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2020-12-18新闻15

今天来讲淝水之战。这场改变天下局势的大战,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是千军奔腾万马震动,天地变色日月无光的。它仅仅是一场很小的战斗,小到比赤壁之战都还要小——赤壁之战最起码还放了一把火,淝水之战却连一场像样的战斗都没有。前秦号称有百万大军,但事实上,这百万大军根本就没有对战局起到任何作用。最后真正上到前线的,应该只有前秦多年以来东征西讨、赖以立国的精锐部队,但可惜的是,这些部队也没有发挥出战斗力来——不要说跟他们以往的正常水平比了,他们在前线的表现,甚至比乌合之众都不如。这实在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毕竟近二十年来,前秦几乎一直都是百战百胜的。它们已经击败强大的前燕,一统北方。而且就在淝水之战发生的同时,前秦名将吕光也都还带领大军横扫西域,最终把西域纳入了前秦的统治之中。那为什么在与东晋的战场上,这支百战之师会如此不堪一击?雄雄百万大军,为什么竟然毫无用武之地?又为什么在淝水河畔发生的这一场战争,最后竟然直接导致了这个大帝国的轰然倒塌?今天,我们就来试做分析。

在解释这一切之前,我们需要做一个简短的回顾,看一下当年西晋灭吴的大体过程。为什么要做这个回顾?因为当初发生在西晋初年的这场南北之战,战略正确,举措得当,是后来几乎所有南北战争的标准模板。前秦最初的战略构想,也就是实现这种局势,只不过最终没有成功。

如上图,西晋当时灭吴,共派出了东中西三路大军(此处的三路,并非当年西晋的实际分兵路线,仅为叙述方便用,请注意):

这个方案总体看来,对于前秦的可借鉴意义很大。如今北方实力强于南方,只要能想办法抵消长江天险制造的障碍,再加上同时出击,使南方首尾不能相顾,那么灭亡南方政权便指日可待。这,也正是前秦的战略谋划。

基于这样的战略谋划,事实上,早在淝水之战前五年,前秦便与东晋打过一仗。战争由前秦一方发动,目标是攻克东晋所占据的襄阳。这次军事行动,并不能看作是苻坚对王猛遗嘱的违背,而更像是前秦在时机合适的情况下,为未来可能出现的南征所做的准备。这一战,前秦也参照了当年西晋伐吴的历史。走的,就是当年西晋中路大军从襄阳带兵南下的套路——这一部分内容,我们在番外会做详细解释,此处先忽略。总之,前秦目的十分明确,就是一定要夺取襄阳。当时襄阳的守将是朱序,在死守了近一年以后,襄阳城破,朱序被俘。苻坚还是一如既往地滥发好人卡,对朱序予以重用,任命其为度支尚书——这是类似于财政部长的职务。此时距离淝水之战的爆发,还有五年。苻坚不会想到自己的这一番善意,完全没有换回任何好报:在前秦多年的生活,并没有给朱序带来归属感。而正是此人,在淝水之战中成了影响战局的关键因素。此后,前秦沉寂了五年,着力解决内部问题。直到太元八年。这一年,在经过了长达十个月的漫长内部讨论后,大秦天王苻坚的个人意志终于变成了国家行动,前秦朝廷达成共识:发兵南征 。这个新近统一了北方的氐族政权,动员能力异常强大:按照苻坚的预计,能投入战争的兵力大约有97万。但实际上,真正动员起来的兵力,最终达到 112 万。晋太元八年(公元383年)八月,由前秦阳平公苻融率25万大军做先锋,苻坚亲率60万步兵、27万骑兵为后继,前秦正式出兵。

经过了如此漫长的讨论和大规模的征发军队,前秦的战略意图自然早已为东晋所知晓。在前秦发兵前的三个月,东晋为了减轻下游所受到的压力,便已命晋荆州刺史桓冲倾十万荆州兵攻打襄阳;同时,另派偏师溯江而上,仰攻蜀中。对此,苻坚一方面派兵支援蜀中与襄阳,一方面继续征发部队,推进战争。战事终于一触即发。在谢安的居中指挥下,东晋一方进行了积极的防御,并在各方的配合下,将战场设定在了寿春一带——是的,淝水之战的主战场,是由东晋选定的。到这里,我们也终于可以接着上一篇文章留下的话头,来详细解释谢安为这场即将到来的大战,都做了哪些努力了。先上个图,请放大查看:

