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中共武汉市委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

2020-12-19新闻3

武汉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将“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作为武汉发展的目标定位。12月19日上午,中共武汉市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围绕这一目标定位,解读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相关精神。

中共武汉市委新闻发布会现场

“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即锚定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的总体定位,加快打造全国经济中心、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努力建设现代化大武汉。

发布会上,武汉市委政研室主任杜成会介绍,经过长期积累,特别是“十三五”时期的建设发展,武汉形成了坚实基础和独特优势,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新沿海”。“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就是确保武汉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

“现代化,是对接十九届五中全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五个中心,是为了更好担负起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等重大国家使命必须增强的核心功能。这是武汉作为省会应当承担的责任,也是武汉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

市委全会提出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是发挥武汉科教优势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武汉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必由之路。武汉将以此为目标,坚持把创新摆在事关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建一个中心,打造三个高地,实现科技的自立自强。武汉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盛继亮:

“创建一个中心,即创建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三个高地,产业创新高地、创新人才集聚高地、科技成果转化高地。”

全会就深入推进健康武汉建设进行了系统谋划和整体设计。全市共实施抗疫特别国债项目125个,总投资约485亿元。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彭厚鹏表示,推进公共卫生补短板强弱项,是健康武汉建设的重中之重。

“目前,发热门诊和病区改造、检测设备购置等28个项目已完工,5家平战结合医院、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协和医院质子中心、武汉大学重离子医学中心等43个基建项目已开工,公共卫生补短板工作顺利推进。”

(记者:李丹琼 编辑:王伟)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