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历史上都有哪些比较烧脑的操作?

2020-12-16新闻9

烧脑的事情很多,只是认识到其中奥妙的不多。

一、韩信出的题目

在与项羽决战、对峙成皋的关键时刻,刘邦寄希望于韩信的支援。韩信的回应是,第一,在刘邦重臣郦食其说服齐国的情况下,悍然攻齐,导致郦食其被杀。然后要求刘邦封自己为“假王”(“齐边楚,权轻,不为假王,恐不能安齐。”)。

能看出韩信这个题目到底包含着什么用意吗?

汉初三杰:张良 萧何 韩信

我们知道,在此之前,蒯彻就已经建议韩信背叛了。韩信公开表示不能背叛,但是留用了蒯彻。政治上,韩信这种行为很容易理解。很多贪官就是这样办事的。他们嘴上说“你这个事原则上不能办”,然后行动上把礼物都留下了,并嘱咐行贿人过两天来找他。这意思谁都懂。

那么假齐王这道题,究竟在考什么呢?

我们来分析一下刘邦应对这一难题的多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同意韩信假王。

这就意味着刘邦承认,韩信的功勋足以封王。同时,“封假王”又意味着刘邦不舍得封真王。于是天下人都会说:

看,刘邦就像项羽一样,妇人之仁、小气吝啬、不舍得赏功。

要是这样,就是刘邦对不起韩信。凭此,韩信是可以反的。比如说他完全可以说,我为刘邦攻城略地,竟然只是假齐王,为什么不能直接就任呢?对于一般人来说,很容易就信了。韩信也可以在任命官吏时也让各级官吏都变成“假”官。代理一段时间以后,尝到了权力的滋味,就会追求“真”。这样就可以组织起一帮人跟着韩信造反。

这样答题,就输了。

第二种可能,拒绝韩信封王。

这就意味着刘邦公开拒绝了韩信,对韩信的功勋不予承认。这也就等于向全国宣布,刘韩之间出现了隔阂。要是这样,韩信的部下就要考虑站队了。尽管韩信的部下将领都是刘邦派给的。

要是这样,就还是刘邦对不起韩信。

而且双方撕破脸,韩信面子上过不去。韩信如果继续表现好,那么刘邦就变成了小人。韩信如果离心离德,别人也不会说什么。

第三种可能,刘邦封韩信为王。

如果是这样,韩信将会很被动。但是刘邦麾下依旧很难受。因为韩信封王,直接提高了刘邦部下的心理上限。刘邦部下就也会考虑封王,那么刘邦团队就面临着崩溃的危机。刘邦带队的难度就急剧升高了。

事实上,求为假王,是一个极具挑衅意味的出招。人人都知道韩信要的是真王,但韩信非说是代理,就是要揣着明白装糊涂,就是要激怒刘邦。挑衅激怒,是此举的又一个深层含义。

这就是韩信出的题。

不动点脑子,根本看不出来。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刘邦刻薄。

那么刘邦是怎么答题的呢?

二、大汉王朝的开创者

刘邦将韩信拔擢于平庸之中,拜为三军统帅,授以重兵,委以重任,专以方面。然后韩信攻城略地,威凌天下,青史留名。大功将成,而有异志。求立功而烹郦食其,继而不思其罪,只记己功,反求封王。韩信,身为刘邦所拜之将,佐为刘邦所遣之吏,领刘邦之军,奉刘邦之命,一朝得意,自立门户,这是分裂啊!

面对叛将的挑衅,历史上,刘邦当场就愤怒地要收拾韩信。然而在张良的提醒下,刘邦在转瞬间就醒悟了自己的错误,态度剧变,干脆利落地封韩信为齐王,破了韩信的损招。

刘邦是一个非常具有政治智慧的人。他慧眼识英雄、选拔聚集了一批极端优秀的人才。

汉高祖刘邦

很多人以为,刘邦的成功来自于忠臣良将的支持。但是人们很少注意到,这些人才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刘邦对他们的提拔重用也非常重要。

张良的例子大家都很熟悉了,还是举韩信的例子。

刘邦出川时,果断拜韩信为大将。很多人将此事归功于萧何,甚至归功于韩信。那么刘邦为什么要选择韩信呢?仅仅是因为萧何的私人关系吗?

