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偷情后惨死,秦钟之死的警示悲悯
性与爱在文学艺术里面是被永恒探讨的话题,在中国古典文学巅峰的《红楼梦》中也不例外,更早之前,孔子便在《礼记·礼运》中说: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可见古人对于人本性之中的性欲,并不是完全回避的。
在《红楼梦》之中,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后,第十六回秦钟也跟着死了。
而秦钟死的时候,恰恰是四大家族之一的贾府“鲜花著锦,烈火烹油”之际,正是“才选凤藻宫”的贤德贵妃贾元春回大观园省亲不久,一盛一衰之对比,极其强烈和惨烈。
或许也可以说,这是曹雪芹的“忏悔”,或者是借这段主角贾宝玉与秦钟“自毁”的故事,来劝诫世人,性应当是通过正当与合法渠道去获得和进行的,但是,《红楼梦》的复杂性,让人感到通过秦钟所要说明的,不仅仅是如此,似乎还有更深的寓意。
外表出众但贫穷落后的少年,和世家贵公子的同性恋
秦钟和贾宝玉是存在同性恋关系的,不是亲戚朋友那么简单,也即是所谓的断袖之癖与龙阳之好。
第七回【宁国府宝玉会秦钟】,刚出场的时候,秦钟的外貌神态是:
比宝玉略瘦些,眉清目秀,粉面朱唇,身材俊俏,举止风流,似更在宝玉之上。
惊得王熙凤直呼“比下去了”,已是坦然直言,容貌身材上面,秦钟比贾宝玉更胜一筹,故而两人从相见到相近,分明是“一见钟情的见色起意”,贾宝玉一看见秦钟,马上就变得失魂落魄的,哪怕是看见黛玉、宝钗,更俊俏潇洒的柳湘莲、更高贵出众的北静王水溶,宝玉都没有如此失态过:
“我竟成了泥猪癞狗了……要也生在寒儒薄宦的家里,早得和他交接,也不枉生了一世。”
此处“交接”分明就是不同寻常的,暗含双重寓意,一语双关。
秦钟看了他,也同样的是自卑加控制不住地想亲近:
“我偏偏生于清寒之家,怎能和他交接亲厚一番,也是缘法。”
接着两人相谈甚欢,提到一起读书上面,贾宝玉便央求了贾母,于是秦钟占着和他没有血缘关系的姐姐秦可卿在贾府的夫人地位、亲戚关系,得以进入贾府的私塾,整天和贾宝玉做伴。第七回相见,第八回就成了,接下来就有了更荒唐的事儿。
且秦钟的家境是较为落魄的,姐姐秦可卿不过是抱来的养女,父亲秦业53岁的时候才有他,秦业虽是工部营缮司郎中,但是宦囊羞涩,东拼西凑才有24两银子,拿出来送给贾府家塾的老师贾代儒,也实属奇怪,要知道秦业不但是京官,而且工部也就是建设部加水利部,油水可是一点不少,要么他太清,要么他没实权,不然也太落魄了。
因此相比之下,秦钟俨然是寒门的“帅哥”,借一副好皮囊,得以和贵公子贾宝玉相知相恋,贾母看他“形容标致,举止温柔”,就十分的喜欢,又哪里知道,这么好的一副皮囊,最终会被贾宝玉带坏?或许又可以说是他们互相一起堕落的?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考虑,他们的好外表之下,却隐藏着种种的坏,或是扼制不住那不符合阴阳之道的性。
是贾宝玉带坏并且害死了秦钟?还是秦钟带坏了贾宝玉?
