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集成电路技术将如何发展?这场在上海举办的圆桌会议畅想方向

2020-12-18新闻25

院士圆桌会议现场。市科协杨浦东供图

集成电路技术将如何发展?

12月17-18日,以“自立自强,在危机中育新机”为主题的2020中国(上海)集成电路创新峰会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

17日8点30分,以“新时期的集成电路”为主题的核心论坛院士圆桌会议上大咖集结,分享集成电路产业的真知灼见。

在主旨报告中,国家科技重大专项(01)专家组总体组组长、清华大学微电子研究所所长魏少军对集成电路未来的发展,从器件架构创新,集成技术创新、芯片架构三个层面做了全面阐述。

魏少军指出,器件结构的选择将成为未来竞争的制高点,架构创新引领计算领域的变革,微纳系统集成技术将开辟摩尔定律的延续新路径,未来10年,面临器件结构的更新变革和系统集成的演进,能不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就是其中的关键。

峰会现场。

长三角区域集成电路发展如何规划与协同?

围绕这个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微纳电子学院院长吴汉明指出,长三角是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基础最扎实、产业链最完整、技术最先进的区域。长三角区域发展一定要充分注意差异性,上海在材料、装备、工艺等领域都应当作为龙头牵引;江苏的集成电路封装技术在国内处于引领地位;浙江的数字经济在全国出于领先地位,数字经济引领下设计和制造的高度融合是浙江的长项。

在吴汉明看来,长三角集成电路产业现有条件、发展前景、人才资源都是非常具有优势,各地应以各自之所长积极联动,从芯片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设备制造和关键材料等全产业链差异化布局,释放产业集聚效应。

在谈到集成电路人才培养话题时,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院长王建宇表示,目前“集成电路”成为了一级学科,对人才培养有利。从人才培养角度来讲,不要总盯论文,要重实践,这点很重要。

圆桌会上,上海华虹(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素心则从企业的角度给出思考。他认为,产业链的创新不一定只限定于先进工艺的迭代,而是一直在解决具体的应用问题。广泛的需求导致产能供应链碰到障碍,本身就说明产业链在不断地解决问题,找到新的应用和需求,提供后续产能保障。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行业互联网#集成电路#技术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