如果仅仅是私人关系,那么刘邦和社会上那些蝇营狗苟之徒有什么分别呢?

事情没有这么简单,这里面还有很烧脑的事情。

韩信在项羽军中不过是一个执戟,投奔刘邦以后,迅速拔擢。最后,刘邦决心东归,问计萧何。萧何举荐了名不见经传的韩信。

我们现在知道韩信很强,我们现在知道韩信可用。可是在刘邦当时的那个情景,他怎么知道韩信强不强、可不可用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为什么要有主帅,主帅需要什么。

从政治上说,刘邦需要任命一名主帅。明确主帅,意味着宣告全军,汉军要出川反攻了。任命主帅是政治宣言,任命主帅是决心展示,任命主帅是政治动员。

从军事上说,项羽在关中分封三王,刘邦必须要有副手为自己分担次要战略方向,必须分兵。所以他必须寻找合适的军事主将,承担重要的军事任务。

这样我们就知道,刘邦需要一名大将。

那么这个大将要具备什么条件呢?

军事才能,这谁都知道。

政治信任,这谁都知道。

都知道是吧?你来选选看?

韩信是最合适的人选。

第一,韩信是项羽卫士。他在项羽军中地位虽然不高,但却是执戟郎中,可以认为是卫士一类十分亲近的军事人才。任命韩信为大将,就等于向全军表态:即便是楚军过来的人才,我刘邦一样信任!

第二,韩信是项羽的执戟郎中。他在项羽军中地位不高,可是在刘邦军中却能够位高权重!任命韩信为大将,就等于向全军宣传:人才只有跟着我刘邦才有出路!

第三,韩信是从项羽军中逃归刘邦、甚至追随入川的人才。任命韩信为大将,就等于向全军暗示:我刘邦在楚地有着极高的政治号召力!

第四,韩信是从项羽军中逃归刘邦的人才。他在项羽军中地位不高,在汉军的地位一开始也很低。这就意味着,韩信没有班底。刘邦给他什么,他才有什么,不给就没有。这也就是为什么后来刘邦随时可以夺取韩信的军队、迁移韩信的封地乃至轻易抓获韩信。因为韩信的手下将领几乎全都是刘邦的人。中层干部全是刘邦的人,韩信怎么跳,也跳不出刘邦的五指山。孤立易制,这就是韩信对于刘邦的优点。

刘邦用韩信,一举数得。

和一般人所理解的刘邦只是个流氓地痞截然不同。从一开始,刘邦的政治段位就是顶级的。

刘邦的决策很容易吗?

在此后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袁绍从未选择过这样的三军主帅。曹操从未选择过这样的三军统帅。诸葛亮从未选择过这样的三军统帅。

那些选拔了优秀的三军主帅、成就了天下功业的君王,大多也是选择了熟悉的人选。汉武帝选择了卫青霍去病,后来还选择了李广利,他们必须是外戚。李唐选择了李靖徐世绩还要搭配宗室将领共同指挥。朱元璋选择的是自己当年的伙伴。至于其他那些部落王朝干脆就是依靠部落贵族。

只有刘邦,他选择的人是一个彻彻底底地外来户,而且还是项羽身边的人。换做是你,你会选择刘备的亲卫做曹军统帅攻打蜀汉吗?曹操连个女人都要和关羽抢。刘备临死的时候,都没有正经任命一个统管全军的统帅,以至于最后蜀汉军权被诸葛亮全部夺走,刘禅连禁卫军都掌握不了,完全变成汉献帝。

只有刘邦,出手就使出了“兵仙”。

也只有他使得了兵仙韩信。我看到有人提问,说哪些历史名人带过去可以打天下。其实大部分人都驾驭不了这些历史名人。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刘邦就是韩信的伯乐。

古人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但是事实上,现实世界更凶残。文章里被侮辱的不过是名马,现实中被侮辱的甚至是伯乐:“故虽有伯乐,唯辱于文墨隶徒之手,混迹于庸主之间,不以伯乐称也。”

