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常采用的网络结构 什么是电力系统自动化????

2020-07-23知识4

变电站自动化公司 这种系统结构图好像是上海聚仁电力能提供整套解决方案。该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是采用数据采集、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通过变电站二次设备的功能归并和优化组合对变电站运行工况进行实时监视、测量、自动控制和协调的电力综合性自动化系统。变电站自动化应具备以下几点:数据采集与处理报警处理事件顺序记录和事故追忆功能控制和保护功能管理功能数据库实时维护报表实时维护在线统计计算画面显示和打印时钟同步与远方调度的信息交换与其他设备的接口远方操作的防误闭锁功能系统的自诊断和自恢复变电站后台系统和常规变电站不何不同常规变电站其致命弱点即不具有自诊断能力、故障记录分析、能力和资源共享能力,对二次系统本身的故障无法检测,也不能全面记录和分析运行参数和故障信息。而全面微机化的综合自动化变电站,是以微机化的二次设备取代了传统使用的分立式设备。集继电保护、控制、监测及远动等功能为一体,实现了设备共享,信息资源共享,使变电站的设计简捷、布局紧凑,实现了变电站更加安全可靠的运行。同时系统二次接线简单,减少了二次设备占地面积,使变电站二次设备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它的发展应用提高了变电站安全、稳定、可靠的运行。从上图可以看出这个是上海聚仁电力提供的变电站后台系统改造拓扑结构图,该后台系统主要对采集到的电网数据的进行分析、利用、全面共享高级应用软件,并将高级应用软件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电能采集、处理系统等都融入了变电站后台系统中。它的许多先进技术已为广大用户所接受。如大规模的可变的容量系统、出色的图形编辑功能、完善的数据库系统、友好的人机界面、强大的SCADA(实时监控和数据采集)功能等。变电站后台系统改造中其功能应具备以下几点:数据采集与处理报警处理事件顺序记录和事故追忆功能控制和保护功能管理功能数据库实时维护报表实时维护在线统计计算画面显示和打印时钟同步与远方调度的信息交换与其他设备的接口远方操作的防误闭锁功能系统的自诊断和自恢复变电站后台系统和常规变电站不何不同常规变电站其致命弱点即不具有自诊断能力、故障记录分析、能力和资源共享能力,对二次系统本身的故障无法检测,也不能全面记录和分析运行参数和故障信息。而全面微机化的综合自动化变电站,是以微机化的二次设备取代了传统使用的分立式设备。集继电保护、控制、监测及远动等功能为一体,实现了设备共享,信息资源共享,使变电站的设计。变电站通常采用什么样的通信网络结构? 智能变电站的网络通信结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到网络的实时性、可靠性、经济性与可扩展性。网络的通信结构设计应具有网络风暴抑制功能,支持变电站内设备的灵活配置,减少交换机数量,简化网络的拓扑结构,降低变电站的建造和运行成本。另外,在智能变电站的设计中,还应对网络内的信息流量进行计算和控制,设立最大节点数和最大信息流量,并必须保持系统冗余。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常采用的网络结构有总线型、环型或星型等(见图5-3),也可以将不同的网络结构进行混合,实现网络冗余,保证网络的可靠性。在智能变电站的网络系统中,站控层网络可采用总线型、星型或环型网络结构,而过程层网络可采用双星型及环型结构。随着智能变电站网络系统的发展,还可以将站控层和过程层的网络合二为一,采用单一总线结构。求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1第一代(88—95)1983年,世界上诞生第一套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由ABB公司提供。1987年,世界上诞生第一套微机发电机保护,由ABB公司提供。1)前期Z80单板机,后期8031(8位);2)应用范围:35KV、110KV,保护有220kv以上的微机保护。应用很少,并未普及,只有极少数变电站采用;3)结构图全部以硬接线上RTU。4)在93、94年左右,这一代在变形:取消了变送器;增加了上位机数量。2第二代(95—02、03)1)前期8096,后期80C196(16位);2)低压侧保护开始时有一个机箱公用两个CPU保护几条线路的,到后来,都严格按对象分了。