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两千年前的“龙兴之地”,也因此,“汉人”成了多数中国人的统称

2020-12-16新闻15

刘邦的人生可谓经历了数次大起大落,他的足迹遍布全国,但与他渊源较深的地方仅有三处:

一是、大汉王朝的立国之本长安;

二是、他起家的地方徐州;

三是、位于陕西南部的汉中。

在这三个地区中,对于刘邦影响最深刻的地区无疑是汉中了。

“汉”这个字具体产生于何时,尚无定论。但可以确定:它在汉字体系中出现得比较晚。甲骨文无“汉”字,西周及春秋金文有相似字形。

“汉”通常认为是形声字,字形从“水”,表示这个字的本义与水有关;“难”省去“隹”为声。关于“汉”的本义,先秦经典《尚书》说:“江汉朝宗于海”“冢导漾,东流于汉,又东,为沧浪之水”。《诗经·大雅·江汉》说,“江汉浮浮,武夫滔滔”,“江汉汤汤,武夫洗洗”。二书所说的“汉”是河流的名称,即:汉水。《诗经·小雅·大东》又说,“维天有汉,鉴亦有光”,同书《云汉》也说,“倬彼云汉,昭回于天”。“汉”、“云汉”指的都是天河。所以上古时代的“汉”字是什么样子,还不确定,有待于新材料的出土。

这里,我们再来说说“汉中”之地。

喜欢三国的朋友对汉中地区一定相当了解,这一地区的战略意义相当重要,等同于蜀国的北大门。对于蜀汉而言,汉中的战略地位无疑是最高的。当后主刘禅听闻汉中沦为敌占区后,没过多久便拱手而降了。实际上,早在西汉建国之前,刘邦就曾活跃于汉中。

当时,秦始皇与秦二世实行苛政,以至于,秦国正统沦为旧六国贵族的众矢之的,群雄借六国之名揭竿而起,组建联军。联军内部约定,先入关中者王。当时最有希望夺取汉中的无疑是兵强马壮的项羽,所以自负的项羽与秦军正面交锋,自北方攻取咸阳。

不过,让项羽没想到的是,由刘邦率领的义军采取了迂回战术,在项羽牵制住秦军主力的情况下先人一步入主关中。项羽没想到一个庸人刘邦,竟敢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抢地盘,怒不可遏的他想要将刘邦杀之后快,阻止其称王。

好在,刘邦非常有自知之明,他明白此时自己的兵力与项羽有巨大差距,双方的实力并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因此,刘邦主动将战功让给项羽。在项羽分封诸侯之际,心机狭隘的霸王故意将刘邦分封到地理位置偏远的汉中地,并给了他“汉王”的封号。

不得不说,刘邦的运气不错,除了鸿门宴之外,项羽还曾多次设下杀局,但刘邦均从中逃脱了。若非如此,也不会有未来的大汉王朝。汉王刘邦势单力薄,根本无法撼动项羽的地位。但将刘邦分封到汉中,绝对是项羽人生中做过的最错误的选择之一。

汉中的地理位置虽然偏僻,但却绝非鸟不拉屎的不毛之地。坐镇汉中的刘邦,占据巴蜀的地利,得以偏居一隅休养生息。刘备之所以在蜀地落脚,正是因为此地有剑阁天险,进可攻退可守。即便不想与中原群雄争锋,亦可稳守汉中不出,谋求长足发展。

毕竟,汉中地处秦岭谷地,是关中连通巴蜀的必经之路。在汉中一带,还有一条汉水可作为天险,端的是易守难攻。可以说,刘邦只需将精力放在防守上,就算他无缘逐鹿中原,项羽想要打下汉中仍非易事。

将刘邦分封到汉中之后,估计项羽也曾为此大为头痛,他不敢轻易地与刘邦翻脸,否则,汉军割据西南一隅,必将固若金汤。通过刘邦的巧妙经营,汉中发挥了它的战略优势。这里的农耕经济虽然发展缓慢,但刘邦却凭借天险稳定发展,通过时间积累战略优势,将军队养肥。从这个角度来看,汉中完全可以称为西汉的“龙兴之地”。

除此之外,汉中对于刘汉的事业来说还有另一层意义。当年刘邦在汉中遇到了命中的贵人韩信,收获了一员无双大将。从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到,刘邦之所以能够战胜项羽,很大程度上要仰仗于韩信的奇谋。早期,韩信曾投效于项羽,奈何项羽的目光短浅,没能看到韩信举世无双的军事能力,还险些因为一些小事将韩信处死。

对于韩信这种胸怀大志的人才来说,投身项羽麾下无疑是对他自身的侮辱,所以他追随刘邦实乃天命所归。实际上,在韩信投效刘邦之初,亦没有得到重视。所幸,刘邦手下的爱将萧何是韩信的故友,在他的举荐下韩信终于得到刘邦的信任,跻身汉军的决策层。刘邦将筹码压在了韩信身上博取基业,韩信则将人生压在刘邦身上博取前程。

最终,汉王在韩信的帮助下夺取江山,完成了改朝换代的壮举,韩信亦成为大汉的开国元老,位极人臣。虽然后来韩信与其他异姓王一样遭到肃清,但他与刘邦之间共同奋斗的君臣佳话仍名留青史。

通过刘邦夺取天下的整个过程,我们就能看出为何刘邦将王朝命名为“汉”了。当年,刘邦被项羽分封到汉中,成为汉王,因此,将国号定名为“汉”,完全在情理之中。

时至今日,汉中虽不是什么繁荣的一线城市,但是,该地区的历史氛围却十分浓厚。毕竟,这里不但是蜀汉的战略要地,更是西汉的龙兴之地。

参考资料:

【《史记》、《汉书》、《楚汉之争》】

#楚汉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