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79年,挣扎了五年之久的齐国,在田单的领导下得以复国。
然而,齐国,这个曾经最耀眼的战国,却从此变得沉默寡言。他不再参与六国合纵,对秦灭五国冷眼旁观,甚至附秦以求苟安,终于灭国。
齐国的最后60年,似乎给所有人都只留下了这样的印象。
事实上,这一印象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司马迁在《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中的记载:
秦与三晋楚燕五国相攻,因此,齐王田建的40多年里,齐国都没打过仗(秦日夜攻三晋、燕楚,五国各自救于秦,以故王建立四十余年不受兵)。
但子彧负责任的说,这一记载是有失偏颇的。
01
五国伐齐之后
公元前284年,燕秦赵韩魏五国伐齐,齐军两战大败,主力尽丧,乐毅率燕军长驱直入,齐国仅有即墨、莒城未破。
公元前279年,燕惠王立,燕军换将,齐将田单趁机反攻取胜。燕军节节败退,齐地掀起复国热潮,很快成功复国。
五国伐齐是战国时期最复杂的一场博弈。而此役带来的不仅是齐国实力的衰减,更重要的是,战国形势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首先是,趁着乐毅攻齐的这几年,秦国屡屡出兵。
秦国在五国伐齐之前,就已经攻取了齐国的河东之地;
公元前280年前后,白起率军五次攻魏于梁囿,若非燕赵因唇亡齿寒的原因,一面攻齐一面救援魏国,魏国或许就此亡国;
公元前279-277年,秦国发动鄢郢大战,攻占了楚国最富饶的江汉平原,将关中本土、巴蜀之地、江汉平原三大富饶之地连成一片;
而除了秦国,其他各国也都没闲着。
燕将胡开袭破东胡,将版图扩展到辽东地界,设置上谷等五郡,实力几乎增长了一辈;
楚国、赵国分别攻取了齐国的淮北之地、济西之地。
魏国攻取了原齐国侵占的宋地,富甲天下。
齐国虽然复国,却失去了淮北、济西、河东之地,又被燕国劫掠一空,几乎沦为弱国;而楚国虽取淮北却失去了首都,实力也大大衰减;魏国虽得实惠,却无地利,彻底失去了曾经的霸主光环,不得不朝见赵王以求存国。
而得利的只有秦燕二国,燕国得辽东之地,又得齐国财货,一跃成为强国;而秦国更是开始隐隐显出独霸战国的地理和实力优势。
短短数年之间,战国形势大变。
正如楚国弋射者对楚顷襄王描述的那样,秦国面朝东方,处于最有利的地形之上,掌握着进攻楚、韩魏赵的主动权,正要展翅高飞,谁也难以单独抗秦(秦为大鸟,东面而立,左臂据赵之西南,右臂傅楚之鄢郢,膺击韩魏,垂头中国,处既形便,势有地利,奋翅鼓翐,方三千里,则秦未可得独招而夜射也)。
因此,这样的形势之下,齐国百废待兴,虽遭战败,却不敢怨恨五国,肯定会尽力的团结五国。
而对于五国来说,齐国已然无害,却于抗秦有利,如能转而扶持齐国,利用齐国的富庶共抗秦国,那么或许局势又将不同。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意识到这一点,也并不是所有国君都能放弃眼前之利。
02
亡于秦而取尝齐
齐国的确是这样做的。
齐愍王之子齐襄王田法章即位后,齐国几乎没有主动进攻任何一国,却对燕赵楚等仇敌之国保持了相当的冷静与友好,田法章甚至对叛国的孟尝君都表示亲近。
但五国却不准备放过这个无力反抗的齐国,他们心中藏着一个不可告人的阴谋。
早在楚怀王时,楚绝齐,而张仪诓楚,怀王怒而准备伐秦。