前秦与东晋,都是在循着西晋灭吴的现成经验,来做战前准备。因此前秦的目标,就是要尽量实现西晋当年的局势。对此,前秦准备得颇具成效:上游占据了益州,可以顺江东下;中游占据襄阳,也达成了西晋当年的战果。而东晋作为防御一方,自然就得竭力避免西晋灭东吴时的局面了。只是现如今开局不利,前秦已经在西线和中线上取得优势。既如此,那谢安唯一能做的,就是在东线下功夫了。在前秦统一北方以后,秦晋两国在东线的边界,基本上就是沿淮河一线。当初前秦攻打襄阳时,在东线也曾发生过战争,只不过前秦的军队被谢玄击败,东晋牢牢守住了淮河防线。而这,便是谢安的优势所在。只要守住了淮河防线,前秦三路夹击的规划就根本不可能奏效:当下游的长江两岸都在东晋的控制之下,前秦的船只就算能从上游和中游沿江而下,到了扬州(指扬州刺史部)境内,也只是孤军深入,很容易就会被围歼。

/ 这就要从水系的联通说起了。中国的大江大河,几乎都是东西走向的,水系之间很少能有联通。但淮河却不同,淮河和长江之间,在春秋时期即已被吴国所勾连。当年吴王夫差北上争霸,在今日的淮安与扬州之间开凿运河,修筑了著名的“邗沟”。这条“沟”,成为军队北上或者南下的通道(而如今勾连淮河与黄河之间的运河,是到明朝才开凿的)。因此,北方最好的南下路线,就是经淮河进入邗沟,然后直抵长江北岸。如果前秦能做到这一点,那么三路合围大势立刻便成,东晋将回天乏术。如今前秦倾百万大军而来,东晋的优势与劣势一目了然。劣势,在于双方的兵力对比极其悬殊。整个东晋在东线上能投入战场的,只有谢玄麾下的六万北府兵——这支部队,是谢玄六年前在谢安的支持下创立的。但对面的前秦,兵力却有上百万之多。可优势也很明显,就在于淮河。东晋只要守住了淮河,前秦就无法形成三路夹击之势。这也正是东晋固守淮河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此外,固守住淮河,还有另一个原因:前秦军队聚集在长安、洛阳一带,想要到达淮河岸边,也得走水路,一来速度较快,二来省脚力。而前秦在行军途中经过的水路,是自曹魏以来,中原政权从东线运兵南下的必经之路——汝水与颍水,这又是淮河的两条支流。因此最终的结果就是,东晋在失去了西中两线的战略优势后,谢安所能发挥出来的最大优势,就是防守住淮河。只要守得住淮河,就能把前秦的百万大军顿于国门之外,使局势不至于倾覆。顺着这个思路往下推演,既然南北大战会沿着淮河一线展开,那么在淮河的支流——淝水(今东淝河)开战,就将是最有利于东晋一方的选择。战场,东晋就这么选定了。

再放一遍图,帮大家加深印象

然后再来看前秦的这一百万大军。晋太元八年八月,秦建元十九年,前秦发兵一百万,正式南征。这一百万人,不是现役部队,而是征发来的。也就是说,他们连预备役都不算,是临时征兵凑成的。苻坚之所以搞这么大的动静,是想一战功成,毕其功于一役。这么想,也算是理所应当:南北地理条件不同,如果最后变成了一场持久战,那么北方军在南方的领土上客场作战,成功概率只会更低。与其如此,还不如一次性动员起一支庞大的军队,一次搞定。

而且前秦的动员能力也确实是惊人的,1000000人,居然真的也就动员出来了。只不过,受限于行政效率,军队的集结成了大问题。命令从首都长安发出,到达各地的时间却不一样;而且,各地执行朝廷命令的力度也不尽相同,这直接导致各单位征发的速度参差不齐。最终,前秦虽然确实动员出了一百万大军,但这些人却从来都没有同时上过战场。史书对此的描述是这样的:

朝廷八月份决定南征,苻坚十月份到达前线,最后,大军十二月兵败回退,前后一共四个月时间。可等苻坚都已经败回洛阳了,还有没有到达前线的部队。这种高能低效的动员能力,是时代的限制。在没有电报电话、没有通讯网络、没有铁路飞机的时代,苻坚即便再雄才大略,也无力改变。更何况,这个漏洞,在战争中还被东晋一方给敏锐地抓住了。还记得文章开始我们提过的朱序吗?

