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帝国应该称得上是古代世界数一数二的超级帝国了,最大疆域面积高达3300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东到太平洋,北抵北冰洋,西达黑海沿岸,南至南海,占了世界土地面积的22%,相当于现在中国疆域面积的3倍之多。其蒙古骑兵更是骁勇善战,更是令敌对国家闻风丧胆。蒙古帝国的版图如此之大,主要是依靠蒙古大军的入侵扩张。所以,曾有人称蒙古大军战无不胜。但事实并非如此说,蒙古大军战无不胜的是明显被神话了,蒙古大军曾三不敌弹丸之国,其中有两个就是今天中国的邻国。
蒙古帝国版图
蒙古大军
忽必烈
一、入侵日本失败
蒙古大军曾两次入侵日本。第一次是在公元1274年11月2日,蒙古远征军从朝鲜南部起航,第一站是九州与朝鲜半岛之间的对马。11月4日夜,蒙古舰队的侧影在地平线上出现。11月13日凌晨4时,舰队重新启程。与对马相同,壹岐的防备十分薄弱,这里只有落魄贵族的后代平景隆统率着弱小的守备部队。相同的命运降临到壹岐岛的身上,密如飞蝗的箭雨飞向平景隆的部下,顷刻间制造了巨大的杀伤。夜幕降临,蒙古人退回到战舰上过夜。第二天上午,大批蒙古士兵将城池团团包围,不久就攻克下来。大军在登陆后将沿海岸向东前进,攻克博多,尔后再沿那珂川和御笠川之间的谷地前进,直捣日军的防御枢纽——太宰府。战斗在11月19日傍晚迎来了高潮,少弐景资带领两名家臣指挥战斗,这时一名身高超过两米的敌军将领映入视野。景资立刻拉弓放箭,受伤的敌将匆匆在亲兵簇拥下撤退,据说对方就是刘复亨——远征军的副统帅。或许是因为大将负伤,元军内部出现了激烈的分歧:几位将领对于是继续进攻还是撤退爆发了激烈的争吵。夜幕降临后,大军纷纷向战舰转移,沿途的房舍都被付之一炬。第二天早上,仿佛蒸发一般,蒙古军队一夜之间离开了海岸,朝外海扬帆而去。至此,蒙古大军第1次入侵日本失败。
第2次入侵日本是在1281 年1月,忽必烈再次下达了远征东瀛的命令,大军分为两部分,东路军将从朝鲜半岛出发,经对马前往壹岐,并在当地与从中国出发的江南军会师。蒙古大将阿剌罕作为最高统帅随江南军出发,而江南军本身则由汉将范文虎带领。此时,从北方刮起了一场大风暴,蒙古士兵们认为如果再不撤退,整个舰队就将毁于一旦。因此他们全体登舰,离开了鹰岛,驶向外海。这支舰队刚刚航行了四里,暴风便袭击了他们,由于编队十分密集,很多船撞在一起,沉入了海底。但是这一次蒙古大军遭遇了海上台风,台风开始肆虐时,蒙古舰队仍然停泊在鹰岛和九州之间的海域。由于很多战舰被锁链捆绑,在狂风之中,它们互相拉扯、碰撞,士兵纷纷被吹到海里,而早先驶到了外海的战舰则纷纷砍断锚绳,试图驶出风暴,但它们的努力无法改变结局。至此,蒙古大军第2次入侵日本,再次失败。
蒙古大军舰队遭遇海上暴风雨
二、入侵越南失败
蒙古大军历史上,曾三次入侵越南,但均已失败告终,而且是一次比一次惨。第1次入侵是在1257年,不甘受辱的蒙古大军开始从大理境内杀入越南。名将速不台之子兀良合台,被任命为此次远征的总指挥。他麾下不仅有40000名蒙古、色目和汉军部队,还有10000人的西南部落武装支持。与之对垒的陈朝军队也数量大致相同,并在之前就开始了动员集结。
战斗中,越南军队继续尝试以战象作为主要武器,惊扰蒙古人的主力骑兵部队。兀良合台则下令骑兵不断发射重型箭矢,攻击大象的腿部。最后,崩溃象兵开始转身逃窜,也顺便冲散了陈朝军队的步骑兵队列。面临溃败局面,御驾亲征的陈太宗陈煚也选择跑路,通过事先准备好的小船撤离。不久,蒙古军队便兵不血刃的进入了陈朝首都升龙城。但他们发现守军已经提前离开,而焦土战术正在都城周围地方展开。由于陈朝的地方封建化配置,使得权力与资源核心都没有集中于首都一城。位于各地的陈氏宗室成员,都以各种办法展开了反抗蒙古入侵的行动。倒是兀良哈台的兵力开始出现不足,以至于无法追击逃跑的越南皇帝,也没法继续扩大占领区范围。相反,入侵者的供应和补给线都在受到袭击,让前线部队变得举步维艰。1258年1月,重新集结的陈朝军队开始反攻。缺衣少粮的蒙古军队,在遭遇夜袭后损失惨重。这次对越南的征服便只能以失败而告终。陈太宗则考虑了蒙古和南宋双方的强弱对比,选择向新来者臣服纳贡。至此,蒙古大军第1次入侵越南失败。
