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福建日报
台海网12月18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外形小巧的纯电动扫路机可以灵活穿梭在狭窄的街巷、路口,让城市洁净环境不留死角;看似不起眼的有机光伏材料,能够帮助终端传感器提高能量转换效率,实现绿色物联;基于市民对噪音的抱怨数据,可以将人作为智能传感器,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城市噪声的诊断……在11—13日举行的第二届厦门国际环保产业创新技术展览会暨海峡环保高峰论坛上,一个个与高新技术相结合的环保产品、项目和创意格外吸引眼球。
厦门环创科技有限公司在今年工博会展出新产品——一款用于园林绿化及大型生活垃圾处理的一体化专用车型。本报记者 施辰静 摄
在厦门国际环保产业创新技术展览会上,厦门环保企业带来了智能垃圾分类收集箱。记者 施辰静 摄
“环境保护的方法一是保护,二是治理,但不论是保护还是治理,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撑。”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杜少中表示,以环保产业创新技术为核心,新技术、新应用成为本届厦门国际环保展的主角。
展会上,水展区、大气展区、固废展区、综合展区、科研成果展区、环卫清洁展区等六大细分主题展区,全方位展现了固废、大气、土壤、噪声污染治理技术等前沿发展趋势和创新科技。
“水污染最常见的一个原因是水中的营养元素过剩,因此我们研发探索出鸟粪石流化结晶技术,可以在去磷的同时生产缓释磷肥鸟粪石,实现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双重效益。”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叶欣告诉记者,目前这一技术已广泛应用在禽畜养殖废水磷回收和工业废水磷回收领域,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事实上,围绕创新技术展和高峰论坛两个主要内容,本届活动不仅在于为中国绿色生态环境发展交流提供便捷平台,更注重结合我国环保产业发展趋势,推动新兴科技与环保的应用场景高效集成融合。
具体来说,即通过技术与应用场景的结合,打破各产业之间的界限,使环保产业与生物技术、新能源、新型材料、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协同纵深发展,将真正促进环保技术创新突破瓶颈,加速环保产业的转型和升级。
在福建龙马环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区域业务经理邹剑看来,随着垃圾分类的精细化推进,环卫设备市场也迎来新机遇,“未来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研发出自主分类的垃圾车既是行业的方向,也是企业的技术主攻领域”。
创新技术不仅推动环保产业的转型升级,也带来新商机。节能环保产业是国家加快培育的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厦门也积极布局,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服务业。
“厦门的垃圾分类工作起步早、卓有成效,走在全国前列。”厦门市垃圾分类中心副主任黄伟林说,目前,全国垃圾分类的难题主要是集中在源头减量、末端处理、低值可回收物体系建设三个方面,针对这些堵点、难点,厦门也在积极探索技术攻坚,并且率先实现厨余垃圾全链条管理和低值可回收物全链条管理。
“从2010年在厦门设立分支机构开始,陶朗一直关注着厦门在垃圾处理方面的发展变革。”陶朗分选技术(厦门)有限公司资源回收业务拓展经理陈鑫说,去年,企业与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签署合作备忘录,将陶朗集团分选事业部以及循环经济业务的亚太区总部兼结算中心落户厦门火炬高新区,携手厦门政府机构和环保业共同打造全国的循环经济示范城,掘金循环经济。
(记者 廖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