开战前,苻坚曾派人去劝降东晋。找来找去,最好的人选,当然是他的度支尚书朱序:朱序曾经在东晋为官,和对方沟通起来比较容易。而且,朱序也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个任务。只是到了东晋的军营后,朱序说的却是下面一番话:

这条消息,最终成为秦军大溃败的关键:东晋采纳了朱序的建议,随即开始主动出击,挑起战争。而这里,又牵涉到了苻坚的另一项重大失误:

亲自上前线。

动员了这么大规模的军队,苻坚亲自上战场,这是必然而且必要的。否则这么大一支部队,不管是考虑到指挥调动的顺畅性,还是基于安全的角度看待,交给别人都是不妥的。但是,上战场和上前线,这是不一样的。前秦朝廷在之前的讨论中,群臣对于苻坚的固执束手无策。后来,曾经提出过一个折中方案:陛下你出征可以,但最好不要上前线,坐镇洛阳居中指挥就好。因为御驾亲征,有利有弊。好处,是能极大的激励士气,让士卒奋勇杀敌;但坏处,却是不能撤,御驾一旦后撤,军队立即就会四散。可御驾的撤退,又是很有可能的,如果战场形势不利,那么苻坚肯定得先走,怎么着也不能把自己折在战场上。但这个提案也被苻坚拒绝了。如此,在前秦的策略错误以及东晋的主动防御之下,一场决定天下局势的大战,最后的胜负关键,就变成了这么一场规模不大的战役,而且,还是在北府兵的优势环境下进行的。这就是狭义上的淝水之战。

十月,苻坚抵达前线,命朱序劝降。十一月,谢玄派刘牢之出击,取得洛涧大捷。随后,两军对峙于淝水。十二月,谢玄派遣使者,向前秦的前线总指挥苻融提议,希望秦军能后撤,让晋军渡河后决战。苻融同意,并暗地里准备在晋军渡河时袭击。可结果秦军刚刚后撤,朱序就派人在后方四处造谣,说“大军已经失败,正在后撤”。秦军当时在前线有25万人的军队,朱序这么在后方扰乱军心,后方根本就无法查证。他们能确认的,只是前军的确是在后撤。而在消息不通的情形下,苻坚的安全当然是第一位的,苻坚也随即后撤。然后,就变成了秦军的大溃败。秦军就此大乱,过河的晋军趁乱追击,大败秦军。苻坚负伤而逃。淝水之战,结束。

淝水之战的失败,对前秦而言是灾难性的。在此后几年间,这个曾经统一北方的大帝国迅速分崩离析,走向灭亡——这部分内容,我们下篇再做展开。历来有一种评述,认为东晋赢得淝水之战,纯属机缘巧合;谢安与谢玄能曝得大名,也是偶然。如果没有前秦军队的溃败,那么东晋根本就不可能取得如此胜利。对此,在下不以为然。如果单纯从战场上发生的事情来看,那么的确偶然因素很多很大——朱序在后方的扰乱,可能是最重要的偶然因素。但试问,哪一场战争不是如此呢?官渡之战如果没有许攸的偶然来降,曹操怎会去乌巢烧粮?赤壁之战如果曹操不相信黄盖,怎么可能点火成功?可我们只要仔细的再看问题,就会发现偶然背后的必然:为什么战争会在淝水发生,为什么这一场小战役的失败会造成整个前秦大军的崩溃?又或者,我们还可以反过来看,如果淝水之战时失败的是东晋一方,那么东晋也会像前秦一样分崩离析吗?答案是否定的。如果东晋真的失败了,那么淝水之战就真的只是一场小战役——谢玄和前秦交战了七八年,败了也不是一次两次,也没有说东晋因此就一败涂地了,相反,东晋还总能屡败屡起。只有前秦败了,就万劫不复了。考察当时前秦君臣的心态,他们可能根本就没想到决战会来得如此之快。他们想着的,应该是先等后方的大军在前线集结,然后再“以石击卵”,而根本没有想到就这么一次普普通通的阵地战,居然会会敲响帝国灭亡的丧钟。这才是这一场南北之战的真正关键所在:淝水之战的胜败,对于双方而言,后果是完全不同的。而这个决战的时间点和地点,不要忘了,可是东晋主动选定的。前秦南征,从一开始就有太多的漏洞和破绽存在。这既与苻坚自己的好大喜功有关,也与前秦国内的局势有关,还跟淝水之战时前秦一方的战略失误有关。但东晋一方,却能精准的找到前秦军队的最大命门所在,并敏锐的抓住机遇,予以致命一击。这,就是隐藏在偶然背后的必然。下一篇,我们就来做一个盖棺定论,看看大秦天王苻坚的功过成败。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