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一向为人们所传颂。他的壮烈之举,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人们,因为公众普遍认为,刺秦王不是一般的侠义行动,而是反抗强暴侵略的正义行动。可惜的是,刺秦的任务失败了。如何看待荆轲刺秦王失败的原因?一直以来,也是众说纷纭,没有一致的结论。
首先,客观条件,图穷匕首见,看似绝妙的刺杀计划,其实有很大不确定性。比如,秦王多疑,周边侍卫众多,我们可以想象,献图时不可能有绝佳的行刺方位。我们和领导汇报工作都不会离领导太近,更何况面对秦王,难度可以想象。其次,现场过程。图穷匕见,一次没有刺杀成功,秦王已经站起逃离,秦王孔武高大,身背宝剑,在侍从提醒下,拔出宝剑当即杀死荆轲。
与荆轲相比,同去的秦舞阳本来应该承担起刺杀大任,因为他的剑术要在荆轲之上,也有说法是本来刺杀的人就应该是他。但是秦舞阳的心理素质实在是太差了,走在秦朝朝堂之上,抖得都快要坚持不住了。荆轲一看不好,就把刺杀大任自己揽下来了。不得不说,荆轲还是非常有担当的。
荆轲刺秦体现了当时的历史格局,秦王秦国统一天下的加速,荆轲刺秦的失败,其实提现了秦国统一天下的必然性。或者说,荆轲刺秦成功了,也不会因为这改变秦国统一天下的历史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