没有刘邦,就没有韩信。韩信是没有班底的。他当初只不过是一个执戟郎中,并没有追随他的干部团队。是刘邦将他擢拔为大将,成为军事体系的顶峰。在他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时候,所指挥调动的将领大都是刘邦派给他的。韩信很厉害,但是让他的才能发挥出来的平台,让他发挥出来的整个体系,都是刘邦创建的。刘邦可以创建整个团队,而韩信只是整个团队中的一分子。

刘邦对待韩信也给予了分外的宽容。

刘邦在山穷水尽时被韩信背叛,但是后来对付韩信,却仍旧不过是夺其军、徙其地,如此而已。那么,既然刘邦能够随时夺其军、徙其地,自然也就随时能够杀其人。可以说,是韩信屡屡作死,是刘邦屡屡放过韩信。最后韩信身死,刘邦既喜悦于韩信这一大麻烦死去,又同时可怜韩信这一名将不得善终。到了这个时候,刘邦都没有去数落韩信的罪过。不幸的是,这竟然又成了刘邦的罪过,一些人竟然以刘邦且喜且怜的表现,指责刘邦也想杀韩信。这太可笑了。刘邦要是想杀韩信,早就能杀了,何必假手于人。而且到了这个时候,刘邦也没有数落韩信的罪过,可以说非常宽厚了。

刘邦追究蒯彻的事情也充分说明刘邦为人之宽厚。

在韩信死后,刘邦追究教唆韩信谋反的人。于是找到了蒯彻。刘邦直接质问蒯彻为什么教唆韩信谋反。可见刘邦还是有意看重和保护韩信的,到了这个时候,他都没有数落韩信的罪责。蒯彻辩解说,他并不是在汉朝建立后教唆韩信谋反的,而是在楚汉相争时教唆韩信谋反的,是在韩信求封假王时谋反的。

蒯彻解释清楚以后,刘邦竟然释放了蒯彻!

蒯彻是挑起韩信野心的人,但是蒯彻在汉朝建立后没有继续参与谋反,所以无罪!

刘邦是何等分明的人!

有些人将刘邦理解成心胸狭窄的小人,这是何等荒谬啊。

“故虽有伯乐,唯辱于文墨隶徒之手,混迹于庸主之间,不以伯乐称也。”

三、理解什么是政治,这是第一位的事情

相当一部分人没有认识到,政治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对社会发展的正确指导。而对社会发展实现了正确指导就必然导致社会力量的顺利调用。所以,成功的政治家需要做的最主要的事情,不过就是对内建立一个如臂使指的组织体系,对下建立一个良性循环的供应体系,对外建立一个以众击寡的外交体系。这三件事做好,剩下的就是一线平推,胜利就是时间问题。做到这三件事,无非就是需要建立一个耳聪目明的情报体系,建立一个各有所长的参谋体系,建立一个稳定有力的拱卫体系。所有这些事情,乍看上去都是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的事情,没有什么烧脑反转的。

但是做比想难。现实中,即便能够认识到这些事情,就已经够烧脑的。历史上相当一部分人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都是懵的。

比如说国家兴亡,乍看上去因素是很简单的。但是即便有人讲了,很多人也不懂。比如说盛极而衰的道理。魏文侯问吴之亡,李克曰:“数战数胜。”文侯奇之。李克曰:“数胜则主骄,数战则民疲。以骄主驭疲民,亡亦宜矣。”这道理看起来很简单吧?李可一说出来,怎么看怎么简单。但是再简单的道理,也有人看不懂。比如说秦始皇统一之后的行为,就是典型的“骄主驭疲民”。万里长城,驰道,直道,骊山陵墓,阿房宫,远征百越直到越南,北逐匈奴,全面改革六国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各项制度,这里面哪一件都是大事。这么多大事,秦始皇从统一到死,一共十年,全干了。这就好像一个人用了十年企图同时夺取体操世界冠军乒乓球世界冠军跳水世界冠军摔跤世界冠军举重世界冠军羽毛球世界冠军射击世界冠军……我觉得这几个活有的要求是相互矛盾的,真干不了。秦始皇连吕氏春秋的故事(这是吕氏春秋记载的故事)都不看,亡国也是应该的。他前脚死后脚天下就反了,而且陈胜吴广派遣大将直接就打进了关中。

