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太学在东汉初期影响较大,但党锢之祸使其对朝政影响渐衰

2020-12-17新闻13

中国古代的太学萌芽于先秦时期,太学和其他机构混杂在一起,非单独存在,到西汉汉武帝时期才成立正式独立的太学,主要教授儒家经典,培养的太学学生优异者将会选拔为官员,是王朝的最高教育机构。

汉光武帝也是太学生出身,对此深有感触,建立东汉后就开始重新修建新的太学,为王朝培养有用的人才。

东汉进入太学的人也是有一定的原则的,一般的人不能随便进入太学上学的。东汉时期明确规定进入太学学习人员的要求:第一,年薪超过600石的官员子弟,包含600石的官员子弟。相当于现在的县级官员的子弟,司马迁任职的太史令就是600石的官员。第二,郡国高材明经者,也有国家明经考试落第的人。明经指的是通晓经书的人才,有下面的郡县或者郡国推荐,也有参加国家考试落第的人员。第三,郡国学明经五十以上、七十以下的耆儒,经地方选送可入太学。

东汉的太学生大都是官宦子弟,也有较少的贫寒家庭的人员。太学生的附属人员也可参加旁听,也就是旁听生,这些人如果通过考试也可以任命官员。相当于现在勤工俭学的附属人员。官僚子弟有俸禄,生活比较滋润,而贫寒的学生很多都要靠自己来解决上学问题。

通过太学的教育,为王朝培养了一批儒家学者,有很多进入到官僚系统任职。东汉时期采取两年一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不同于西汉时期的一年一选拔,选拔的方式就是考试,当时称为策试。考试分为甲乙两种,考试的老师选择题目让考生回答的称为“对策”,这一题目形式固定;第二种则是由学生自己抽取考试题目回答,称为“射策”,参加不同的考试选任的官职也是不同的,后者明显要高于前者。

东汉汉桓帝时期,将策试分为上、中、下三等,按照考试成绩分等级,授予不同的官职。

太学的目的就是宣扬儒学,为国家培养有用的人才。

东汉太学生运动和太学的衰微。

东汉前期,太学经过大力的修建,太学最昌盛时期学生达到三万人,聚集了王朝不少的精英人士,为东汉的发展起到了助推的作用。

太学作为全国的最高教育机构,在建立之初就不单纯是一个学术机构,而是和政治紧密相连。西汉时期就有太学生联合起来抗议王朝对一些政治人物的处理,显示了正义的一面,王莽为了篡权,收买了一大批太学的学生为他摇旗呐喊,显示了黑暗的一面。

东汉末期,宦官专权,外戚干政,双方交替登场,官僚腐败,最大的体现就在选拔官员上。东汉时期的选官制度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举孝廉,东汉时期王朝推崇孝道,这是选拔孝顺的人加入到政府中来;第二种是察举,是由地方考察、选拔的人才推荐给上级或者中央政府,考核后任职;太学生选拔的官员则称之为“学选”。

东汉末年的政治腐败,导致王朝的选官制度受到极大的侵害,当时流传这样的记载:“举明经,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举孝廉,浊如泥。举良将,怯如鸡。”

举荐的通晓经书的人才却不学无术,举荐的孝廉之人的家庭却是儿子和父亲分开居住,将年老的父母撇在一边。被举荐的人只要有钱、有关系就可以了,进入国家的选官程序。三国时期的董卓就是内部关系举荐的“良将”。

东汉太学作为学术机构和官员的选拔之地,形成了一种品评官员的“清议”的氛围,对王朝的各级官员进行评价,褒贬不一。东汉前期很多官员都畏惧太学的这种“清议”,对腐败是一种遏制和打击的作用。

汉桓帝刘志时期,他依靠宦官夺回权力,重用宦官,为了解决朝廷的财政赤字,采用了卖官鬻爵的办法,只要有钱可以买到很多官职,官场一片乌烟瘴气。

以太学为首的一批清流们,对宦官们为非作歹很看不惯。而宦官在延熹九年(166年)汉桓帝大赦之前公开犯罪,然后借助大赦可以免罪,太学以及太学出身的一批官员对宦官在大赦之前的犯罪严惩不贷,不考虑汉桓帝的大赦。

汉桓帝得知情况后对太学生和太学出身的官员进行打击,很多士人逃亡,最后多亏了汉桓帝窦皇后的父亲窦武出面,太学生和太学出身的官员才逃过一难。

汉灵帝即位后宦官和太学生、太学出身的官员、同情太学的官员准备清除把持朝政的宦官,其中陈蕃率领幕僚和太学生几十人进攻皇宫,要求清除宦官,都被杀害,窦武起兵对抗,也被迫自杀。

这一次“党锢之祸”一直持续到黄巾大起义开始的中平元年(184年),历时将近二十年,东汉的太学遭到无情打击,对朝政的影响日趋衰微。

东汉末年,政治腐败,外戚和宦官轮番掌权,作为王朝的最高教育机构也很难独善其身,太学生选拔的学生出现了很大问题,很多无才能的人被推荐到太学,选拔学生任职官员也充满了铜臭气。太学生的学生运动对抗宦官也归于失败,很多人受牵连,影响力自然也就下降很多了。

#楚汉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