第2次入侵是在1282年,忽必烈下令对越南南部的占城王国发起进攻。5000人的舰队占领了地方都城,却始终没有将占城国王和王子俘虏。当地人也立刻退到周围的山里,不断策动对元军的袭击。为此,忽必烈在两年后又增援了15000的军队渡海,准备将不服从自己号令的占城彻底攻灭。同时,另一支号称有50万人的军队,准备从北面进入陈朝地界。元世祖也希望就此将整个中南半岛的东海岸纳入帝国版图。1285年4月,沿着海岸线北上的蒙元南路军,突然发现自己被一支规模庞大越南军队拦住了去路。由于陈朝继承人了过去李朝的全民皆兵政策,所以大部分人都有6年左右的服役经历,在地方头目动员下可以迅速成军。他们分成水陆两队,以逸待劳的设立阵地。蒙元军队虽然也是水陆并行,但因为气候和长途行军问题,已经消耗了大量体力。在之后爆发的咸子关战役中,陈朝军队的优势被最大程度的释放出来。大量的轻步兵菊据险而守,并有贵族重骑兵和象兵这样的重装部队压阵。舰队中甚至还有南宋遗民赵忠率领的弩手和南宋水军残部,让部分元军以为南宋在本土复国成功,一时间士气大跌。结果,数万元军在滨海战场上被击溃,只有少部分人从海上坐船逃离。至此,蒙古大军第2次入侵越南再次失败。
第3次入侵越南是在1287年12月,总数达30万的各路元军掀起了新一轮战争。前一次的败军之将脱欢王子,带着部队蒙古和北方汉军部队,继续从广西南下红河平原。他们将突破陈朝设在凉山地区的北部防线,直接威胁升龙城。为了增加部队的数量规模,很多南宋灭亡时投诚的新附军也被编入其中。第二路军队有奥鲁赤指挥,主要由蒙元分封在西南地区的各级领主和土司部队组成。其中也包括了大理王国灭后时留下的精锐部队。他们将由云南境内南下,从西北方攻击红河平原的弱侧,削弱陈朝抵抗势力的战略纵深。第三路军队则由色目人奥马尔指挥,是拥有500艘大小战船的水师舰队。除了在广东沿海集结的船只外,还有很多招募自琼州海峡两岸的黎人担任水兵。他们将从海上冲入红海入海口的白藤江,以便把补给品和更多武器送到其他两路大军手里。虽然类似的战略在1285年已经进行了预演,但当时的元朝各路军都在事先没有统一的战略规划。只是忽必烈还是忽略的一个重点,陈朝并不是南宋那样的纯中央吏制帝国。南宋在襄阳和临安失守后,就基本上失去了全局层面的军事组织能力。但陈朝皇帝并不依赖升龙城这个表面上的单核。倒是蒙古人更喜欢依据旧思维,将其作为自己征服越南的主要基地。果然,在战争开始后,元军就陷入了之前都曾经遇到过的麻烦。无论是脱欢那支步兵为主的部队,还是奥鲁赤以骑兵和山地步兵为主的部队,都在沿途遭到不断的袭击。尽管以蒙元军队的战斗水平,完全可以闯关通过,却不免降低了行军速度。同时,他们每攻占一个重要关口,就必须留下部队驻守。否则就会被越南人重新夺回,用于截断自己的后路。在海上,奥马尔指挥的舰队则打的较为顺利。陈朝的水师企图在白藤江入海口阻击元军,但他们的小船却不是元军大船的对手。后者不仅可以从更高的船舷上释放弓弩、标枪,部分船还有装有回回砲进行远距离轰击。因此,越南战船只能选择退入江口,并不断向上游方向撤退。奥马尔也不想放过败退的敌人,继续率领战舰加速追击。因为越南人是本土作战,完全可以选择上岸迂回,给船队带来巨大麻烦。结果,负责作战的战船被调离了身后的运粮船队。在确定两支船队相距甚远后,早已埋伏在白藤江两岸的陈朝军队便突然杀出,将元军的大部分补给品销毁。不愿意就此放弃的蒙元军队,还是在1288年2月抵达了升龙城下。陈朝主力军则没有在都城和对手进行消耗,转而退往红河下游地区。元军此后发现自己并不能迅速攻克地方都城,又因为补给船队的覆灭而面临严重的后勤问题。