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在北京市“回顾‘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健康北京建设专场上,丰台马家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陈应军介绍,马家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于2014年1月,辖区面积4.95平方公里,服务常住人口12.1万人,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1.3万人。马家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依托信息化服务手段,赋能家医签约服务,全面改善辖区居民就医体验,打造具有马家堡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为辖区居民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2017至2019年连续三年门诊量稳居全市社区第一,被评为“全国百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全国优质服务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中达到国家推荐单位标准,获国家卫生健康委表彰。
一、建立医防融合特色团队,完善家医签约服务体系
家庭医生是群众健康的守门人,为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我中心已经形成“1+1+X”的铁三角模式,第一个“1”是家庭医生,第二个“1”是家医助理,“X”主要包括专科医生、社区志愿者、药剂师、康复师等。家医助理深入诊室协助家庭医生开展服务,配合完成团队签约患者健康管理、慢病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家医签约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服务可及性;设置外科、皮肤科、心血管、内分泌首席家医团队,搭建“大全科小专科”模式;率先在天坛医院全科建立“智慧家医工作室”,开创基层全科医生到三级医院出诊先河,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畅通患者双向转诊,实现综合、连续、科学的整合型健康服务。
三、掌上服务,构建全预约就诊模式
发挥信息化优势,开发“身边医生”手机APP,签约居民与家庭医生实现在线交流、视频复诊、预约挂号、化验结果查询、用药记录查询、签约建档等,做到家医服务全“掌”握。手机APP拉近了家庭医生和百姓的距离,实现了全预约就诊模式,有效引导患者错峰就诊,减少交叉感染机会。自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心预约就诊率达到90%,履约率达到80%。
四、“健康大脑”让服务可视化
率先利用“互联网+医疗”技术建立“健康大脑”智能监测平台,签约居民无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是在家里,均可通过智能化自助设备,将测量的健康数据实时上传至“健康大脑”。当签约居民血压异常时,平台能自动短信提醒签约居民或家属和签约医生,家庭医生和助理可以及时跟进处理。“健康大脑”实现了家庭医生对签约居民健康状况的实时监测、全程掌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提升至75%。
五、智能回访让“签而有约”
中心注重在签约服务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做到签约一人、履约一人、做实一人。率先研发出“家医签约满意度回访”系统,每日回访签约居民,了解就医感受,对就医问题及时分析、整改,提升签约服务满意度。2020年研发出智能语音助手“小慧”,应用到家医签约回访中,让回访实现智能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中心还打造了血压实时监测智能回访系统,即将“健康大脑”与智能语音“小慧”信息互联互通,当患者血压达到预定危险峰值时,“小慧”即可自动智能语音外呼,及时了解患者情况,还可根据患者需求转接家庭医生,实现对签约居民24小时不间断的健康保护。
六、“互联网+”助力送药上门服务
为保障签约居民基本用药,中心试点建立“虚拟药房”,通过“互联网+”打通医院、医保和药品配送企业等各方系统,做到居家医保实时结算,实现了药品上线、配送上门、服务上位,让卫生服务更加具体直观和规范到位。通过整合人力、药品和服务资源,有效节约卫生服务成本,提高卫生服务效率,丰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物品种,解决因面积受限而无法储存较多药品种类的问题。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适应行动不方便老年患者的用药需求,积极开展“送药上门”,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保护了重点人群。
七、硬核打造科技防疫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面对巨大的预检分诊任务,智慧家医再添助力,中心创新建立“人工智能预检筛查系统”。该系统与中心后台数据连接,通过“刷脸”实现健康宝和身份信息认证,5秒钟自动身份认定、40秒完成流行病学史调查、24小时无人接触患者。人工智能预检筛查系统作为智慧家医的得力助手,解决了医务人员接触风险系数高、工作强度大及医院通行效率低的困难,提升了医护资源配置效率,改善了辖区居民的就医体验,为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贡献。
十四五期间,我中心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发挥信息化优势,进一步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就医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