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百病从寒起!身体这5处受寒危害大!

2020-12-18新闻12

一年当中,寒来暑往,受寒是平常事。尤其是在冬天,很多人更是“要风度不要温度”。北京崇文门中医医院表示,虽然一时半会冻不出什么问题,但是,当体内的 寒气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危害你的健康。

北京崇文门中医医院

百病寒为先

手脚冷

血液流通到身体末梢需要更长的时间,因此,冬天衣着过于单薄,就容易出现手脚冰凉。长此以往,手脚皮肤就可能出现苍白、皲裂、皱纹增多。

而且手脚穴位与心脏、肾脏、脾胃等内腑相连,寒气渗入就容易引发胃寒、脾虚、胸痛、精力下降等症状。

脖子冷

脖颈皮肤薄,御寒能力差,而且后颈有脊椎,颈侧有非常重要的颈动脉,都是不宜受凉的部位。

尤其是颈动脉受凉容易使血管收缩,血流速度减慢,同样可能引起血压升高。

腰腹冷

腰腹部虽然有衣物保护,但对寒气非常敏感。

冬天活动少,久坐不动的人群更容易使腰腹僵硬、气血不畅,以至于影响到脾胃健康,诱发腹泻、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

膝盖冷

膝盖皮肤薄,对温度和疼痛都不甚敏感,即使受凉也很难发觉。

但膝关节承载了人体大多数的活动,很多人都是年轻时不注意保护膝盖,到中年以后往往可能出现膝关节活动不利。

肺冷

冬季在户外活动时,会吸入大量冷空气,会刺激咽喉、支气管、肺部,并造成一定损伤。

所以,冬季是哮喘、咳嗽、感冒、咽炎等疾病的高发期。

快看你“寒不寒”

看脸色:面色发红多为热,面色发白则为寒。

看尿液:尿液发黄则为热,尿液发白则为寒。

看痰色:痰液、鼻涕发黄为热,咳痰清稀则为寒。

看饮水:口渴喜冷为热,喜饮热水为寒;

看冷暖:衣着单薄不觉冷为热,全身发冷则为寒(注意,仅手脚凉是气机不畅,不一定是虚寒)。此外,穿衣热减衣就冷,也为寒。

体寒的人都知道要注意保暖,但是,很多时候,单纯地添加衣物却是无效的。

所以,不妨来学学这些暖身小诀窍,可以让你的身体从内暖到外!等到冻出病再保暖肯定是行不通的,保暖也并非简单地增加衣物。学会一些暖身小诀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抵御严寒。

1、常备热水袋

可以常备热水袋。特别是老人或者上班族,在膝盖上放置热水袋,既可以温暖膝盖,也方便随时暖手。

在晚上临睡前,可以将热水袋放置在颈后枕一会,有助于舒缓神经,缓解骨骼僵硬。还可以把热水袋在脚底放置一会,可以帮助脚部保暖。

【注意】热水袋请选择质量合格的产品,注入容量3/4的热水即可,电热水袋要及时关闭电源。使用时不要紧贴皮肤,最好隔着1~2层衣物,每半个小时改换位置,避免低温烫伤。

2、每晚泡脚

手脚畏寒的人,建议每次洗漱时用40℃左右的热水,以及坚持每晚用热水泡脚20~30分钟。这样能促进血液循环,达到活血化瘀、补气升阳的作用。

3、适量运动

运动是对抗寒冷的有效方式,冬季适合的运动有慢跑、跳绳、羽毛球、乒乓球等,一定要让身体各部分都“动”起来,从而产生热量。

建议每天运动30分钟左右,做到微微出汗即可。最好选择在通风良好的室内,或室外干燥避风处进行。

【建议】常做搓手、搓耳、踢腿、抬脚、扭腰、转头等小动作,可以帮助我们活动关节,舒筋活血、增补阳气。

4、注意饮食

可以适当吃些性温驱寒的食物,如:羊肉等性温,可以增加人体热量,抵御严寒,驱赶寒气。另外,素食主义者和减肥的人群也需要注意这个问题,不吃肉类食物会导致人体的热量不足,不耐寒。

注: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无法联系到版权持有者。如有侵权,请与后台联系,作删除处理。

#生活养生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