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项羽破釜沉舟,瓦解秦国最后武力,教会项羽的,却是秦国战神白起

2020-12-18新闻31

巨鹿之战,项羽以少胜多,一举击败秦国最后的主力兵团章邯,使秦国彻底失去了抵抗之力。大家都知道的是,项羽为了激励将士们死战,采用破釜沉舟的办法,断掉大家的退路,只有这样才能让所有人全力以赴,最终也确实取得了胜利。

从此有了“破釜沉舟”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不顾一切也要干到底的决心。项羽也因巨鹿之战的胜利,而成为威震华夏的名将,奠定了西楚霸王的基业。

可事实上,破釜沉舟并不是项羽发明的,很早便有人采用过,而且最擅长破釜沉舟的,恰恰是项羽的死对头秦军,尤其是武安君白起,就是那个在长平之战中,杀死四十万赵军的白起。

早在公元前624年,秦军在伐晋战时,便有过烧毁自家战船,逼迫将士们死战的案例。当时的主将之一是白乙丙,被认为是白起的先祖。这一仗当然是打赢了,所以白起才会故伎重演,打败楚军。

楚国是秦灭六国过程中,最为强劲的对手,楚国疆土辽阔、人口稠密,军队数量不亚于秦国,而且民风彪悍,战斗力很强。从周朝立国开始,楚国便是中原王朝最大的对手之一。在几百年的相互交往和融合中,楚国已经成为中原文化的一部分。

但是楚国的弱点也很明显,国内贵族林立,各自把控着一部分政权和军力,楚王看似至尊,实际处处受到贵族势力的掣肘,使楚国很难做到齐心上下,共同对抗秦国这个强敌。

这一年,楚国大将乔打败来犯的秦军后,发动南征,为楚国开辟云南、贵州等地,以补偿历年来被秦国侵占的地盘。虽然乔的南征很顺利,但跑得太远了,一时半会儿无法撤回来。白起看准这个时机,对楚国的邓城发起了进攻。

从规模上讲,白起的这次进攻并不算大,他只带了4000本部人马,再从汉中郡征发数万部队,便乘舟沿汉水而下,直扑楚国的邓城。等到守卫邓城的楚军发现时,秦军的战船已经靠岸登陆,开始攻城。

别看是临时征发的部队,秦国数百年如一日的动员机制,使这些秦军具备了很高的军事素质和作战技术,大部分人都参加过往年的战斗。秦国才是真正的全民皆兵,而且还是很精锐的那种。

果然,没多久邓城便被秦军攻下,白起稍作休整,命令全军登船,继续向楚地进攻。秦军再次登岸,准备攻取楚国邑时,突然发现战船着起了熊熊大火,是楚军来偷袭,要断掉他们的退路吗?

当然不是,下令烧船的是白起,他让自己的卫队放火烧掉了所有战船。然后他告诉每一个士兵,我们已经深入楚国腹地,敌众我寡,只有抱定死战的决心,才能拿下城邑,补充自己粮食。如果攻城失利,我们连退路也没有,都会死在楚地。

白起除了烧船外,没有砸锅吗?没有,也不用,因为秦军轻装而来,带的多是干粮,就算有锅也没用。所以,必须一路打过去,抢楚国的粮食。

不管心里面愿不愿意,秦军都没有了退路,只能舍生忘死的作战,打败每一个敌人,才能有活路。于是,秦军打得愈发凶悍,把一座座楚国城邑踩在了脚下,直到白起此行的主要目标鄢城。

鄢城是座大城,曾经是楚国陪都。这里城高墙厚,秦军又没有携带攻城器具,一时之间难以攻下。白起见强攻不成,便使出了另外一计——水攻,引蛮河的水来淹鄢城。

可有一个问题,蛮河距离鄢城有上百里,就算掘开河堤,经过这么长的路程,大水也被化解得干干净净了,怎么用来淹城?白起用了一个最简单,也是最费工夫的办法,挖水渠把蛮水引过来。

数万秦军在楚国大地上挖水渠,周围城池里有数倍于秦军的楚军,但没有一支楚军敢干涉秦军的行动。这些城邑分属不同的贵族势力,根本不可能协同作战,只能乞盼秦军不要来攻打自己。

就这样,秦军在楚国大地上挖了一条上百里长的水渠,不知道的人还以为秦军是来给楚国修水利的呢。等到水渠修成,再掘开淹没鄢城后,秦军乘势攻入,占领了此城。

至此,白起完成了这一次的攻楚之战,攻克鄢城、邓城等五座城池,歼灭十万人以上的楚军,为秦国夺取大片国土。白起焚毁自家战船,激励士卒死战,并以少胜多,一路上拔营克城,无一不胜,战神的名号就是这样一仗一仗打出来的。

而楚国内部的不团结,也给了白起可趁之机。白起正是看到楚国各贵族、各城邑之间各自为战,互不统属的弱点,才敢于轻兵直入楚境,甚至挖了一条上百里的水渠。由此可见,国家内部矛盾无法弥合,才会让外敌趁虚而入,带来无尽的灾祸。

#秦朝#白起#秦国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