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枫冷慕诗 文史少年
汉武帝,16岁登基,颁布“推恩令”,解决了千百年来困扰无数帝王的重大难题,随即南平两越、北伐匈奴、经营西域、通西南夷、东定朝鲜,干这些事的时候,他才20来岁,大概是你们大学刚毕业的年纪。
李世民,17岁抗击东突厥、18岁灭隋、19岁灭西秦、21岁灭宋金刚、22岁统一北方、27岁以绝代战功成功登基、28岁开启“贞观之治”、31岁成“天可汗”,大半个唐朝由他亲手打下,当他完成这些功绩时,你们正在996加班。
秦始皇,被祖父抛弃,被父亲抛弃,被祖母背叛,被亲弟背叛,被母亲背叛,被妻子背叛,就是在如此凄惨的背景下,这个男人十三岁继承王位,30多岁横扫六国,首次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大统一。
对秦始皇研究得越深,越能感受到那种深入骨髓的孤独,以普通人的意志力,如果坐在了秦始皇的位置,恐怕不出半月就会精神崩溃。
你可能觉得我说得过于夸张,我告诉你原因。
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的皇帝,
都有自己的“事业合伙人”和“挡箭牌”。
这些人可以是自己的兄弟姐妹,也可以是官僚集团或者是宦官集团,再或者就是自己的老婆和儿子。
汉武帝有刘氏皇亲,
他们分封在全国各地,关键时刻能入京勤王,还有外戚卫青、霍去病给他支持。
唐高宗李治有自己老婆武则天当挡箭牌,
像干掉自己亲舅舅长孙无忌、处死萧淑妃、废太子这种事情,他就不用亲自动手。
明朝的皇帝有相权和内阁为他分担压力,
官僚集团在关键时刻,还能杀几个以平民愤。
甚至连成吉思汗这样的一代天骄,
都有托雷监国的经历。
可秦始皇却始终是孤身一人。
他不立太子,不封皇后,没有分封,甚至连王翦这样的超级大功臣竟然只有虚名而没有封地。
王翦
不立太子
中国历史上只有两个朝代没立太子,秦朝和清朝。
清朝虽然有段时间的确废除了太子,但后来又出现了“密诏”,实际上就是立太子的另一种形式。
而秦朝的皇子,除了有个虚名和比普通人富有,和庶民压根没有区别,因为他们没有爵位也没有封地。
很多人想不明白为什么秦始皇死后,赵高搞了一个假的遗诏,扶苏看完就自杀了,是不是性格过于懦弱?但实际上首先第一:秦始皇没有官方文件说扶苏是继承人。第二:扶苏没有爵位没有封地,缺乏斗争的基础盘。第三:如果扶苏有蒙恬的支持就能造反,那秦始皇估计每天都会睡不着觉。
不封皇后
这就意味着后宫没有嫡母,有权势的外戚也就缺乏了诞生的土壤。
这个问题很简单,大家想想后面的吕后就明白了,吕后以嫡母的权威打击关东庶子诸王,压制了汉朝朝廷的一部分反对声音,而且我一直认为吕后的哥哥吕泽当初应该是有建立一个足以和汉国分庭抗礼的吕国的,不然刘邦不可能看着吕后做大而不去行动,当然刘邦妥协的原因可能就是让吕后和自己的儿子登上皇位,保证刘家和吕家的血脉共治天下。
而秦始皇压根就没有皇后,这样虽然避免了外戚专权,但也同时失去了一个最亲近的帮手,以至于只能自己一个人硬扛全天下所有反对的力量。
没有分封
秦始皇这招那就真的太绝了,大家都知道,周朝搞得是分封制,王室宗亲和有功之臣全都有自己的封地,虽然这的确会引发分裂的危机,但不可否认的是,自己本家人在关键时刻是可以依靠的重要力量来源。
秦始皇怎么做的呢?他自己是当了皇帝,然后他的兄弟姐妹族人们,全都没有分封,别说什么远亲近亲了,连他的亲儿子都没有封地,这样一来会导致皇室宗亲过于弱鸡,二来会引发内部矛盾,大家暗地里会对始皇有不满情绪。
我以前在看历史书的时候,真的搞不明白秦朝灭亡的时候,那些皇亲国戚都去哪里了?怎么胡亥和赵高继位仅仅几十天内就能杀死所有的公子公主?现在我终于想明白了。
你看看刘邦他就不敢不分封,他的做法就是先分封,再把你搞掉,韩信就是典型的例子,如果暂时搞不掉的,那就先压制着,让后人去管,到汉景帝时期,爆发了“七王之乱”,被名将周亚夫平定,最后汉武帝用了一招无法抵抗的阳谋“推恩令”,这个问题几百年内就都不是个问题了,虽然作为皇室宗亲的刘备沦为了草民。
都说“伟大的人是孤独的”。
那秦始皇的孤独真的是超乎想象,没有宗亲支持、没有外戚分担、没有宦官集团背锅、没有继承人分忧、没有皇后助力……只有一个不太成熟的官僚体系和高高在上却冰冷刺骨的皇座,在无数个黑暗的夜里,秦始皇望着漫天星辰,思考着自己的归宿和人生意义,他找不到答案,直到晚年时,他感受到整个天下有一股难以压制的力量,他开始惶恐和担忧,于是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他频繁的调动天下人力,渴望平缓和中和这股涌动之力,只是,人命终有尽时,等不到解决问题的那一天,他就魂归华夏大地,留恶名于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