所以,能够看懂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的道理,就已经是很烧脑的事情了。

四、一鸣惊人的楚庄王

现实中更加残酷的事情是,即便我们知道大体的形势应该是这样的,我们可能没有能力突破局限。由于我们事先不可能知道谁是特定任务最合适的人,很有可能你所建立的势力关系当中缺乏合适的人选,最坑的时候,可能自己所处的政治集团本身就是有严重问题的反面角色。在这样的环境下,等到你走到关键节点,需要调用力量完成历史任务的时候,可能你才发现原来你的上司和部下都是一群人渣……到了这个时候,能够突破历史局限,依然坚定不移地走出“按部就班”、“循序渐进”顺应历史潮流的成绩,那就已经非常烧脑了。而这样的事情,历史上依然有很多人做到,只不过大部分人读到的时候,都以为只是稀松平常罢了。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很多真正花费了大量心机的权谋反转,可能一般人根本看不到,反而以为平平无奇。

比如说最经典的案例,一鸣惊人的楚庄王。楚庄王即位之初,拒谏饰非,一副昏君的样子。“即位三年,不出号令,日夜为乐。”而且下令说“有敢谏者死无赦”。在这样的环境下,大臣伍举进谏,说要猜谜语:“有鸟在于阜,三年不蜚(飞)不鸣,是何鸟也?”庄王说:“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伍举听懂了,然后楚庄王在随后几个月变得似乎更加昏庸无能荒淫无耻。大夫苏从又来进谏。楚庄王立即振作起来,任用伍举、苏从执政,驱逐了奸臣几百人,起用了忠臣几百人,当年就将楚国带了起来,攻灭敌国。

这个转变过程,只看历史,似乎是“平平无奇”,不过就是欲扬先抑。可是只要仔细想想就会注意到一组关键细节:“即位三年,不出号令,日夜为乐”和驱逐奸臣数百人。

楚庄王斥退了几百奸臣,起用了几百忠臣,这意味着,在这长达三年的时间里,他都处于奸臣的包围之下。这就是我在之前说的恶劣局势:

最坑的时候,可能自己所处的政治集团本身就是有严重问题的反面角色。在这样的环境下,等到你走到关键节点,需要调用力量完成历史任务的时候,可能你才发现原来你的上司和部下都是一群人渣。

而就是这样的局势,楚庄王居然一副轻轻松松的样子就杀出来的,给人的感觉好像是:多大点事儿,不就是身边的人都是奸臣嘛……

乍看上去,楚庄王做得非常轻松,猜个谜语就搞定了。仔细想想,这才叫举重若轻啊。楚庄王即位时还不到二十岁,他是怎么决策的?这三年他一副昏庸无能的样子,暗地里到底干了多少事情?

一鸣惊人的楚庄王

楚庄王这样的事情在古代还有很多。比如说著名的贤臣晏子。他治理东阿三年,齐景公召来他狠狠批评了一番,说他乱政。晏子说,请给他机会,再干三年,一定改过自新。结果干了一年,齐景公就赞赏他说,听说你的活干的不错,很好。晏子马上开始打脸,指出:自己前三年清正廉洁,拒绝请托,兴利除弊,民生安富,结果齐景公说自己干得不行;这一年自己听招呼、懂人情、盘剥百姓、阿谀权贵,结果齐景公说自己干得好;我晏婴脑子笨,干不了,请求辞职,给有本事的人让路。齐景公知道错了,就说:东阿的事儿还是你说了算,我不瞎掺和了。后来晏子成为齐景公的左膀右臂,齐景公和晏子之间建立了极其深厚的情谊。晏子去世的时候,齐景公正在外面打猎,得到消息以后赶紧赶着马车疯狂回来。跑在路上嫌马车太慢,齐景公跳下马车自己往回跑。跑着跑着发现跑得太慢,又重新跳上马车接着往回赶。

楚庄王翻盘,晏子翻盘,乍看上去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嘴巴上说说就搞定了,实际上里面牵扯到了多少人情世故呢?

