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汉朝灭亡后,为何又出现7个汉朝?原因有四,不难理解

2020-12-19新闻11

人们熟知的大汉王朝,无非就是东西两汉。西汉乃汉高祖刘邦所建,东汉乃光武帝刘秀所建。两汉相加足有四百余年。长达四个世纪的影响,令大汉朝的威名穿越了1100年的时光,也造就了另外7个汉朝。

这7个汉朝分别是刘备建立的“蜀汉”,匈奴人刘渊建立的“汉赵”,巴人李寿由成朝改名的“成汉”,刘?建立的“南汉”,沙陀人刘知远建立的“后汉”,沙陀人刘晏建立的“北汉”,以及陈友谅建立的“陈汉”。

为何汉朝灭亡后会有如此多的人,建立起形形色色的汉朝呢?不同时期的原因不尽相同,但是总结起来,原因有如下4点。

汉室亲属

汉室亲属的名号最正统,也最合适。其中刘备、刘渊二人就自称汉室亲属。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正统汉室血脉。刘渊是匈奴人,之所以姓刘,是因为汉武帝赐归降匈奴人姓“刘”。实际上,刘渊与汉室血统沾不上半点关系。不仅如此,他祖上是冒顿单于,曾令汉高祖刘邦陷入白登之围。可刘渊却利用自己祖上曾与与汉朝皇室和亲,所以自称“汉朝外甥”,也算汉室亲属。他打出“恢复汉室”的旗号,起兵对抗晋王朝,还追尊蜀汉后主刘禅为孝怀皇帝。

刘氏效应

汉王朝乃刘氏所建,所以此后但凡刘氏称帝,多倾向于以汉为国号。刘氏效应其实在7个汉朝里,是最主导的因素,一共有5个刘氏汉朝。这5人里最为典型的就是刘龚,刘知远和刘晏。

刘龚虽是汉人,却与汉室毫无关联。起初刘龚占据两广,定的国号是“越”。后来这个他翻了翻史书,觉得自己大概、或许、可能与汉室有那么一丢丢关系,于是称帝后第二年,刘龚改国号为“汉”。刘知远和刘晏更是与汉室扯不上关系!他们二人是沙陀人,唐朝才形成。这兄弟俩建立汉朝,主要就是自己姓“刘”。

沿用旧名

蜀汉灭亡后80余年后,李雄在蜀地建立成朝。李雄是巴人,在汉人看来属“六夷”之一,所以他本人与汉朝不沾边,对汉朝也没有任何兴趣。可蜀地旧民因为受过蜀汉的统治,只认汉朝天下。成朝建立34年后,李雄的后代李寿将国号由“成”改为“汉”。

抵抗外族

公元1360年,天完国将军陈友谅自立,建立陈汉王朝,并且自封汉王。历史上一共只有28位,其中当上皇帝的只有4人,除了刘邦、刘渊、李寿,就是陈友谅。

陈友谅的汉朝与别人有明显区别。别人的汉朝都是借亲缘、血统,甚至地缘,可陈友谅却一个也不沾边!此时距离东汉灭亡已经有1100年了,为何陈友谅要在1100年后再建立一个汉朝?这与时代背景有关!

元朝末年,汉人不满蒙元的统治,纷纷揭竿起义,试图推翻草原政权。因为当时汉蒙矛盾尖锐,所以陈友谅建立汉朝,实际上为了对付蒙古人。汉王朝曾横扫匈奴,陈友谅自然想借汉朝威名,压蒙古人一头。因此建立汉朝的最后一个原因,便是抵抗外族。#汉朝#刘渊#汉高祖收藏

刘氏效应

汉王朝乃刘氏所建,所以此后但凡刘氏称帝,多倾向于以汉为国号。刘氏效应其实在7个汉朝里,是最主导的因素,一共有5个刘氏汉朝。这5人里最为典型的就是刘龚,刘知远和刘晏。

刘龚虽是汉人,却与汉室毫无关联。起初刘龚占据两广,定的国号是“越”。后来这个他翻了翻史书,觉得自己大概、或许、可能与汉室有那么一丢丢关系,于是称帝后第二年,刘龚改国号为“汉”。刘知远和刘晏更是与汉室扯不上关系!他们二人是沙陀人,唐朝才形成。这兄弟俩建立汉朝,主要就是自己姓“刘”。

沿用旧名

蜀汉灭亡后80余年后,李雄在蜀地建立成朝。李雄是巴人,在汉人看来属“六夷”之一,所以他本人与汉朝不沾边,对汉朝也没有任何兴趣。可蜀地旧民因为受过蜀汉的统治,只认汉朝天下。成朝建立34年后,李雄的后代李寿将国号由“成”改为“汉”。

抵抗外族

公元1360年,天完国将军陈友谅自立,建立陈汉王朝,并且自封汉王。历史上一共只有28位,其中当上皇帝的只有4人,除了刘邦、刘渊、李寿,就是陈友谅。

陈友谅的汉朝与别人有明显区别。别人的汉朝都是借亲缘、血统,甚至地缘,可陈友谅却一个也不沾边!此时距离东汉灭亡已经有1100年了,为何陈友谅要在1100年后再建立一个汉朝?这与时代背景有关!

元朝末年,汉人不满蒙元的统治,纷纷揭竿起义,试图推翻草原政权。因为当时汉蒙矛盾尖锐,所以陈友谅建立汉朝,实际上为了对付蒙古人。汉王朝曾横扫匈奴,陈友谅自然想借汉朝威名,压蒙古人一头。因此建立汉朝的最后一个原因,便是抵抗外族。

#楚汉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