到98年,低压侧已全部采用保护、测控合一形式,并具备通信功能。这样,低压侧就不再需要集中式测控单元了,电缆少了、占地少了、就地安装,对变电站意义重大;直流电源已具备通信能力,数字式电度表出现;3)由于通信设备大量增加,对当时的网络带来很大考验,其原因主要有两点:装置配合不好;网络本身没有到位(开始是485,接着是现场总线);对上位机的压力也很大,主要表现在实时性上,响应很慢。4)开始应用冗余技术,做220KV等级;5)开始出现双操作员站、远动站、工程师站,上层网通信出现双以太网。为了解决多后台问题,出现了。什么是电力系统自动化???? 电力系2113统自动化电力系统自5261动化是我们电力系统一直以来力求的4102发展方向,它包1653括:发电控制的自动化(AGC已经实现,尚需发展),电力调度的自动化(具有在线潮流监视,故障模拟的综合程序以及SCADA系统实现了配电网的自动化,现今最热门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即建设综自站,实现更好的无人值班.DTS即调度员培训仿真系统为调度员学习提供了方便),配电自动化(DAS已经实现,尚待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automation of power systems对电能生产、传输和管理实现自动控制、自动调度和自动化管理。电力系统是一个地域分布辽阔,由发电厂、变电站、输配电网络和用户组成的统一调度和运行的复杂大系统。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领域包括生产过程的自动检测、调节和控制,系统和元件的自动安全保护,网络信息的自动传输,系统生产的自动调度,以及企业的自动化经济管理等。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主要目标是保证供电的电能质量(频率和电压),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提高经济效益和管理效能。发展过程 20世纪50年代以前,电力系统容量在几百万千瓦左右,单机容量不超过10万千瓦,电力系统自动化多限于单项自动装置,且以安全保护和过程自动调节为主。例如,电网和发电机的各种继电。干式变压器与箱式变电站的区别 一、结构上不同1、干式变2113压器:由5261硅钢片组成4102的铁芯和环氧树脂浇注1653的线圈组成,高低压线圈之间放置绝缘筒增加电气绝缘,并由垫块支撑和约束线圈,其零部件搭接的紧固件均有防松性能。2、箱式变电站:箱式变电站是由高压开关设备、变压器、低压开关设备和功率补偿装置等组成在一个或几个箱体内构成紧凑型的变配电成套装置。二、作用不同1、干式变压器:适用于断续过负荷运行,或应急事故过负荷运行。2、箱式变电站:主要用于取代传统土建型变电站,实现变配电功能。三、特点不同1、干式变压器:机械强度好、抗开裂性能好、防潮湿、散热效果好。2、箱式变电站:结构紧凑,投资省,占地少;安装方便,建造快速;较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通用互换性强;操作维修方便。参考资料来源:-干式变压器-箱式变电站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其核心是什么?主要有哪些任务? 变电站自动化监控系统的结构组成分类zhidao有很多种,一般来说比较常用的分法是把它分成这几个部分组成:1.间隔层:就是在现场运行的那些设备的数据采集,保护和控制装置。比如:综保继电器,保护控制柜,多功能电表啊等等。他们是和一次设备联系最紧密的部门,实际的数据采集,设备控制都是由它们来完成。2.通信层:间隔层和站控层(见如下)的数据需要通过一些通讯电缆/光缆进行传输,中间还得有一些通信设备比如通信管理机,交换机之类的,用来负责数据的分发和传输,以及原始数据的存储等等。3.站控层:其实我们通常所说的后台了,包括电脑,打印机监控屏幕等等。在这一层要对搜集上来的数据进内行一些应用开发,以便显示在终端屏幕上;一些遥控指令也从这一层发出去,通过通信层最后送到间隔层去容执行。哪些部分是核心,就看你怎么理解了。我认为以上这三个部分都很重要,缺一不可。就好像站控层是大脑,通信层是组成身体的神经,心脏和血液和骨骼和肌肉;而间隔层是我们的神经末梢和手脚。电力自动化系统集成 采用自动控制和计算机技术实现变电站二次系统的部分或全部功能。为达到这一目的,满足电网运行对变电站的要求,变电站综合电力自动化系统体系由“数据采集和控制”、“继电保护”、“直流电源系统”三大块构成变站自动化基础。