五、薄德藐躬的崇祯

与楚庄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崇祯。

崇祯有句话:“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

人们将这句话概括为“君非亡国之君,臣尽亡国之臣”。

在判断崇祯之前,我们可以假设这句话里面的“诸臣误朕”、“臣尽亡国之臣”是真的,崇祯的大臣都是混蛋。那么依据这一条件我们可以推出什么结论呢?

对比楚庄王,我们可以看到,丢与明君来说,这压根就不算什么事儿。身边的人都是奸臣,你就想办法找出忠臣来使用。

韩非子说得很清楚:

韩非子说,“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作为君主,只要“自用其刑德”就可以了。作为君主,崇祯通过赏赐和处罚官员,是可以管理官员团队的。

历史上他是怎么做的呢?历史上,虽然崇祯掌握着很大的权力,但是他杀人不得其法。

比如说,杀杨镐。

杨镐确实有一些罪行。万历三十九年,萨尔浒大战明军惨败,战役总指挥就是杨镐。作为主帅,他责无旁贷,当然是有罪的。

可是,此战有诸多原因在内。比如说,孕育了努尔哈赤的辽东明军本身就不干净,在战役中表现也不正常。比如说,努尔哈赤的后金军是针对明军特点建立起来的。那么明朝在没有进行针对性建设之前就仓促进军,确实不太稳当。比如说,杨镐之前提出的建议是集结大军再进攻,结果军队没有集结完成,就仓促出击了。所以,杨镐指挥不当只是原因之一。对此,明朝自己也是清楚的。后来熊廷弼接替杨镐,就主张继续调集大军,然后再进攻。对此明神宗就给予了鼎力支持,不再强迫熊廷弼出战。

所以,明神宗不杀他,明光宗不杀他,明熹宗也不杀他,三任皇帝都不杀杨镐。

然而,到了崇祯二年,崇祯雷厉风行,下令杀了杨镐。这一刀就砍得毫无必要了。所谓“万事已讫,乃探追不及之事、讦扬幽昧之过”,这是不必要的。当时战败不杀,现在再杀就失去了意义。而且,崇祯是新君,缺乏执政经验,这个时期最重要的工作是多方听取意见,而不是仓促下决心。杨镐是个失败者,但是后来也没有成功者,所以杨镐的意见也是可以听取的。最多就是不用嘛,这点甄别意见的自信也是应该有的。

比如说,杀毛文龙。

袁崇焕杀毛文龙,是逾越体制的行为。毛文龙是持有尚方剑的一路大军统帅,他本来就属于独立的一个战略方向。两个不同战略方向的统帅是没有理由相互诛杀的。但是对此崇祯采取了默认的态度。

这就意味着崇祯不能准确地划分职权范围。韩非子早就讲过一个类似的故事。宋国有个大臣对国君宋桓侯说,人们都喜欢赐予讨厌刑罚,不如由他来执掌刑罚,让国君执掌赏赐。宋桓侯同意了。于是后来大臣很轻松就篡位了,史称“戴氏取宋”。

