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今天终于看完了,片中最让我敬佩的还是秦始皇。他对天下一统的理想,那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只可惜他的人生太短暂了,以至于江山未稳,壮志未酬就早逝了。他一生的心愿就是天下一统,所做的一切都是围绕这个中心点展开的。无论是灭六国结束长期诸侯割据混战局面,还是南征越族、北击匈奴维护疆土安全,都称得上是天下为公。
作为一代雄主,虽然他自统一后仅仅在位15年,但是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惊天地泣鬼神轰轰烈烈,难怪她的红颜知己黎江说,他喜欢挑战自己,没事也要找事做。做事难免就会发生是非成败,难免得罪权贵阶级,而他不在乎这一切,只要自己认定了再难也要实施,这或许就是他的仲父吕不韦从小给他灌输的王者思想。
下面咱就数一数秦始皇帝在位时期的五大功与过,我认为最大的过错莫过于最后的人事安排,临终错信李斯和赵高。
秦始皇的五大功绩
1、统一六国
秦国从公元前230年起,到灭齐时止,耗时10年陆续兼并了六国。公元前219年开始"秦攻百越之战"平定南方百越,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结束了贵族王侯专政的王国时代,进入了君主专制的帝国时代。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正如剧中他自言:自封始皇帝,天命所归。
爱在田园说:他采取的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对后世影响深远2000多年。因此,他不愧为中国古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2、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秦始皇废除分封制以后,建立了一套自中央到地方的郡县制和官僚制。初分36郡,后随着土地扩大增至46郡,定都咸阳。中央政府最高的官僚是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亦称“三公”。地方郡的长官为守,县的长官为令。郡县制初步打破了血缘关系的宗法制,封建制、官僚制规则代替了贵族的世袭制。
爱在田园说:这是社会的一大进步,中央集权的好处就是避免诸侯掣肘,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
3、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秦始皇采取了两种统一货币的主要途径:一是由国家统一铸币,严惩私人铸币,将货币的制造权掌握在国家手中。二是统一通行两种货币,即上币黄金和下币铜钱。改黄金以“镒”为单位,一镒为二十两。铜钱造型为圆形方孔,以“半两”为单位,并明确铸金币明“半两”二字。原来六国通行的珠玉、龟贝、银锡等不得再充当货币,属为器饰宝藏。
爱在田园说:这样做的目的很明显,有利于国家掌控税收,打击贪污腐败,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4、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兴修灵渠、开发南疆、修建军事快速路和驰道
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退匈奴三百余里,使匈奴人不敢南下而木马。修建长城,保护了北部边境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了后来人民的负担。由于匈奴是游牧民族,其骑兵活动范围很大,没有长城的话,要很多军队来防守,这会给人民增加极大的负担。万里长城不是他开创的,但他把原来秦国,赵国和燕国北边原有的长城连接了起来。另外他还派人兴修灵渠,灌溉了关中万亩良田;命王贲征服南越,驻地军民50万镇守并开发南疆;修建咸阳至上郡的军事快速路,有利于快速调兵遣将;修建驰道构成全国交通大动脉,再加上车同轨的举措,让全国各地交流变得更顺畅。
爱在田园说:这每一件事都是轰轰烈烈的大工程,任何一个没有雄心的帝王是无法完成的。而他面对天下这些大工程,却想着件件都要去完成,而且还要完成的漂亮。如此一来,给人民造成沉重的负担也就在所难免了。
5、允许土地私有制
秦始皇于前216年命令全国农民自报占有田地的实际数额,以便征收赋税,且平民只要有军功也可授予土地及爵位。虽然秦国在商鞅变法时施行了“授田制”,农民的土地名义上是国家所有、私人耕种,但此举让全国百姓实际占有了原来“王有”的土地,后来演变成农民和官员们都可以自由地买卖田地,所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最终便利了私有土地的发展,客观上促进了经济发展。
爱在田园说:这又是社会的一大进步,为了激发人民的斗志,以军功和土地为契机,让有能力的人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才能是好事,可以说这是人尽其才,为国出力的有效办法。
秦始皇的五大过错
1、焚书坑儒
博士原齐人淳于越建议始皇实行分封宗室子弟为诸侯的政策,始皇交给臣下讨论,而丞相李斯反对。李斯揣摩圣意的奏表,直接促使秦始皇下令焚书禁书。令下但儒家学者多不服从,令始皇大怒。他以刑杀为威,决定“焚书坑儒”,于是命令御史案问诸生,互相揭发牵连四百六十余人,始皇下令把他们统统在咸阳活埋,以扬君威。
