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盲盒”,不少家长很有话说。
孩子偷偷问外公要钱,这个“盲盒”真的让我们家长生气
“家长应该管住自己的小孩,控制小孩的零花钱和思想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大人都控制不了自己买化妆品买盲盒,为什么不让孩子买卡片。”
“‘盲盒’有赌博的心理暗示啊,应该专门制定法规约束,别让商家钻这种空子。”
“合法经营不该只是说说而已!需要进行更多的实地调查。”
也有的说,这就是小时候玩的小浣熊卡片,不过就是换了一种方式而已。
……
杭州市民刘女士更是打进热线,与记者好好交流了一下。“前段时间女儿过生日,外婆告诉我,孩子偷偷问外公要了50块钱,说是作为生日的祝福。”刘女士回家之后,问了女儿,这50块钱准备怎么用。没想到,女儿马上说,钱已经花掉了,全部买了“盲袋”。
女儿还说,自己运气不好,拆开里面的东西都是一样的,所以基本都送给小伙伴了。
刘女士想了一下,家里这段时间莫名其妙地多出了好多笔,一问,果然就是“盲袋”里拆出来的。女儿解释,很多还是和同学交换的,要凑齐颜色。“难不成要召唤神龙啊?”刘女士暗想。
后来,女儿有点过头了,上课开始玩各种贴纸。
“10月份的时候,‘盲盒’里拆出来的小娃娃、蝴蝶仙……都来了。唉,作为我们家长,真的恨啊……”
刘女士说,接触了“盲盒”之后,孩子的学习心思真的分散了很多。
她觉得,这种带有博彩色彩的商品经营模式不适合面向未成年人。
孙女士是一位二胎妈妈,大女儿今年12岁,小儿子今年9岁,她的两个小孩一个喜爱文艺,另一个爱好运动。
女儿喜欢的是“美少女战士”系列文具和动漫产品,想法是集齐一个系列的“美少女战士”模型。目前有的,都是“盲盒”里拆出来的。
孙女士问女儿为什么有这个想法,女儿回答:“就是喜欢啊,一套带出去有面子,同学都会围过来,有些同学比我还疯狂。”
儿子则是动漫“黑子的篮球”的忠实粉丝,现在已经用零花钱买了4个,愿望也是可以集齐一整套。
“这个真的有点赌博的感觉,孩子上瘾了。”孙女士说,“盲盒”这种模式,别说孩子,大人有时候也把持不住。
孩子迷恋上“盲盒”,不应全怪厂商和商家
市民李先生,自述孩子也对“盲盒”着迷。
“这个事情,肯定还是家长要找准自己的位置,不能全把责任推给厂商和商家。首先要对孩子进行合理引导,提倡适当消费。”
李先生进一步说,要和孩子说清“盲盒”的原理,为什么老是买不到想要的那一个?为什么我越是买不到越想买?商家利用了你怎么样的心理?
“如果从坏事变好事的角度,这是一个很好的亲子交流话题。”
“盲盒”为什么那么火?这种商品经营模式是否应该面向未成年人?就此,记者采访了浙江省社会学会会长杨建华。
杨建华表示,“盲盒”其实是商家的一种推销方式,虽然是吃准了消费者的心理,但商家只要在遵循市场规则的前提下经营,也不能限制“盲盒”的售卖。现在不仅仅是小孩子买,甚至许多大人都很上瘾。由于孩子正处于对世界充满好奇的阶段,家长在尊重孩子爱好的同时,应该做到限制孩子对于欲望的过度追求,让孩子做到适可而止。
杨建华说,有孩子因为少某几张卡片或是少某几个人物,高价从别人或是商家那里购买,这种方式自己是不鼓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