肠神经官能症,现在被定义为功能性胃肠病。当前的研究认为,内脏高敏,是功能性胃肠病的真正原因。

人的感觉有2类,1类是主观感觉,比如视觉、听觉、嗅觉等;另1类是机体觉,比如心跳等,在一般情况下,并不产生主观意识上的特定感觉,只在敏锐的状态才能感受到细微的变化。机体觉的信号同样会传输到大脑,并由司令部发出指令,通过植物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做出精准的生理调节。内脏是有感觉的,不过太细微,绝大多数时间都是默默无闻地不停运作,只在特别情况下才打扰主人,比如在您加班的时候,会通过饥肠辘辘的感觉催您加餐;在您盯着狂跌的股指发呆的时候,通过便意感,逼您去洗手间解决问题。

每个人的内脏感觉是不同的,会对机体内部的变化或外界刺激做出不一样的反应,比如,会议从9到开到12点,有的人会始终眯着眼堆起笑瞅着屁话不断的老板,有的人会感觉饿到肚内翻江倒海,或是产生绞痛;有的人吃五星麻辣火锅还要自加花椒粉和辣椒油,有的人吃两口腰花,就捧着凉茶满地转圈。

如果1个人在很小的生理变化或刺激下,都会引起内脏明显反应,并有明显的主观不适感,就称为内脏高敏或内脏感觉过敏。内脏高敏通常在受到牵拉、膨胀、缺血、炎症时发生,并被异常放大。还有定位不清、反应不一、感受不同、症状差异等特点,症状常会反反复复,时有时无,时轻时重,并因病程绵长,而带来焦虑、紧张、郁闷等情绪反应。

内脏高敏的产生机制还不甚明了,现在学界认为,内脏感受由外周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等共同调节,任一环节出了故障,都可能导致内脏感觉异常。当前的热点观点是脑肠轴概念,认为人的大脑与胃肠之间存在着神经内分泌网络,胃肠黏膜的肥大细胞、嗜铬细胞,以及5羟色胺、促肾上腺素释放激素、雌激素等都参与了内脏高敏的形成,而遗传、心理、体质、慢性炎症、菌群失调、胃肠动力异常等与胃肠高敏之间,是相互促进且互相影响的关系,特别是精神刺激、应激、紧张、郁闷、睡眠障碍等,更易诱发胃肠高敏。反过来,胃肠不适,又会加重人的情绪反应,陷入互害及纠缠的恶性循环。

内脏高敏,会使得器质性的胃肠病症状变得不典型,让病理生理异常与自我感觉之间的关系显得混乱,比如,您自己时不时就犯胃痛,但是,检查后,大夫会将脸仰起30度,望着您慢慢地说,只有点轻微胃炎喔。那一刻,忍受多日疼痛折磨的您,觉得自己的情操被怀疑,恨不得冲上去那啥啥。这种情形,属于同症异病或是同病异症,比如胃镜查出的十二指肠溃疡,多数患者的症状是上腹不适或上腹胀,只有30%符合教科书描述的典型空腹痛,此外,还有15%没有明显症状。内脏高敏就是这样,使胃肠疾病呈现出多样、可变、复杂、模糊等特点,为害患者,抓弄大夫。

内脏高敏的诊断方法有许多,包括恒压器压力检测、核磁共振、黏膜电位测定、酸滴度测定等等,不过,这些方法没有标准化,检查费时花钱,诊断价值也有限。因此,目前,对内脏高敏,还是以经验诊断为主,但是,检查还是要全做,并在检查确认没有结构方面的器质性病变,经过随访观察没有发现新的病情变化时,才能诊断为功能性疾病,并推测为内脏高敏原因所致。确诊后,应对内脏高敏,首先是放下精神负担,努力接受并适应。在生活中,尽可能减少外来刺激,避免吃冷、烫、重口味、辛辣食品,养成规律排便的习惯,保持情绪乐观和良好睡眠,并积极通过锻炼等增强体质。如果确诊,还应该注意停用刺激性药物,并通过5羟色胺受体4拮抗剂或1B受体激动剂,比如恩丹西酮及舒马曲坦等尝试降敏,也可以考虑使用抗焦虑药物。总之,弄清内脏高敏的机理,并尽量淡定,才是关键。

#消化疾病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