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滞销,那就是许多农民心里的痛。以前农民是愁作物的收成,如今是愁没有好行情。时代在变,人们关注的事情也在转变。时代在变,各种物种在社会所扮演的角色也在不断转换、转型。不少物种牢牢抓住了人类的需求顺利转型了,而有些物种却没能随社会发展而成功转型。
一个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茭白,以前它可不是茭白,而是六谷之一的菰,会结菰米的植物。然而后来这种植物受到了真菌的祸害才变种成为大众喜爱的茭白。有人曾说可惜了六谷变成五谷,而实际上菰的转变,不正是更符合了社会需求,可以说是一个转型非常成功的植物了。
当然还有一些是本质上基本没变,而社会角色随着经济发展而发生改变,但改变之后的角色却是小众化的产品,就像柿子一样。柿子是我国种植历史非常悠久的作物,从历史相关记载来看,柿子在我国种植已经有3千多年历史了。在这历史长河当中,柿子主要扮演的角色还是农民的粮食,在经济富足的时候它是普通粮食,在闹饥荒粮食紧缺的时候它是农民的救命粮。在不同的时代不同时期,柿子失踪都没有改变它原有的角色。
柿子不仅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糖类及多种维生素,而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它还是农民兄弟心中的“铁杆庄稼”、“木本粮食”。但这在如今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下,高科技改变生活,物质充足,生活条件不断提升,柿子的角色也在发生着转变。从一个救命粮、木本粮食转变成水果,但这一转变却没有给柿子带来好的出路,反而成了一种小众水果。
社会角色转型失败之后,柿子的市场也面临着严峻考验。每年冬季柿子大面积成熟之后,经常能在网络上看到哪里柿子滞销、哪里柿子烂一地、哪里柿子没人要的新闻。从时间上几乎每年都有柿子大面积滞销,从地域上看,很多柿子种植产区都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
有心的农民不舍得柿子烂掉,还会捡来做柿饼,而有些则是直接让柿子烂在地里,捡都懒得捡了。虽然近几年来,柿子通过微商、网络销售等方式打通了不少销售渠道,但这些似乎都无法把柿子碰上台面,小众水果的身份依旧仅仅贴在柿子的身上。
不少农民看到柿子年年低价,如今早已经放弃了柿子,携家带口出门打工去了,只有那些一辈子照护那些柿子树的人,如今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只能默默守着古老的柿子树。柿子如今沦落到如此下场,不知我们是要为我们当下富足的生活高兴,还是要为柿子转型失败而感到悲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