袁崇焕这样杀毛文龙,如同儿戏。从制度上说,此举迹近侮辱。

尤为严重的是,在此后不久,袁崇焕自己也出事了。崇祯又将这事揪出来算账,作为罪状之一,杀了袁崇焕。

在政治斗争中,人不是不可以杀,但是崇祯这样杀只能摧毁制度体系。

比如说,杀袁崇焕。

一开始崇祯十分信任他,杀了方面统帅都能替他兜住。然而到了后来兜不住了,就说人家罪大恶极(虽然真的有不少罪恶),直接杀掉了。转折太快,只能凸显自己的无能。

比如说,杀陈新甲。

陈新甲奉命议和。与清谈判议和条件时,陈新甲泄漏了清兵提交的议和条件,引发了轩然大波。对此,崇祯矢口否认,杀了陈新甲。然而,即便他否认了,人们也知道陈新甲是给崇祯办事的。这样甩锅毫无意义,只能寒了人心。更何况,现在陈新甲泄漏议和一事好像是大罪,可是议和成功了以后不还是要告知大家议和一事吗?到了那个时候,崇祯打算怎么宣布呢?难道杀了陈新甲祭天、再执行议和条件?派谁去?谁敢去?后来迁都不也这样吗?大臣不是没有人提出要迁都,但是别人一反对,崇祯立即就反悔了。看到他这个没有担当的样子,谁还敢继续坚持迁都?

“诸臣误我”的崇祯

总的来说,崇祯不怕杀人,也有杀人的权力。如果按照韩非子的想法,崇祯手中有刑赏大权,是可以建立威严、操控群臣的。但是谁都没料到,崇祯在大权在握的情况下,并没有建立有效的执政团队。他有了权力以后,越用越糟糕,越用越混乱。杀人不得其法,越杀越乱。最后亡国之时,还说什么“君非亡国之君,臣尽亡国之臣”的话去甩锅,简直是厚颜无耻。

崇祯不但不是明君,还是昏君。

像这样的人,就完全不会理解楚庄王的高明。

六、楚庄王的自知之明和康熙的无人君之礼

其实,说到楚庄王,他还做过其他很精彩的事情。

《吕氏春秋》记载说,战国前期的魏武侯,谋事而当,有大功,退朝而有得色。李克忧之,以楚庄王事谏。武侯惭。后不能持,数战而败国事。那么李克说的是楚庄王的什么事呢?是和魏武侯几乎一样的事情:楚庄王谋事而当,有大功,退朝而有忧色。左右曰:“王有大功,退朝而有忧色,敢问其说?”楚庄王曰:“诸侯之德,能自为取师者王,能自取友者存,其所择而莫如己者亡。”概括来说就是:“君道要在择人,今皆不如我,是亡国之兆也。”

魏武侯觉得自己比大臣都厉害,得意洋洋,甚至站在院子里嚷嚷,生怕别人不知道;而楚庄王发现自己比大臣都厉害,觉得自己可能要亡国了。

这两个人一对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古人说,生而知之者上,学而知之者下。楚庄王可谓生而知之者,魏武侯可谓学而知之者。更坑的是,魏武侯还是个一看就会、一做就废的。

可以说,能够建立正确的三观(“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就已经非常烧脑了。至于像楚庄王这样,在一群奸臣中间翻盘出来,在自己一个人比周围所有人都强的骄傲中主动清醒,我觉得就更加烧脑了。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他们做的这些事情,能真正看懂就不错了,满足于认识这些字的人可太多太多了。

确实有人仅仅满足于认识这些字,一看就会,一做就废。

比如说历史上被吹嘘成了“圣祖”的康熙。这厮曾经自吹自擂说:“朕于一日内射兔三百一十八只,若庸常人毕世亦不能及此一日之数也。”(《清实录》)这件事就是一个典型。

“雄才大略”的康熙帝

我们可以将玄烨射兔这件事和魏武侯比较一下。魏武侯骄傲,是因为他比“大臣”厉害。玄烨骄傲,是因为他比“庸常人”厉害。魏武侯骄傲的事情,是国家大事干得比所有大臣都好。玄烨骄傲的事情,是打兔子打得都所有庸人都好。

这标准差着级别的好吗?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礼是规范。外在的、被动施加的规范,就是约束;内在的、自发形成的规范,就是节制。康熙射兔三百一十八只,然后夸耀,这件事,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外无约束,内无节制,不是有节制的表现。射兔炫耀,这件事的性质,属于傲慢无礼。为人无礼,那就正好对应上了“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礼记·曲礼上》)而且,玄烨所处的位置不是“常人”,而是君主。对于君主来说,无礼的指控是非常严重的。因为还有一句话:“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论语》)

