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别人给的零食别拿”,面对陌生人善意,你还在教孩子这样拒绝吗

2020-12-17新闻24

原标题:“别人给的零食别拿”,面对陌生人善意,你还在教孩子这样拒绝吗

玲玲和甜甜是一对年龄相仿的好朋友,两人虽然不是在幼儿园同一个班级,但是都住在同一个小区。

平时在小区里玩的时候经常能够遇到,所以两个小女生关系越来越亲密。

这天妈妈带着玲玲在小区里散步,正好看到了迎面走来的甜甜,玲玲显得特别兴奋,想要把手中的零食分享给甜甜。

在征得妈妈的同意之后,玲玲把她最喜欢吃的棒棒糖分了一根给甜甜。

甜甜虽然收下了,但是并没有马上吃,她往回跑了几步,来到了跟在她后面的妈妈身边,不知道和妈妈说了什么。

不一会儿就失望的跑了过来,把手中的棒棒糖还给了玲玲,告诉玲玲,妈妈说别人给的零食不能拿。

因为平时甜甜都是奶奶带的,所以妈妈今天也是第一次见到玲玲,很显然她把玲玲当成了陌生人。

不管女儿怎么解释她也不愿意听,只是单纯的认为这是女儿为了想吃棒棒糖要找出的理由。

玲玲有些不开心的接过了甜甜还过来的棒棒糖,两个小姑娘都没有再说什么。

甜甜的妈妈在一旁也颇为尴尬,她在考虑着是否要主动和玲玲妈妈打声招呼,以此来缓解两个孩子心中的不佳情绪。

01"别人给的零食不能吃",背后暗藏"陌生人恐惧"

这个世界是复杂的,虽然有很多美好的一面,但是也会有一些不为人知的邪恶一面。

作为父母最重要的责任当然是要保护好孩子,让他们知道社会的险恶,更要让他们知道不能轻易相信陌生人,因为类似这样的悲剧已经不止一次的上演。

别人给的零食不能吃,这句话有错吗?其实从某种意义来看,这句话并没有错,特别是面对陌生人时,更是不能随意接受对方递来的零食。

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好的保护自己,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的意义正是在此。

但是陌生人真的都是邪恶的吗?

这也许和我国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先入为主以及被害妄想症有关,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会把事情往最坏的方面去想,从而拒绝陌生人一切的善意。

但是如果这样去教育孩子,很有可能让孩子患上社交恐惧,使得他们不愿意主动和他人交流,封闭自己从而错失很多机会。

02过度压抑孩子会造成什么不利后果?

在一场婚宴上,一个小女生一直坐在妈妈身边,旁边的孩子都在打打闹闹,可是她却显得非常安静,完全没有想要加入其中的意思。

当其他孩子都争先恐后的伸手抓桌子上的糖果时,这个小女生只是默默的看着,却从来没有提出想要吃一颗糖果的想法。

也许是看到小女孩没有吃糖,旁边的一些父母好心的拿起一颗喜糖放到孩子手里,告诉孩子这是喜糖,吃一颗没事,还能够沾点喜气。

但是小女孩的妈妈却用眼神示意小女孩放下,于是小女孩温柔的对阿姨说了谢谢,然后乖乖的放下了糖。

这时小女孩的妈妈颇为得意,说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告诫她不能吃糖,不仅自己不会买糖给孩子吃,当他人给孩子糖时,更是不允许孩子伸手去接。

所以现在孩子根本不会有吃糖的想法,毕竟已经养成了好习惯。

没一会儿,小女孩的妈妈起身去上卫生间,这时之前安静的小女孩却突然像变了一个人一样。

她赶紧离开座位,把装糖的碟子拿到自己身边,开始一颗接一颗的剥起了糖果皮,然后把糖果一股脑的全塞进嘴里。

就在旁边人都看呆了的时候,小女孩的妈妈回来了,小女孩赶紧和之前一样端坐好,抿着嘴对妈妈笑。

也许小女孩的妈妈永远都不会知道刚刚发生了什么,在她心中,女儿将一直都是那个乖巧听话的孩子。

父母想要保护孩子没有错,但是用极端且强硬的方式去要求孩子拒绝接受他人的一切好意,这显然有些过犹不及了。

别人给的东西未必完全不能接受,而是要分情况去对待,否则只会给孩子心里留下阴影,反而加深了孩子对未得到事物的渴望。

03别人给的零食,要分情况去对待

1、突然给零食的陌生人

有的时候孩子身边会缺少大人的陪伴,比如大人因为加班或者临时有事,不能按时接送孩子放学。

这时对于稍大一点的孩子来说,他们很有可能需要独自一人坐地铁,坐公交,或者是走到学校。

如果此时身边突然出现了一个陌生人,还不断的想要和孩子示好,从口袋里掏出零食给孩子吃。

那么孩子就应该引起警惕,不管零食多么有诱惑力,孩子也要婉转但是坚定的拒绝,不要给对方留有任何念想。

2、孩子认识的大人

有的时候父母会带着孩子和同事或者朋友亲戚一起玩,几次之后孩子当然会对身边的人产生熟悉感。

而这些熟悉的大人们自然而然在见到孩子的时候也会经常给孩子一些零食,这时父母当然不应该让宝宝拒绝。

但是对于一些不利于孩子健康的零食,虽然父母允许孩子接受,但是也要告诉孩子不能多吃,或者是规定孩子在什么时间吃。

这样既能满足孩子对零食的欲望,又能把对孩子的伤害值降到最低。

3、孩子的小伙伴

现在很多孩子在外出玩的时候都会携带零食,当然这些零食并不是他们独自享用,而是和其他孩子一起分享。

这在如今已经成为了孩子社交的一种手段,通过交换零食,孩子之间的友情能够越来越深。

这时父母当然不应该去接孩子去接受其他孩子的善意,反而应该鼓励孩子进行交往。

同时也可以让自己的孩子用同样的方法拉近和其他孩子的区别,这才是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

想要让孩子保护自己,并不只是单纯的让孩子拒绝他们的零食,这些方面也要引起重视。

在人多的场合一定要跟紧父母,千万不能到处乱跑。

同时要牢牢记住父母的手机号码,万一不慎和父母走失,可以寻求工作人员或者警察的帮助,第一时间和父母取得联系。

让孩子知道不要随便和陌生人透露自己的信息,不要在身边没有大人的情况下随意接受陌生人的东西,一个人在家时不要随便给陌生人开门。

这些虽然都是生活中的小事,但是一旦没有把握好,便有可能对孩子造成致命的伤害。

父母对孩子有保护的义务,同时也有责任告诉孩子如何自保,当然也要让孩子知道陌生人也会有善意,这样才能让孩子心中有阳光,更愿意相信生活中的美好。

#零食#孩子#妈妈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