第七回、第八回从认识到决定一起读书,到了第九回“茗烟闹书房”,两人就开始不安分了。
原文如下:
如今宝、秦二人一来,见了他两个,也不免缱绻羡慕……香、玉二人心中,也一般的留情于宝、秦。因此四人心中虽有情意,只未发迹。每日一入学中,四处各坐,却八目四勾……
明明是贾宝玉、秦钟两个人的感情,慢慢地发展成了四个人,且香怜、玉爱又和薛蟠有同性恋的实质关系,因为他们和薛蟠有关系,一般人不敢招惹。
不料和贾府沾亲带故的金荣却敢去招惹,这金荣是璜大奶奶的侄儿,也就是他姑姑金氏是贾府不怎么有势力的贾璜的老婆,又怎么比得上嫡子贾宝玉呢?因此金荣受尽屈辱,给贾宝玉下跪赔罪才了事。
此处两人之间的感情,已经不能算是正常的男男之恋了——如果把同性恋看做是正常的话,因为他们二人世界已经加进来了两个人,四处各坐、八目四勾,已经显得很乱了,而这时两人也不过是少年,世家子弟不但早熟,也太过放荡。
还有一处更不堪入目与过分的,是第十五回“秦鲸卿得趣馒头庵”,在秦可卿死后出殡的日子,他们在馒头庵停下,秦钟就和馒头庵的女尼智能偷情,并且当场发生实质性关系,还被贾宝玉当场捉住。
这个智能在第七回周瑞家的送宫花时就出现过:
只见惜春正同水月庵的小姑子智能儿两个一处玩耍呢。
足见智能年纪尚小,且是出家,水月庵即是馒头庵,说秦钟此时过分,一是上两回秦可卿才死封龙禁尉,姐姐去世不久,他便如此,礼法何在呢?他这和后面,贾敬刚死,贾珍、贾蓉、贾琏就和尤二姐、尤三姐乱来有什么区别呢?
二是水月庵乃出家佛门清净之地,则更加过分了,且不说无媒妁之谈,纵使自由恋爱也不该选在此地,同时水月庵老尼姑净虚也是在这庙里,用银钱和激将挑起王熙凤玩弄权势,害得张金哥与守备之子双双自尽,上演孔雀东南飞,更说明了它是藏污纳垢之所,也有一种越压抑越放纵的隐喻。
所谓一念成魔,一念成佛了。
被宝玉抓住之后,秦钟说只要不说出去,“你要怎样我都依你”,贾宝玉说:
等一会睡下,再细细算账。
不管有没有歧义,这个睡下和算账,联系之前他们上学的厮混,也已经点明了二人的关系,就算不理“睡下”二字,如果没有关系,贾宝玉为何要算账呢?
曹雪芹更是幽默地在下文写道:
宝玉不知与秦钟算何账目,未见真切,未曾记得,此是疑案,不敢篡创。
作者不是不曾记得,而是不能详细地书之于纸而面向大众罢了,因为那样发表不出来,就像脂砚斋劝他删掉了贾珍和秦可卿的一些剧情,并做了大幅度修改,否则《石头记》不可能流传下来了。
第十五回加倍作孽,好嘛,第十六回秦钟就横死暴毙了,“秦鲸卿夭逝黄泉路”,他不但放不下家庭、父亲的三四千两银子、智能,临死之前还劝诫出那些贾宝玉很痛恨的话:
以前你我见识自为高过世人,我今日才知自误了。以后还该立志功名,以荣耀显达为是。
贾瑞、秦可卿与秦钟是书中最先死亡的角色,贾瑞与秦钟的死亡尤为有劝诫意义,他们二人之死尤其脱离不开性这个字。
贾瑞是因为性压抑,二十多岁还没娶妻,以古代十五六岁成亲来算,他已经是大龄了,而他无父无母,祖父贾代儒年老,家境也不富裕,和贾宝玉这种有一二十个丫头的人相形见绌。
秦钟则是恰恰相反,他是因为太过放纵而死的,凭借秦可卿联姻关系,他得以借贾家得到些许便宜,而自己身形样貌又有吸引同性及异性的资本,因此一发不可收拾,直至死亡。
两人原因不一样,但都有性的原因,结果也一样。
冯梦龙在《警世通言》的开篇《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就以偷情得到报应的故事,来警示世人和后人,或情杀,或惊恐,这是现世报。
曹雪芹在这里,也有相同的寓意和笔锋,当所有的因造成的那个果来临之前,便幡然悔悟,有道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在贾宝玉出场时的词《西江月》,既是写主角,又何尝不是自嘲: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劝世、自悔,甚至悔恨交加之意已经十分明显。
江南曹家被雍正抄家以缓解清廷国库紧张之后,曹雪芹也参加过科举,进过满清右翼宗学,其有改变惨状之志,奈何回天乏力,一朝天子一朝臣,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才不得不著书西山,“司业清钱留客醉,步兵白眼向人斜”。
而秦钟之死,宝玉有莫大责任,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贾宝玉带坏了他,在秦钟未出现之前,宝玉在秦可卿闺房梦遗,接着与大丫头袭人有了关系,已通人事,之后的厮混胡闹,他有责任,但秦钟也自有责任,与宝玉一起是他一见面就想的,而与智能之事是他自己决定的。
这也决定了秦钟的早夭,这更说明了凡事要掌握一个度,过犹不及,尤其年少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