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是什么意思 蔡榨文子

2020-07-23知识7

历史上如果晋没有分成韩、赵、魏,晋朝会不会吊打秦国? 晋国吊打秦国,本来就是事实。春秋晚期,有东南西北四个大国,东邪齐国,南帝楚国,西毒秦国,晋国则一家独领北丐和中神通的两份实力,你说哪家最强,那当然得是晋国。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前夕,楚国的势力差不多已经蹂躏了整个中原,黄河下游的大国,如齐如宋都被楚所侵略,鲁、卫、郑、陈、蔡等国都已投降了楚人。换句话说,如果不是此时晋国的崛起挽救了大局,那么战国时期的秦灭六国的场景,就会提前出现,成为所谓楚朝。然而最终是晋国出手,击破了弥漫中原的荆楚入侵势力,压迫其退回原有之桐柏山大别山以南地区,使中原复呈安定之象。中原诸侯之逼于威势而附楚者,皆脱离楚国复回至中原集团,听从晋国之领导。晋国得到周天子策命,拥有 代表周王室行使征伐大权的\"尚方宝剑。那么,此时的秦国又是个什么情况呢?前627年,晋秦崤之战,晋胜。前625年,晋胜。前620年,秦晋令狐之战,依旧是晋胜。于是秦国卧薪尝胆,数十年后再来。前594年,秦晋辅氏之战,晋将魏颗打败秦国。前578年,秦晋麻隧之战,晋厉公打败秦国。前575年,晋楚鄢陵之战,晋厉公打败楚国。你瞧瞧,又打三回,依旧是秦国全部吃鳖。所以在春秋时期,晋国是毫无疑问的吊打秦国。但,就是从此时开始,晋国。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是什么意思 释义: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来说,还有什么遗憾呢?出处:出自春秋时期孔子的《论语·述而》。原文节选:子曰:“由,诲女知之。论语全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孔子的《论语》全文? 学而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译文: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译文: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

#孔子#国学#儒家#秦国#论语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