这时,陈轸建议楚王说,伐秦非上策,不如给秦国一些好处,与之共同伐齐,这样,楚虽然失地于秦,却可从齐拿到更大的补偿(伐秦非计也,王不如因而赂之一名都,与之伐齐,是我王亡于秦而取尝于齐也)。
而现在,弋射者同样为楚顷襄王给出了类似的短期规划:与燕赵结盟,先攻齐魏,时机成熟后再合纵攻秦。
楚怀王没有采纳陈轸的建议,而现在的楚魏赵,面对这样的“西亡东偿”的方案,却十分心动。
公元前274年,赵攻齐,夺昌城、高堂二城;前271年,蔺相如率军攻齐,至平邑而归;
楚国得到了淮北之地后,先占据了部分宋地,又攻占了齐国腹地的鲁国。从此,齐国的大门随时向楚国展开,楚国则想什么时候打就什么时候打。
对于这一现象,鲁迅先生曾有一个经典的总结,强者挥刀向弱者,弱者挥刀向更弱者。
然而,即使如此,齐国并没有完全放弃参与六国事务。
公元前266年,长平之战前,秦攻赵,齐国援赵,这便是“触龙说赵太后”的故事;公元前258年,邯郸之战,齐国也曾准备援助粮草。
但是,即使长平大战后,赵国再也无力阻挡秦国之时,五国也不曾停止这种自杀式的行为,仍在不断的攻齐。
公元前250年,燕攻齐,取聊城;楚灭鲁之后,继续北进,也在前250年前后,不断攻打齐南阳地区;魏安僖王灭卫之后,多次攻齐,取齐国五都之一平陆;公元前241年,赵将庞煖攻齐,取饶安,赵国疆域一度抵达东海。
03
齐国的选择
而在五国不断的攻齐之时,秦国却向齐国抛来了橄榄枝。
公元前237年,齐王田建甚至亲自前往秦国朝见,秦王政还设酒款待了田建。
虽然现在的我们都知道,这是秦国的远交近攻之计,但对于齐国来说,什么才是好的选择呢?
邯郸之战时,赵国求援无效,魏人辛垣衍却劝说当政的赵平原君奉秦称帝。这时,齐人鲁仲连分析说,秦国一旦称帝,那么距离它统治天下也就不远了(彼即适然而为帝,过而为政于天下)。
最终,鲁仲连说服了赵国和魏国,最终信陵君救赵成功,赵国没有倒向秦国的怀抱。
从鲁仲连的话中,可知他很清楚当时的战国形势,明白秦国独霸的后果。
而更有意思的是,鲁仲连是战国末期最著名的纵横家,更是齐国人,且与齐国当政的安平君田单交情很好,与齐襄王也有交集。
这至少能说明,齐国朝野对战国大势并不是一无所知。
那么,齐国为何会与秦国交好,而不是团结五国共抗秦国呢?我们同样从鲁仲连的另外一个故事中,可知端倪。
公元前250年,燕取齐聊城,田单率齐军反攻,燕将乐英(乐毅之侄)难以支撑,是守是退,犹豫不决。
这时,鲁仲连写信劝说其放弃抵抗。鲁在信中说,楚攻齐南阳,而燕攻济北,为何齐军不解南阳之危而独攻济北呢?因为“济北之利大,而南阳之害小”。
从战国晚期齐国疆域我们可以看到,齐之所以不救南阳而救济北,是因为齐国南部有长城,而北部只有济水这一道天险,一旦济北被攻破,那么齐国腹地将无险可守,亡国无日。
事实上,当年乐毅破齐,正是越济水而入临淄。而燕赵屡次攻齐的聊城、昌城、绕城、安平等地,正是鲁仲连口中有大利、而于齐国有存亡之危的济北之地。
由此可见,复国之后的齐国,一直不曾有时间喘口气,而是处于各国的连番攻击之下,时时有亡国之危。
换句话说,或许不是齐国没有认清战国大势,而是各国苦苦相逼。齐国被扼住了命运的咽喉,又怎能放心与各国合纵?
而此时,秦国因为远交近攻的原因示好齐国,如果换做是你做齐王,你会如何选择?
对于齐国来说,与其伸长了脖子让五国瓜分,不如暂时附于秦国羽翼之下,以求得休养生息的机会。
这并不是齐国不知大势,坐视五国被灭而无半点作为,而是当时的齐国能够选择的最优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