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陵墓历经2千多年,一直为盗墓贼垂涎,但从古至今也未听说有谁成功过,现在的考古队也从不真正的去挖掘,这是为什么呢?
一、无法找到的传说通道
从现在挖掘的秦始皇陵遗迹看来,秦始皇是要把生前的一切都带到地下世界去,而实现这一点,必然要建造广阔的陵墓。秦陵地宫位置的现在依然是个谜,从古至今众说纷纭,《旧汉仪》书中有一段秦陵地宫的描述,内容大意是,李斯向秦始皇做汇报,带了72万人修建陵墓,已经挖的很深了,好像到了地底一样。秦始皇和他说,再旁行三百丈乃至,这个旁行三百丈让地宫的位置彻底成为不解之谜。
民间有传说秦始皇地宫真正的位置在骊山,而骊山中和秦陵之间有一条秘密的地下通道,每逢下雨,地下通道中会有阴兵过道,会传出人的嘶吼声,马叫的声音,非常热闹。而考古学家根据这个传说沿途做过很多实地考察,但从未找到过这个存在于传说中的地下通道。
二、水银有毒,禁止入内
经过考古队的探测,确定地宫内有水银的存在。《史记》一书中记载着“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的说法被初步确认。水银是剧毒物质,地宫中的水银可以使尸体和陪葬品长久不腐,散发到空气中的水银如果被人或动物大量吸入可导致死亡,可能这就是无人前去盗墓的原因。
有人推测,地宫内的水银可能按照中国渤海、黄海的位置相同,也极有可能使用水银在地宫内相对应的绘制了我国江河湖海的分布。
三、建造大棚
秦始皇陵建造规模宏大,据推测,南北长约500多米,东西宽约480多米。根据这个情况,如果不能在挖掘前建造一个大约长宽500米的大棚,那秦陵基本无法挖掘。
大家都知道,挖掘是为了保护文物,而秦陵的挖掘时间跨度一定不短,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挖掘出来的东西要遮风避雨,既要保护出土文物不被风雨侵蚀,也要保证挖出的地宫不被雪埋雨灌。虽然建造这样的大棚从技术上可能实现,但考古学家也无法确定秦陵的土质是否能够符合建设大棚进行挖掘的条件。
四、地面景观无法保护
地宫一旦直接接触空气,秦陵中的地面景观可能会直接消失。因为目前还不能确定地宫的位置,如果不小心挖到地宫,大量空气涌入其中,那么2000年前的地面景观会随着空气退去原有的颜色,就如同现存的兵马俑一般,这个损失对我们是极大的。
五、地宫太深
如果地宫太深,考古人员如何进出,假如地宫距离地表30米深,相当于10层楼房的高度。如果地宫像兵马俑坑那样的土壁,那么人员进出可能导致塌方,如果垂直上下,那么考古队员的安全是一个问题。如果建设楼梯或其他上下的通道,那么肯定会破坏地宫内部的景观结构。
六、挖掘时间跨度太长
由于要最大限度的保护文物不受破损,兵马俑坑历经30年才挖掘了三分之一,秦始皇陵的面积大约56平方公里,如果按照这个进度来计算,起码需要几代人,几百年的坚持挖掘才可能挖完。当然,如果人类的科技进步到机器人自动挖掘的话,那么这个速度将大大的提升。
七、保护技术
文物挖掘出来是需要保护的,如果保护不当,丝绸可能变为飞灰,器物褪色,地宫中还可能有才会、帛画、漆器、竹简、陶器、笔画、木器等等,它们的保护也将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还有一些其他问题,比如挖掘资金所需巨大,如此庞大的资金要从何而来。还有现在的社会现状,一旦挖掘出来势必要对全世界开放旅游参观等活动,如有游客不遵守规定乱写乱画对如此重要的历史遗迹造成破坏,那将是多么令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