与变电站传统电磁式二次系统相比,在体系结构上,电力自动化系统增添了“变电站主计算机系统”和“通信控制管理”两部分;在二次系统具体装置和功能实现上,计算机化的二次设备代替和简化了非计算机设备,数字化的处理和逻辑运算代替了模拟运算和继电器逻辑;在信号传递上,数字化信号传递代替了电压、电流模拟信号传递。数字化使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与传统变电站二次系统相比,数据采集更精确、传递更方便、处理更灵活、运行维护更可靠、扩展更容易。电力自动化系统的结构模式1、集中式结构集中式一般采用功能较强的计算机并扩展其I/O接口,集中采集变电站的模拟量和数量等信息,集中进行计算和处理,分别完成微机监控、微机保护和自动控制等功能。集中式结构也并非指只由一台计算机完成保护、监控等全部功能。多数集中式结构的微机保护、微机监控和与调度等通信的功能也是由不同的微型计算机完成的,只是每台微型计算机承担的任务多些。。变电站分为哪几类? 1、一类变电站。是指交流特高压站,核电、大型能源基地(300万kw及以上)外送及跨大区(华北、华中、华东、东北、西北)联络750/500/330kV变电站。2、二类变电站。是指除一类变电站以外的其他,750/500/330kV变电站,电厂外送变电站(100万kW及以上、300万kW以下)及跨省联络220kV变电站,主变压器或母线停运、开关拒动造成四级及以上电网事件的变电站。3、三类变电站。是指除二类以外的220kV变电站,电厂外送变电站(30万kW及以上、100万kW以下),主变压器或母线停运、开关拒动造成五级电网事件的变电站,为一级及以上重要用户直接供电的变电站。4、四类变电站。是指除一、二、三类以外的35kV及以上变电站。扩展资料:变电站布设要求:①建筑物底层的附属10 kV变电站不需分室,变压器及高低压开关柜可同层同室布置,仅需保持特定间距,具有专有建筑物的35 kV独立变电站应按照功能分层分室布置;②变电站的室内布置应紧凑合理,便于运行人员的操作、检修、试验与巡视,开关柜安装位置应满足最小通道宽度要求,并适当考虑发展及扩建要求;③分室布置变电站应合理布置站内各功能室的位置,高压配电室与高压电容器室相邻,低压配电室与变压器室相邻,低压配电室应。自动化专业相关论文6000字 浅谈超高压变电站的自动化发展摘要:在变电站自动化领域中,智能化电气的发展,特别是智能化开关、光电式互感器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出现,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即将进入数字化新阶段。本文论述了超高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特征、结构及功能划分,并探讨了超高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体系结构、总线结构、系统安全和通信方式等相关技术发展的新动向,以及发展超高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应采取的策略。关扭词:超高压变电站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模式策略1前言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命脉,我国对电力工业的发展一直非常重视。以330KV巧ooKV为主网架的大区电网己经形成,全国联网的序幕已经拉开,更高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正在紧张地规划和前期准备。我国电力建设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建设和发展阶段。同时,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在我国城乡电网改造与建设中不仅中低压变电站采用了自动化技术实现无人值班,而且在220kV及以上的超高压变电站建设中也大量采用自动化新技术,从而大大提高了电网建设的现代化水平,增强了输配电和电网调度的可能性,降低了变电站建设的总造价,这己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然而,技术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随着智能。

#自动化控制#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干式变压器#微机#变电站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