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中国陶瓷文化,故宫收藏的新时代陶器,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2020-07-23新闻16

【红陶盂及支座】

新石器时代磁山文化(约公元前6000~5600年)

盂呈筒形。平底,底径略大于口径,外壁近口沿处口两侧有对称乳钉状凸起。夹砂红陶,表面粗糙。盂下支座由三个独立的靴形支架组成,支架下半部中空。这种由盂和支架组合而成的器具,堪称磁山文化最具特色的陶器之一。

磁山文化因最初于1972年发现于河北省武安县磁山村而得名。占地约14万平方米。1976年至1978年曾进行大面积科学发掘,发掘面积6000平方米,出土大量陶器、石器、骨角器、蚌器、动物骨骸、植物标本等遗物。据科学测试,其年代约为公元前6000~前5600年,属于华北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遗存。磁山文化遗址的发现,将著名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的年代向更远推了一千多年,在学术发展史上具有很高价值。

磁山文化陶器以红陶为主,因烧成气氛不稳定,故呈色多不均匀,一件器物上有时会呈现红、褐、灰等色。加之陶泥未经细致淘洗,致使胎质粗糙。陶器采用泥条盘筑和捏塑法成型,胎壁薄厚不均。烧成温度较低,约为700~900℃。陶器易碎。常见器物造型有环底三足钵、小口瓶、深腹盂及支座、碗、盘、豆、盂、瓮、鼎等。器物以素面为主,少数装饰有绳纹、篦划纹、指甲纹等。

【彩陶几何纹盆】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约公元前4800~前3900年)

盆折沿,深腹,圜底。泥质红陶。口沿及外腹部均以黑彩描绘纹饰,口沿上描绘以点定位的水波纹,腹部描绘两层三角形几何纹,两层纹饰中三角形的大小及形状相同,但方向相反。经综合排比分析半坡类型彩陶上的纹饰后可以发现,这种三角形几何纹饰是由具象的鱼纹逐渐抽象演变而来。

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因1921年首次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陕西等地,范围很广。其中心地区有北首岭、半坡(1954年在陕西省西安市东郊半坡村首次发掘)、庙底沟(1957年在河南省陕县庙底沟村首次发掘)、西王村四个类型。半坡类型彩陶具有代表性的器物有圜底钵、卷唇折腹圜底盆、小口细颈大腹壶、尖底瓶等。纹饰多用黑彩描绘。其显著特点是纹饰中动物形象较多,但几何图案仍是主体,主要有带纹、竖线、斜线、波折线、三角纹等。

从该彩陶盆的造型、纹饰特征看,其时代应属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半坡类型。

【彩陶波浪纹钵】

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约公元前3100~前2700年)

平底。橙黄色泥质陶,表面打磨光滑。钵内、钵敛口,口沿外折,腹微鼓,腹以下渐敛,外及口沿均以黑彩描绘纹饰。钵内以底心为中心描绘旋涡纹,外壁绘波浪纹,口沿绘三组菱形网格纹。此钵造型饱满,图案线条流畅,是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彩陶的典型器。

马家窑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因最初于1924年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马家窑村而得名。一般认为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中游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在黄河上游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过去亦有人称之为“甘肃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的突出特点是彩陶特别发达,而且可以依时代早晚分为马家窑、半山、马厂三个类型,分别代表三个发展时期。马家窑类型彩陶造型有壶、罐、瓶、钵、盆等,多为橙黄色细泥质陶,器表打磨光滑,多以黑彩描绘条带纹、圆点纹、波浪纹、旋涡纹、方格纹、人面纹、蛙纹、舞蹈纹等。构图严谨,画法娴熟。图案设计采用以点定位的方法,使画面充分展开,尽情变化,具有强烈的韵律感。马家窑文化彩陶造型之丰富、图案之擅变,堪称世界陶器发展史上无与伦比的奇迹。

时至今日,马家窑文化彩陶上古老的母题仍不失其迷人的魅力,那流畅的线条所产生的质朴的韵律感,像奔涌不息的黄河水,给人们的视觉带来美的享受。

【彩陶旋涡纹双系壶】

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约公元前2600~前2300年)

壶小口,短颈,圆腹,腹两侧对称置半环形系,平底。胎呈橙黄色。肩及上腹部以宽肥的带锯齿边的黑彩条带与细窄的红彩条带构成旋涡纹,利用线条的起伏旋转表现河水奔腾向前的韵律感。

这种将柔和的弧线和醒目的圆点相结合构成严谨的二方连续装饰带,是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彩陶的典型构图方式,而图案边缘大量采用锯齿状装饰则是半山类型彩陶的显著特点。

#文物收藏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