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扬己所长扶真贫 铺开乡村振兴路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人民法院派驻庆和镇脱贫攻坚工作队纪实

2020-07-23新闻3

2018年4月,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人民法院脱贫攻坚工作队踏上庆和镇,开启了他们驻村帮扶之路。他们肩负使命,披星戴月、激情干事,只为帮扶贫困户尽早脱贫。

3年过去了,包联的三个村4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43户实现脱贫。

真改变:志智双扶

新房住上了,院子硬化了,菜园里是绿油油的一片,院子角落里养着鸽子、兔子,还在建设中的羊舍大框已经起来了,而这个羊舍是他一个人盖起来的,没求人、没雇工!

工作队入村后,庆和镇马家村第一书记孙春有带领队员第一时间走村窜巷、摸底调查,与村“两委”一起精准识别,马家村共新识别出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而富景安就是其中之一。2018年以前,富景安的住房冬季透风、夏季漏雨,破旧不堪。为此他常年在外打零工,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我清楚记得第一次给富景安打电话,他含糊其辞地表示,在霍林河打工呢……”孙春有介绍,在精准识别时了解到,富景安早年因车祸落下残疾,单身,且因有过犯罪经历有较重的自卑心理,对生活几乎丧失了信心。驻村工作队联系到富景安后经常和他谈心,到家唠家常,讲扶贫政策,很少有人光顾的家有了生机,他的心结也渐渐打开了,驻村工作队首先帮助他协调资金,申请危房改造,建设了40平米的住房。这一下就让富景安兴奋了起来,崭新的房子,再不好好过日子对得起谁?

因身体残疾不能干重活,2019年,驻村工作队和富景安沟通,将扶贫资金1万元入股镇里较大的养殖合作社(养牛),每年分红1500元,稳定增收。4亩口粮田租出去,每年净收入1600元。庭院经济同样也能增收,驻村工作队和村镇协调,为其购进鹅雏150只,富景安精心喂养,当年年末收入3400元……

2019年末,富景安脱贫啦!

为防止返贫,驻村工作队坚持脱贫不脱政策,对贫困户持续帮扶,向相关部门争取到扶贫资金5000元,在原房址的框架基础上建设羊舍,为了节省资金,富景安自己动手建设,目前已经初具规模。“通过他自身的努力,下一步再通过扶贫资金少量购置基础母羊,保证他能稳定脱贫,不返贫。”孙春有介绍。

“村里有啥我能干的,一定招呼我啊”富景安向村党支部书记邹国良打招呼。“富景安的变化太大了,驻村工作队帮助不仅仅是扶贫,更扶了志”。邹国良向工作队竖起大拇指。

尽全力:因户施策

从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很多贫困户在扶贫政策、各级各部门的帮扶和自身的努力奋斗中实现了脱贫。2018年,科尔沁区法院派驻庆和镇脱贫攻坚工作队到来后,担负马家村、九家子村、加富仓村3个村的扶贫工作,马家村贫困户占比较大,时间紧、任务重。驻村后,脱贫攻坚工作队在精准识别中发现,马家村的贫困户多为因病致贫,此阶段的脱贫更是一场硬仗。

驻村第一书记孙春有深知工作的艰难,在工作中他与队员商讨,一定要俯下身子协助村“两委”做好识别,真正做到“不落一人”。同时要求队员一起“吃透”并宣讲好扶贫政策,真情实意地去解决贫困户的根本问题。

因户施策,一户一策

不能图省事“一刀切”

制定好脱贫方案后

盯紧贫困户

确保其思想不滑坡

行动跟得上

马家村村民王洪军家爱人患尿毒症,一个儿子脑瘫,只能从事工序简单的劳作,家中只有王洪军有劳动能力,2018年建档立卡,通过多次沟通后,工作队与村“两委”在征求个人意见后为王洪军家制定了的脱贫方案,以种植带动养殖增收,发展庭院经济,通过扶贫资金和协调信用社贷款购买基础母牛,王洪军为主力,儿子为辅认真实施起来。在实施计划初期,驻村工作队队员几乎一天一趟,全力帮助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每月帮助王洪军家驱车四十公里取透析液二十箱,减少贫困户刚性支出,为王洪军一家树立了战胜贫困的信心。2019年,王洪军家卖了3头牛,仅卖牛一项收入近3万元,年末脱贫。目前他家有4头基础母牛,一头待卖牛犊,按照目前市场价格,牛资产近10万元。

