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封禅”为什么非得去泰山,后世帝王们为什么以“泰山封禅”为其殊荣呢?

2020-12-18新闻8

历史上第一个去“泰山封禅”的皇帝是秦始皇,但秦始皇为什么要“封禅”,“封禅”为什么非得去泰山,后世帝王们为什么以“泰山封禅”为其殊荣呢?

“泰山封禅”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所谓“封禅”,就是祭祀天地。帝王们在某个特定的地点举行祭拜天地的活动,以此来强调自己君权是得到上天肯定。

“封禅”最早的记录出自《管子·封禅篇》,管仲说古代有72家到泰山封禅过,最后一位是周成王,时间约在公元前11世纪。但其实这些上古时期的封禅活动仅见于典籍的引证,真实性不可考,真正意义上可确切史料可查的泰山封禅第一人是秦始皇。

《白虎通·封禅》中云:“天以高位尊,地以厚为德,故增泰山之高以报天,附梁甫之基 以报地。明天之命,功成事就,有益于地,若高者加高,厚者加厚矣。”

“封”为祭天,“禅”为祭地,封禅就是一种因自身获得功德,给天地做个报告,使山高地厚来报天地之功。简单点来说,就是皇帝认为自己的功劳很大,但功劳还需要上天认定一下,所以寻一个高山之地,仰望天空,做一场宣示众人的报告会,以此来彰显自己统治的合法性。对过去是认定,对将来是巩固。

那么为什么泰山成为大部分帝王的选择呢?

泰山其实并不是唯一的封禅地,最喜欢封禅的唐高宗、武则天夫妇就多次到嵩山封禅。泰山在中国文化源流中承载了太多的尊崇,以至于最终被神话,道教五行说将泰山认为是统管人间官职升降与人间生死的存在。

早在先秦时,泰山就成为了很多人心目中神圣的代表,而齐鲁文化对时代的影响相当之大,所以泰山的象征意义也就更加浓厚,因此,泰山成为了封禅正宗之地。

泰山封禅活动的本质是帝王寻求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以此来彰显自己统治的正统性与合法性。

泰山封禅难么?

从秦始皇第一个登山泰山做报告会开始,历史上仅有6位帝王开过这样的报告会,他们分别是汉武帝刘彻、光武帝刘秀、唐高宗、唐玄宗李隆基、宋真宗赵恒。

中国历史几百个皇帝,为什么只有这么6人有过泰山封禅的体验呢?是泰山封禅标准太高,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所导致的呢?

泰山封禅的本质是一场祭祀活动,对于帝王来说也是一场盛大的政治秀,一定程度上跟宗族祭祖祭天性质是一样的。但这种活动只能是帝王来说,因为也只有帝王才有资格代表天下苍生向天地做报告。

作报告,那必然就要有可以讲的事情,而能够向天地讲述的,那么就必须是造福天地的事情,放在皇帝身上,也就是其政治治理的功绩,方才能彰显自身统治的正统合法,完成身份和文化的双重认同。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一个全新的王朝,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但这个新时代,也急需身份文化认同。秦始皇要证明自己对天下统治的合法性,天下之民需要在文化上找到被“统治”的认同。

在中国文化里,通过祭祀天地的活动,从上天那里得到认可,便是这种“认同”的实践。所以秦始皇在泰山封禅,向世人证明,自己的功绩是上天认可的,是上天派自己来统治天下臣民的。

封禅泰山是为了寻求认同,也是彰显自身功业的显赫,但想要做这两件事情的皇帝,要么是面对思想不统一,君权不彰显的情况;要么就是想要证明一下我很棒,我很厉害。

换言之,举行泰山封禅活动是皇帝要么不自信,要么过分自信的表现。

弄清楚这个点之后,我们再回到问题本身就能理解为什么历史上只有6个皇帝有过泰山封禅的体验了。

秦始皇前文已述,汉武帝大致上是过分自信,自认为功业远朝三皇五帝,所以要到泰山走一遭,给自己的皇帝人生一个完美的注脚。

光武帝封禅泰山的动机就不太好讲了,他在位的第三十个年头,群臣鼓动他去封禅,但却被他大骂了一顿:“朕登基三十年,百姓尚有满腹怨气未能消解。诚如孔子所言,’吾谁欺,欺天乎?’难道泰山的神灵会轻易受骗吗?难道要让朕去玷污七十二代圣贤封禅的记录吗?以后再有借封禅、贺寿一类名义前来歌功颂德的,一律处以髡[kūn]刑,责罚屯田!”

可见光武帝其实对封禅有着深刻清醒认识的,而且刘秀的行事风格向来低调不太会去做这类耀武扬威的穷显摆的事情。可仅仅过了三年,刘秀就突然性情大变,开启了浩大的封禅泰山活动。

其实并不是刘秀变了,而是他偶然翻阅《河图会昌符》的时候,看到了这么一句话:“赤刘之九,会命岱宗。不慎克用,何益於承”。汉朝崇火德,服红色,刘秀是刘邦九氏孙,刘秀把“赤刘之九”理解为自己,“会命岱宗”,也就是去泰山啦。

不过到底是不是真有这么一回事,并不好说。但刘秀的治国之道里面有一个重要手段被他频繁使用,那就图谶,他在用人、庙祀上都喜欢用谶来决断。当然刘秀也很聪明,对谶的解读作出了严格限制,换言之就是只有自己解读的才对。

或许看了《河图会昌符》之后,刘秀灵机一动,解读一番后,心理上认可了这是冥冥之中的指引,便去封禅了,又或许刘秀心底里其实蛮想着去封禅的,只是群臣劝谏而去太不要脸,“谶言”的启示更加充满神秘感和使命感吧。

至于之后的三位,心思大多也是彰显自身功业吧。

泰山封禅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但它本身又不是一件必须要去做的事情,它是帝王自信表演的最高舞台,这个舞台并没有世人定下的普世规则。不是说只要达到那些条件就能去做。

它没有任何硬性规则,只要出得起钱就能去,但没有规则,就代表着要实现封禅的最佳效果是难以量化的。它高高在上,却无迹可寻,很容易画虎不成反类犬。

一旦去封禅,皇帝就等于承认了自己的自我感觉良好,但天下人怎么看就不好说。这就等于是告诉天下人,你看我做皇帝做得多棒,快来夸我,双击666。可但凡求表扬的人,基本都是被吐槽的对象,最后惨遭打脸,宋真宗就是反面教材。

所以封禅是一把双刃剑,风险极高,一般皇帝不敢做,得到身份文化双重认同的皇帝不用作,雄才大略的皇帝只着眼于现实,不用去做这类歌功颂德的表面文章。

#君王皇帝#秦始皇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