爱在田园说:实际上秦始皇也是迫不得已,天下初定必然采取法家的治国思想,方能维护君权。他是想乱世用重典,所谓坏人坏事全部由自己承担,而到了儿孙代就可以改弦更张采取“仁政”收买人心了。一句话为了天下,也为了自己的万世基业,作为千古一帝这没有错。
2、巡游求仙
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使燕人卢生、高誓等求仙人踪迹,后又使韩佟、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药。后期秦始皇彻底迷恋于长生不死之术,偏信徐福说海上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岛,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有“不死之药”,服后便可“长生不老”,秦始皇信以为真,结果被骗的很惨,最终误了卿卿性命。
爱在田园说:人世间哪有什么长生不老药,或许是他太迷恋权势了,总是放心不下自己刚打下的疆土,所以鬼迷心窍才梦想活万年无期,长久统治九州,以至于炼丹服用结果暴毙在东巡路上,实在是太可惜了。
3、大兴土木
他耗费了巨大的财力和物力修建了豪华的宫殿阿房宫、秦始皇陵、万里长城,驿道驰道等,短时间的重大项目沉重地加深了劳动人民的苦难,这给后来陈胜吴广起义埋下了祸根,而剧中孟姜女哭长城就是最好的例证。
爱在田园说:不考虑百姓能否承担如此浩大的工作量,一意孤行的结果是十分可怕的。所谓欲速则不达,物极必反就是这个道理,这也给后世明君们敲响了警钟。
4、他刚愎自用,拒谏饰非
始皇帝自称天命神授,多次被人刺杀而不得,反被始皇帝反杀。荆轲刺秦王失败,高渐离刺杀失败,色诱始皇反被降服失败等。种种刺杀深深刺痛了他的神经,使得他脾气更暴躁,行为更专断。刚愎自用,狂傲自大的性情连自己的孩子扶苏都恐惧,何况其他臣民。而拒绝纳谏,以至于李斯赵高等权臣都变得喜欢揣摩圣意,为了脑袋不得不阿谀奉承顺着皇帝说,而不敢表明自己的真实意见就必然会出大问题。因为父子政见不合,始皇一怒就发配太子去边疆历练,不得不说暴脾气的人就是这么不近人情,而这也为后来扶苏自刎留下了伏笔。
爱在田园说:做个始皇帝真的是不容易啊,天天绷紧神经,时不时就有人来刺杀,连睡个安稳觉都不行,你说他脾气能好吗?关键他还是个工作狂,事必躬亲,久而久之难免人格出问题,变得刚愎自用不可一世。
5、始皇最大的过错莫过于临终人事安排,错信权臣李斯和赵高
伴君如伴虎,一个不小心就小命呜呼,所谓忠诚不过是因为恐惧。始皇帝晚年性情变得更多疑,权臣李斯和赵高对始皇帝更是怕的不要不要的,始皇几次试探他们的忠诚度差点都让他们尿了裤子。但是始皇帝临终下诏传位于扶苏的诏书还是被这俩自私的权臣给偷换了,说到底还是为了权势和利益。扶苏作为李斯的女婿,老丈人都不去拥护,可见二人成见之深。结果矫诏下扶苏含恨自杀,蒙恬也被冤死。
而违背不可一世的始皇帝拥立秦二世胡亥上台后,这俩权臣过了没两年的好日子就到头了。李斯被赵高陷害而死,胡亥被赵高毒杀,赵高被子婴诱杀,最后秦宫大乱。最后的结局是项羽火烧阿房宫,秦二世而亡国。
爱在田园说:这恐怕是始皇帝到死也始料未及的,这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假如秦始皇帝没有放逐扶苏,而是把他留在秦宫好好培养,并顺利过渡政权给扶苏,那大秦或许真的能万年无期。
秦始皇一生创建中华帝国无人可比,却遭受千古骂名原因何在呢?
1、大秦帝国寿命太短,如果秦始皇帝再活20年,估计将是另一番景象,因为他还有太多的事没做成就暴毙了。而此间一直没人替始皇帝书写公正的历史,才是最大的原因。就连他的出身和父亲都能整出诸多绯闻,由此可见人言可畏。反观出身寒微低下的刘邦,竟然被杜撰出“斩白蛇起义”的故事来,而且还牵强附会说刘邦是赤帝之子,杀了当道的白帝之子白蛇,以此拨高刘邦的身份。而他没有动用御用文人替他粉饰美化,虚构历史,或许他不屑如此。
2、秦始皇开创的新制度,使六国贵族遗民感到无所适从,他们认为三代以来的礼乐崩溃,因而不惜反对到底,以表达内心对旧秩序被打乱的慌恐和无奈。最实际的问题就是触动了他们的利益,毕竟宗庙都被拔除,他们心里能好受吗?一时间肯定不能接受,这至少需要好几代人来消化这种仇恨。还得罪了儒家学者,如此种种你说他们写历史能说他好吗?
3、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的诸多变革,恰恰最大限度地损害了贵族和诸侯国的利益,所以受到六国落魄贵族的强烈抵制和反对不足为奇。难怪始皇在出巡途中第一多次遭遇袭击,其中博浪沙刺杀就是由出身韩国贵族的张良发动的。而张良后来成为刘邦的重要谋臣,为西汉建立了奇功。西汉司马迁为前朝写历史肯定也有不少贬低之词,虽然看起来很平和,但无形中还是添油加醋贴上了暴秦暴君的标签。
结语:如果秦始皇能早一点意识到自己行将就木,赶紧招扶苏会来接班,而不是刚愎自用自己东巡去找扶苏,最终客死路上,才让权臣有了可乘之机违背自己的意志篡改了诏书导致不可挽回的错误,那么历史必将改写;如果李斯不为一己之私听信赵高谗言,也不会招致杀身之祸,更不会断送了女婿的生命和大秦的未来;如果扶苏不是愚忠父王,而是像始皇帝一样锐意进取,在蒙恬的帮助下一样可以夺回政权,那么大秦的基业也不会毁于一旦。
试想,假如扶苏能继承始皇之大业,并像后来的大汉文景之治那样实行仁政,那大秦将是另一番景象。可惜的是英明神武的始皇帝没有料到近臣赵高为了一己之私完全颠覆了他的安排,断送了一个伟大的王朝。或许有人说这就是命啊,始皇一人用尽了子孙的好运气。幸好后来刘邦一家继承了始皇帝的意志,而最终汉武帝替秦始皇完成了任务,而这就是传承。无论如何,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功业何其壮哉!被骂也好,被喷也罢,他还是他,依然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