康熙射兔一事,在网上被网友进行了很多严密的论证。有些人倾向于玄烨是个骗子,撒谎骗人。如果确实是骗子,那他就符合“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以及“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的判断。还有些人,经过严密论证,认为打到三百一十八只兔子确有可能性。据说在围猎的情况下,大量的骑兵、步兵和猎兔人、养兔人想方设法将兔子驱赶到皇帝的面前,让皇帝去射,面对高密度的兔子,玄烨是有可能在一天八小时之内,以每分钟0.6625只、每小时兔39.75只子的速度,像一个流水线工人一样射死三百一十八只兔子的。也就是说,玄烨的打猎成果是集体合作的产物。既然是集体合作的产物,那么玄烨那句“若庸常人毕世亦不能及此一日之数也”,就是贪天之功为己有。

其实,打猎这种事情,有很多比较出格的记录。比如说汉武帝有个儿子,广陵王刘胥,他的爱好是“空手搏熊”(胥壮大,好倡乐逸游,力扛鼎,空手搏熊彘猛兽——《汉书》)。

注意,人家是空手!

而且,广陵王因为“动作无法度,故终不得为汉嗣”。

西方传教士们在笔记中记载,康熙皇帝在接见大臣之前,喜欢提前向传教士请教天文、数学知识,然后对着大臣们炫耀,以此获得大臣们的一片称颂之声。而最可恶的是,传教士们说,其实很多知识康熙都理解错了。给答案都抄错行了!你还出去炫……爱炫,这名字是真没起错啊。

古人有句话,叫做万恶淫为首。淫的本意就是滥,也就是无节制。说白了就是“无礼”。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

“簠簋(fǔ guǐ)俎(zǔ)豆,制度文章,礼之器也。升降上下,周旋裼(xī)袭,礼之文也。”(《礼记·乐记》)

“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礼记·曲礼上》)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论语》)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诗经》)

说起来,看看玄烨之流的表现,再看看楚庄王、晏子他们的事,真的给跪了。

都说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楚庄王、晏子那些举重若轻、令人几乎觉得轻而易举的事情,不知道烧掉多少脑细胞才能看懂啊。

七、摒弃历史记载的偏见

从历史记载来看,很多烧脑的事情并没有被人们充分理解。除了人们自身的因素之外,记载本身的片面和偏见也是重要影响因素。在阅读历史记载的时候,我们要学会抓住历史的关键,抛开那些浮华的描述,直击要害。

在先秦时代有很多这样的故事:秦国或者晋国的公子,潜入国内争夺王位。结果遭到了忠于职守的官吏阻拦,最后不得不从其他不忠的官吏处绕道。结果继承权力之后,新君却封赏重用了忠于职守、阻拦自己的官吏,对于那些开门放自己回国的官吏却进行批判打击。先秦史书称赞这些君主是赏罚分明的明君。

刘邦也做过同样的事情,但是历史记载却大骂刘邦薄情。彭城之战时,刘邦被楚军追上。项军将领为了私利,出卖西楚霸王,放了刘邦。后来,刘邦建立韩朝,项军叛徒来请求封赏,刘邦对他进行了斥责并予以处决。然而历史记载却批评刘邦薄情,甚至说刘邦是因为叛徒泄漏了他的丑事。那么先秦历史上那些明君是为了什么呢?

更可恨的是,历史记载还嘲讽刘邦在逃亡时抛妻弃子。刘邦都被敌人抓住了,好不容易才说服敌人放手。难道他在接下来的过程中还能够带着家人一逃跑吗?要是再被追上了怎么办呢?难道刘邦可以一次又一次的说服项军将领吗?要知道,刘邦活着,项羽就不敢杀刘邦家人;但是刘邦一死,项羽是绝对不会绕过刘邦全家的!历史的记载者明知道刘邦形势如此危急,却始终站在嘲讽的立场上记录这件事情,完全丧失了基本的公正立场。

刘邦可以说是春秋战国时代结束以后,最后一个有着浓烈先秦色彩的君王了。

在阅读历史记载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学会抓住历史的关键,抛开那些浮华的描述,直击要害,才能真正理解历史!

#楚汉#君王皇帝#诸子百家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