2020年,三个嘎查村中仅有马家村村民黄金贵一户未脱贫,驻村扶贫工作队了解到,多年前,黄金贵夫妻勤劳能干,日子在村里数一数二,然而从儿子突然查出患尿毒症开始,全家走上了漫长的求医之路,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还外债累累。2018年建档立卡后,扶贫工作队深入研究制定帮扶方案,首先建档立卡后,自动享受医疗扶贫的各项政策,为了方便报销费用,孙春有带领队员多次入户帮忙整理票据,个人协调科区医保局工作人员到家现场办公,加快核销速度,增加门诊费用核销。

截至2019年末黄金贵儿子完成换肾手术以来,通过医疗扶贫为黄金贵家节省开支数万元。黄金桂家老少6口,上有年迈老母,下有几岁的孙儿,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及时对接相关部门提供手续,根据政策为4口人落实低保兜底。此外,驻村扶贫工作队还多方协调为黄金贵的爱人协调到镇上公益岗工作,增加收入。为帮助其全家产业增收,2018年以来,利用扶贫资金从养驴到养黑猪再养白猪,驻村扶贫工作队帮助其三次调整养殖结构。

7月1日,记者走进黄金贵家的猪舍,整洁有序,超过二十头基础母猪膘肥体壮,小猪崽欢实可爱,“正常一头基础母猪一年两窝猪仔,每窝8个左右,现在猪价挺好,年收入能达到5万元以上。虽然还没有脱贫,但眼见儿子术后一天比一天好,又有养殖增收,我们觉得日子过得特别有动力,感谢国家好政策,感谢扶贫工作队给予的无私帮扶!”采访中黄金贵激动地说。

扬所长:普法利民

多年来马家村是个空壳村,人均土地4亩,相对较少,无集体经济,实现乡村振兴还需加把劲儿。各级政府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积极调整种植结构。2018年,引进陕西海天制药有限公司,村里将1000余亩林地流转企业种植药材,村民、村集体均受益,村集体收益后再建蔬菜基地增收,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奠定基础。2020年初,村里与海天制药再合作,正在筹备建立药材加工厂。

此举对全村的经济发展,村民、贫困户就业等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第一书记孙春有深知意义重大,在引进企业过程中,邀请科尔沁区法院脱贫攻坚工作队两名队员全程提供法律支持,最大限度为村民争取权益

马家村党支部书记邹国良介绍到,“法院的三名工作人员不仅参与到与引进企业的各项法律工作中来,因很多村民不懂法律知识,在土地流转、签订合同等诸多环节有疑问,科区法院驻村工作队与村民面对面宣讲法律知识、答疑解惑,帮助镇村推进这项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驻村工作队队员还及时充当群众的调解员,懂法、普法,将小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强党建:筑牢堡垒

工作中,孙春有带领驻村工作队员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驻村之初,脱贫攻坚工作队三人将组织关系落到村党支部,成为村里人。初到村里正赶上马家村“两委”班子换届,三人全程参与包联村的选举进程,坚持党的领导、发扬民主、依法办事相统一,按照公开、民主、竞争、择优的原则,选优好班子、配强好队伍、换出好状态、形成好风气、健全好机制,切实增强嘎査村党组织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3年多来,三人积极参与镇村两级党组织各项活动。“七一”表彰大会上三名帮扶干部均授予优秀共产党员,期间驻村工作队参加宣誓活动1次,第一书记孙春有为庆和镇全体镇干部、支部书记讲党课1次、并接待村民法律咨询30余次,协调联系北郊法庭第支部慰问马家村贫困户1次,社会捐助病残儿童1次,刑事一庭及第七支部分别组织扫黑除恶和普法宣传活动。

3年多来,脱贫攻坚工作队3人全力投入开展工作,精准识别、因户施策,多次自掏腰包帮扶贫困户,用真情实意帮助贫困户重整旗鼓,奔向美好生活;用擅长的法律知识帮助村里引进企业,发展集体经济,“空壳村”不再“空”,发展后劲儿更足。扶贫干部助力嘎查村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2018年法院驻村工作队获得全市脱贫攻坚先进集体,驻村第一书记孙春有在科尔沁区脱贫攻坚工作交流会做主题发言。

#扶贫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