鉴于前一次被迫撤退的惨败,他们也不愿意在地方的核心地带久留。各路人马开始在越军小分队的袭击中,按照原路后撤。为了减轻后勤压力并保护余下的战船,部分步兵也被安排到了水师船上,准备从海路一并撤走。1288年4月,陈朝的40000人马已经在白藤江两岸设伏。他们效仿当年吴朝统治者的做法,在水中布下了大量的木桩。元军船只在涨潮时尚能安全通过,但在水位较低的退潮时则必然被牢牢卡主。同时,大批水军的小型战舰在沿途不断下水杀出,力图拖住蒙元舰队的行进速度。后者则因为发现自己四处遭到攻击而更加惊慌失措,最后在混乱中撞入了陈朝守军布置好的大片木桩之中。在这次白藤江之战的最后时刻,数万越南军队从四面八方杀出,投掷燃烧物和火箭焚烧元军战船。同时发起了数次近距离跳帮战,将不少敌人的船只占领。由于有很多额外的撤退部队,奥马尔的船只已经严重超载,一旦附近船只落入陷阱,周围的其他船只也无处可逃。在持续一天的战斗中有数万人被杀,超过1000人被陈朝俘虏。主帅奥马尔等人也被就地擒获,送往升龙城处死。至于其他两路撤退部队,也因为袭击和后勤问题而损失惨重。至此,蒙古大军第3次入侵越南失败也是蒙古大军入侵越南损失最惨重的一次。
白藤江战役
由于第三次入侵越南的失败,忽必烈几乎放弃了在中南半岛方向的征伐。侥幸套回国的脱欢王子,则被他下令放逐到扬州任职。元世祖在晚年还曾经想发动第四次对陈朝的征伐,但他自己在准备工作完成前就已重病而亡。
三、入侵埃及失败
钓鱼城战役
1260年8月的一天,埃及马木留克(Mameluke)苏丹忽都思(Kudus)率领十二万大军从开罗出发,前往叙利亚去同蒙古军队决战。这几年来蒙古的西征大军在旭烈兀的统帅下,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席卷波斯和两河流域。两年前巴格达陷落,阿巴斯哈里发帝国(Abbasid Caliphate)的末代君主、伊斯兰世界的精神领袖穆斯塔西姆(al-Mustasim)被蒙古大军生擒处死,阿巴斯帝国灭亡;仅仅七个月前,阿拉伯人在亚洲最后的重镇大马士革陷落,至此埃及马木留克政权成为伊斯兰世界硕果仅存的一支武装力量。忽都思知道整个伊斯兰世界现在正站在悬崖边上,而力挽狂澜的重任落到了自己的肩膀上,生死存亡系于此战,倘若失败,则这个世界上的伊斯兰政权将不复存在。
库都兹此次东征时机选择的相当好,几个月前,蒙古大汗蒙哥去世,旭烈兀的哥哥忽必烈和阿不里哥为争夺汗位而发动内战,而旭烈兀率领十几万大军东归以助其兄一臂之力,只留下部将怯的不花率领两万军队镇守大马士革。忽都思得到消息,明白这正是决战的天赐良机,于是立刻将蒙古使臣斩首示众,然后征发举国之兵,准备前往叙利亚同怯的不花决一死战。出征之前,忽都思派信使去联络十字军在巴勒斯坦的据点,建议抛弃前嫌,合力抗击蒙古入侵。十字军骑士们因为刚刚被怯的不花击败,已经丧失斗志,拒绝了忽都思的提议,但也保证不会阻拦马木留克大军借道巴勒斯坦北上。
1260年9月3日,马木留克大军在巴勒斯坦北部的艾因贾鲁(Ayn Jalut)遇到了怯的不花率领的蒙古大军。虽然蒙古军队人数比马木留克大军少了几倍,怯的不花仍然神情自若,一副稳操胜券的样子,而他自信心感染了所有的蒙古将士。相比起来马木留克阵营里气氛却紧张压抑,从统帅忽都思到普通士兵都有些惶恐不安。虽然马木留克军队是伊斯兰世界公认的劲旅,蒙古军队在数十年的征战中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已经成为一个神话,任何军队和蒙古雄师对阵都会未战先怯。决战终于打响了,蒙古军队率先发起进攻,而马木留克阵线在蒙古精骑的冲击之下显得弱不禁风,很快溃退下来。至此,蒙古大军入侵埃及宣告失败。而这一次失败是蒙古大军入侵作战以来损失最惨烈的一次,几乎将近全军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