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封疆大史”一词,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它原来是指有封地的诸侯,后来分封制被废除,在明清两朝而言,就是巡抚、总督一级。在古代就是一省或多省的的最高领导官员。“省”的这个概念源于元朝行省,当然在元朝之前,与封疆大史定义相同的官职,还是存在的,比如唐朝的节度使,其权力大小与土皇帝无异,所在管辖的民事事物及军事统统由其自裁。
这便是“提督军务总兵官”,简称“提督”,我们最熟悉的就是“九门提督”。从品级上来讲,作为高级武官,提督是从一品。至于总督,一般来说为正二品,即便是挂兵部尚书衔,或者挂都察院右都御使衔的总督,也不过是个从一品。比总督低一级的巡抚则多为从二品,但山东巡抚和挂兵部侍郎衔的巡抚不同,一般为正二品。所以从等级上来说,权势最大的总督也不过与提督平级。
比如在知府手上,他们可以直接上诉到朝廷,也就是可以直接给皇帝打小报告,但提督却不能这样,他们甚至还不如一个四品知府,连军务也没发调动,这主要是因为满汉之间的差异。八旗是满人的官职制度,在清朝看来这属于嫡系,而绿茵是汉人的官衔制度,所以无法跟八旗相比,而且两者的工资待遇相差也很大,八旗的官衔制度下,工资也比绿营军高出许多倍。
而一些地方提督就更惨了,为了限制提督的权利,规定提督领兵处处都要向朝廷请示。除此之外兵权还被总督还有巡抚瓜分了大半。作为封疆大吏,像总督、巡抚甚至是四品的知府,都有直接给皇帝上密折的权利,但是提督作为一品官员,却没有这个权力。也就是说没有权力被欺负了,连打个小报告的资格都没有。
清朝也有其特殊情况,因为清朝是满族人建立的国家,而提督管的是绿营兵马,绿营兵马又是汉人军队,这就很敏感了。于是,作为统治者,清廷必须保证兵权在手,更不能让汉人汉将拥兵自重,超越甚至碾压八旗,所以作为一省绿营最高军事长官的提督,就遭到了清廷极大的限制和掣肘。从根本上看,这依然体现了满洲贵族对汉人的不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