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时代,人们接受和发布信息变得尤为容易。社交媒体放大了网民的声音,大数据智能算法也在迎合用户使用习惯。不过,网络中的各类信息令人眼花缭乱,各种评论、小道消息铺天盖地,稍有不测便淹没在信息的洪流之中。“假作真时真亦假”,有时候被歪曲被误读的信息比真相更加大行其道。
今年8月初,杭州女子吴女士(化名)取快递时遭偷拍并被造谣“出轨快递小哥”,事件在网络上大肆传播,令其备受困扰,遭遇“社会性死亡”。造谣者虽然道歉了,可并无诚意,且拒绝赔偿。4个月过去,被网络谣言折磨的小吴提起刑事自诉,让法律给她一个“说法”。12月14日,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对该案立案受理。
据新华睿思系统分析,杭州吴女士“出轨快递小哥”事件在网络上提及频率较高的热词为:网络平台、造谣、传播、低成本、维权。其中12月16日是信息发布的高峰期,发布信息量为14360。网友们对于此事关注度极高,据最新的结果显示,网民在事件的情绪分布中,其中情绪“怒”占比最大,其次为情绪“不悦”,占比分别为38.99%和18.49%。多数网友在网络上发声:“支持小吴,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绘声绘色”的谣言终究挡不住公众对于真相的追寻。12月16日,新华网发布《杭州女子取快递被造谣事件调查》,仅一天不到,阅读量已过10万+。根据新华睿思数媒系统分析,该文章在互联网上传播总量225篇,有119个媒体参与传播。其中12月16日下午4时是传播的高峰期,共传播68篇文章。
除去类似于吴女士“出轨快递小哥”纯粹的造谣事件,还有一种现象在网络空间中也很常见,就是基本事实架构是真实的,但却在事情的具体细节之处招到了许多网民的曲解误读,正所谓“盲人摸象,不见全貌”。此类情况也是网络暴力的来源之一,值得留意。
例如,最近网络上“刷屏”的杭州萧山一女孩未注射狂犬疫苗脑死亡事件中,不少舆论质疑女孩的家人“重男轻女”,认为只带弟弟打狂犬疫苗而没有带姐姐打,导致姐姐脑死亡。网络上责骂女孩家人的声音无数,无疑令这个正遭遇打击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
可是,种种回应标明:截至目前,还没有证据,能够证明女孩父母“重男轻女”。网上的一些声音,更像是一种针对假想敌的泛道德化指责,是一种“空对空”。但它带来的后果却可能是真实且严重的。除了对这个家庭的伤害,这样一种走偏、歪楼的舆论反应,也模糊了狂犬病案例通报的焦点,弱化其警示和科普意义。
我国是拥有网民人数最多的国家,加强网络空间治理也显得尤为重要。 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9.4亿。网络谣言等不良甚至违法信息不时出现。2020年发布的《中国网络诚信发展报告》显示,66.6%的被调查者经常遇到网络谣言。
雪崩来临之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很多人觉得互联网是虚拟的,离我们生活很遥远。事实上,互联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或许在键盘上不经意之间的几个字句,就给他人的生活带来了影响。
因此,每位网民都应提升独立判断能力。对未知信源的信息始终抱有怀疑,避免站在道德制高点指责别人,甚至对陌生人恶语相向。我们正处于规模空前的互联网社会,任何细节都可能在网络空间被无限放大,这也使得网络暴力呈现出比一般暴力形式可怕得多的力量。这时候,善于运用法律的武器也显得尤为重要。
网络暴力造成严重影响的,可以追究刑事责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
正如新华社评论称,一个正常、理性、多元的社会,需要时刻保持对法律的敬畏,对网络暴力的“绝不退缩”。无论我们的社会有多少问题、多少矛盾,都应始终相信法律总会给人们带来希望,让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信仰。
策划:廖晓华
监制:徐乐静
作者:韩冰玉、骆思宇
设计:集嘉
《睿思一刻》(浙江)由新华网客户端、新华网大数据中心、新华网浙江频道联合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